華文網

十九大報告引熱議丨在希望的田野譜寫新時代綠色富民“生態曲”

“報告為未來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道路,這對‘三農’工作者來說,既是鼓舞,也是鞭策。”連日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於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內容,在我縣農口系統廣大幹部群眾和涉農主體中引起熱烈反響。

大家紛紛表示,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結合實際抓好學習和落實,傾力在希望的田野上譜寫新時代綠色富民“生態曲”,為廣大農民群眾送福音。

近幾年,隨著錢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深入推進,開化農業綠色產業不斷壯大。今年上半年,僅開化茶葉總產值就超過了6.4億元,同比增加了20%。“今年,企業60%的銷售收入都用在炒制和採茶工的工資發放上,

助推農民增收。”浙江益龍芳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余華軍介紹,目前他正全力打造益龍芳開化龍頂茶文化園,立志做活茶旅結合文章,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激發新的茶葉經濟開花結果,助推鄉村發展。

開化龍頂茶

“為拓寬農民增收管道,

我縣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著力提升茶農實力,解決小生產和現代茶業發展之間的矛盾,帶動茶葉生產的社會化、組織化分工。”縣茶產業辦副主任余書平說,2014年開始,我縣積極探索茶產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了一批風情茶園,促進茶旅一體化建設,爭取上級資金實施開化龍頂茶“三生” 融合項目,引進大企業,建設“茗香小鎮”,下一步,開化茶人將按照報告要求,
繼續在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

風情茶園

在一產裡,相比較開化龍頂茶、清水魚等傳統綠色產業,我縣的中藥材產業尚屬新興的綠色產業。但是借助創意、文化、智慧等新鮮補給之力,2016年全縣中藥材種植、中草藥飲片加工、中藥製藥業等產業實現經營總收入2.71億元,

預計2017年將超過5億元。

中藥材種植

“十九大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產業興旺,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縣農作站站長鄭校平表示,下步,他們將緊緊圍繞《開化縣中藥材“十三五”產業發展規劃》和《開化縣中藥材三年行動計畫》所確定的目標任務,

全面推進中藥材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壯大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完善產業體系,提升品牌競爭力,切實把我縣的中藥材產業培育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縣農業局局長呂建表示,下一步,農業部門將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牛鼻子, 以“生態立農、特色興農、產業強農”為思路,進一步深化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加快發展品質農業,推進農業綠色融合發展。並按照報告中關於農業的重大指導論述,著力抓好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等工作,完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為加快農業綠化、農村美化、農民轉化提供更富活力、充滿生機的體制機制保障。

文章版權歸開化新聞網所有,轉載需告知。

進一步深化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加快發展品質農業,推進農業綠色融合發展。並按照報告中關於農業的重大指導論述,著力抓好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等工作,完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為加快農業綠化、農村美化、農民轉化提供更富活力、充滿生機的體制機制保障。

文章版權歸開化新聞網所有,轉載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