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習近平前後談話57人,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的9個細節

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甯、趙樂際、韓正等出席會議。

10月25日,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選舉產生。從人選醞釀到選舉產生,推薦人選應具備哪些條件、個別談話調研如何進行,在《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通稿中,我們為你梳理出9個故事與細節,一起來看。

1、習近平的三次全票當選

在選舉黨的十九大代表時,習近平同志全票當選。

在選舉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時,

習近平同志全票當選。

在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時,習近平同志再次全票當選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2、談話調研和人選醞釀工作在習近平直接領導下進行

2017年從年初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醞釀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問題,認真聽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意見。

2017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進行專門研究,

討論通過了《關於十九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醞釀工作談話調研安排方案》。談話調研和人選醞釀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直接領導下進行。

新一屆中央軍委組成人選方案,應突出強調堅持政治標準,聚焦備戰打仗,優化結構佈局,注重老中青梯次配備。

中央提出了推薦人選應具備的條件:

——對党忠誠,信念堅定,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合格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

——領導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有改革創新和實事求是精神,敢於擔當,有正確的政績觀,工作業績突出。

——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善於團結同志,公道正派,心胸寬廣。

——具有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帶頭堅持原則,帶頭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作風過硬,清正廉潔,在黨內外有較高威信和良好形象。

參照往屆做法,根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和中央領導機構建設的實際,中央還對推薦人選的範圍、年齡和結構提出明確要求。

10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領導同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員。

3、領導幹部參加組織談話時有3份閱讀材料

2017年5月下旬,一位省部級領導幹部接到通知,來京參加組織談話。

談話地點安排在中南海。一到候談室,3份材料已經擺在桌上——《談話調研有關安排》《現任党和國家領導人黨員同志名冊》《正省部級黨員領導幹部名冊》。

按照談話調研工作程式,給參加談話幹部安排充分時間閱讀材料,獨立認真思考準備。

在此基礎上,中央領導同志以面對面談話的方式,聽取了這位元幹部關於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的推薦意見。

“沒有限定推薦人數,瞭解多少就談多少,怎麼想就怎麼談,實事求是,暢所欲言。”這位幹部事後感慨,“作為一名在地方工作的同志,有機會、有資格對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發表意見、進行推薦,這是黨中央對我的高度信任,充分體現了我們党的民主作風和寬廣胸懷,體現了我們党善於集中全黨智慧的優良傳統。”

4、用個別談話調研的形式,在一定範圍內面對面聽取推薦意見和有關建議

用個別談話調研的形式,在一定範圍內面對面聽取對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的推薦意見和有關建議,這是十九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醞釀提名工作的重大創新。

黨的十七大、十八大探索採取了會議推薦的方式,但由於過度強調票的分量,帶來了一些弊端:有的同志在會議推薦過程中簡單“劃票打勾”,導致投票隨意、民意失真,甚至投關係票、人情票。中央已經查處的周永康、孫政才、令計畫等就曾利用會議推薦搞拉票賄選等非組織活動。

中央對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的產生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進,強調堅持民主方向、改進民主方法、提高民主品質,決定在對十九屆“兩委”委員人選深入考察、嚴格把關基礎上,通過談話調研、聽取意見、反復醞釀、會議決定等程式逐步醞釀產生中央領導機構人選。

從2017年4月下旬至6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安排時間,分別與現任党和國家領導同志、中央軍委委員、黨內老同志談話,充分聽取意見,前後談了57人。

5、大家認為,党和國家領導職務也不是“鐵椅子”“鐵帽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

在談話推薦工作中,中央明確了推薦人選的條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集團標準選人,注重知行合一;堅持事業為上、任人唯賢,注重工作能力與實踐經驗;堅持嚴把人選廉潔關和作風關,注重形象口碑。

大家認為,党和國家領導職務也不是“鐵椅子”“鐵帽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主要根據人選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和事業需要,能留能轉、能上能下。

6、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組成人選方案

在綜合大家意見建議的基礎上,2017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組成人選方案。

新一屆中央紀委領導成員人選建議方案,由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有關方面經過醞釀討論,向中央提出。新一屆中央軍委組成人選建議方案,由中央軍委經過集體討論,向中央提出。

9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建議名單,決定提請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和中央紀委一次全會分別進行選舉、通過、決定。

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10月25日,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

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7、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由各方面黨的執政骨幹組成

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由符合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標準,能夠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需要,具有破解改革攻堅難題、應對各種風險能力的專業素質,具有豐富領導經驗和群眾工作本領,忠誠、乾淨、擔當,在幹部群眾中有很高威信的各方面黨的執政骨幹組成。

8、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同志都有較高學歷和專業知識,結構比較合理

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由25名熟悉各方面、各領域工作的同志組成,都有較高學歷和專業知識,結構比較合理,有在地方工作的,有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的,也有軍隊的同志,還有女同志。其中,10名同志是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繼續提名,3名同志是全國人大和國務院領導同志轉任,12名同志是新提拔的。

9、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進退比例比較適當,一些党和國家領導同志主動表示退下來

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進退比例比較適當,保持了人員和工作的連續性,積極穩妥地實現了黨和國家高層領導的新老交替。一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領導幹部進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充分反映了我們黨的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醞釀人選和徵求意見時,一些党和國家領導同志以党和人民利益為重,以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表示退下來,讓相對年輕的同志上來,表現出了共產黨人的寬闊胸懷和高風亮節。

2017年10月25日上午11時54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甯、趙樂際、韓正步入東大廳,同採訪黨的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親切見面。習近平總書記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衷心感謝全黨同志的信任,表示一定恪盡職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責編:徐曉燕)

按照談話調研工作程式,給參加談話幹部安排充分時間閱讀材料,獨立認真思考準備。

在此基礎上,中央領導同志以面對面談話的方式,聽取了這位元幹部關於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的推薦意見。

“沒有限定推薦人數,瞭解多少就談多少,怎麼想就怎麼談,實事求是,暢所欲言。”這位幹部事後感慨,“作為一名在地方工作的同志,有機會、有資格對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發表意見、進行推薦,這是黨中央對我的高度信任,充分體現了我們党的民主作風和寬廣胸懷,體現了我們党善於集中全黨智慧的優良傳統。”

4、用個別談話調研的形式,在一定範圍內面對面聽取推薦意見和有關建議

用個別談話調研的形式,在一定範圍內面對面聽取對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的推薦意見和有關建議,這是十九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醞釀提名工作的重大創新。

黨的十七大、十八大探索採取了會議推薦的方式,但由於過度強調票的分量,帶來了一些弊端:有的同志在會議推薦過程中簡單“劃票打勾”,導致投票隨意、民意失真,甚至投關係票、人情票。中央已經查處的周永康、孫政才、令計畫等就曾利用會議推薦搞拉票賄選等非組織活動。

中央對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的產生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進,強調堅持民主方向、改進民主方法、提高民主品質,決定在對十九屆“兩委”委員人選深入考察、嚴格把關基礎上,通過談話調研、聽取意見、反復醞釀、會議決定等程式逐步醞釀產生中央領導機構人選。

從2017年4月下旬至6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安排時間,分別與現任党和國家領導同志、中央軍委委員、黨內老同志談話,充分聽取意見,前後談了57人。

5、大家認為,党和國家領導職務也不是“鐵椅子”“鐵帽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

在談話推薦工作中,中央明確了推薦人選的條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集團標準選人,注重知行合一;堅持事業為上、任人唯賢,注重工作能力與實踐經驗;堅持嚴把人選廉潔關和作風關,注重形象口碑。

大家認為,党和國家領導職務也不是“鐵椅子”“鐵帽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主要根據人選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和事業需要,能留能轉、能上能下。

6、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組成人選方案

在綜合大家意見建議的基礎上,2017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組成人選方案。

新一屆中央紀委領導成員人選建議方案,由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有關方面經過醞釀討論,向中央提出。新一屆中央軍委組成人選建議方案,由中央軍委經過集體討論,向中央提出。

9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建議名單,決定提請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和中央紀委一次全會分別進行選舉、通過、決定。

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10月25日,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

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7、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由各方面黨的執政骨幹組成

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由符合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標準,能夠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需要,具有破解改革攻堅難題、應對各種風險能力的專業素質,具有豐富領導經驗和群眾工作本領,忠誠、乾淨、擔當,在幹部群眾中有很高威信的各方面黨的執政骨幹組成。

8、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同志都有較高學歷和專業知識,結構比較合理

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由25名熟悉各方面、各領域工作的同志組成,都有較高學歷和專業知識,結構比較合理,有在地方工作的,有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的,也有軍隊的同志,還有女同志。其中,10名同志是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繼續提名,3名同志是全國人大和國務院領導同志轉任,12名同志是新提拔的。

9、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進退比例比較適當,一些党和國家領導同志主動表示退下來

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進退比例比較適當,保持了人員和工作的連續性,積極穩妥地實現了黨和國家高層領導的新老交替。一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領導幹部進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充分反映了我們黨的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醞釀人選和徵求意見時,一些党和國家領導同志以党和人民利益為重,以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表示退下來,讓相對年輕的同志上來,表現出了共產黨人的寬闊胸懷和高風亮節。

2017年10月25日上午11時54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甯、趙樂際、韓正步入東大廳,同採訪黨的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親切見面。習近平總書記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衷心感謝全黨同志的信任,表示一定恪盡職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責編:徐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