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還在想考會計或者當程式師嗎?未來,這些職業可能不復存在!

自古以來,從職業薪水的角度講,從事創造性腦力勞動的工作要比從事單單體力勞動的工作所獲得的薪水高,為什麼呢?因為涉及體力的勞動,往往是重複性的,機械性的,其培訓成本較低,

不需要大腦去思考,即使此類工作出現問題也容易解決,所以很容易被機器所取代。

而腦力勞動價值在於,是產生創造性價值,是需要去解決和應對不同的問題,而這些僅僅只能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被取代,特別是創造性的腦力勞動,
比如文化藝術,以目前技術很難去讓機器產生這種文化藝術的創造力。

未來,隨著技術的飛速進步,近期熱炒的工業4.0概念,人工智慧,物聯網……無不昭示著,未來體力勞動逐漸被人工智慧機器所取代,而目前看似仍然作為腦力勞動範疇的職業,
比如會計,程式師職業也會逐漸淪為體力勞動而消亡。

李開複在《奇葩大會》中的演講提到,“未來10年,有50%人的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這不是信口開河,比如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在特斯拉等廠商運用,而一旦此技術成熟,且配套的車聯網技術廣泛應用,則很有可能在社會公共服務中大規模應用,以後公交無需駕駛員收銀員,叫個滴滴也不見司機,司機職業被機器取代。同樣還有無人機應用,

也會讓快遞行業的就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於未來,每個人內心都充滿了未知感,從蘋果約伯斯普及智慧手機,到現在智慧手機已經儼然成為每個人的資訊中心,你可以忘帶錢包,但是你不能忘帶手機,忘帶手機會讓你生活在擔憂和恐懼,
直到你重新拿到你的手機為止。

所以,未來你的孩子就業,你會給他們什麼建議呢?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然是富於創造性的職業,和技術結合的人文藝術類專業或許是不錯的選擇,未來科學和藝術必然有更進一步的深度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