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黎明”號獲准再花一年時間研究穀神星

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將再用一年時間圍繞穀神星運行,

這是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上的一顆冰封的矮行星。自2015年到達穀神星之後,“黎明”號已經發現了有機化合物、水冰混合物和未預料到的明亮點。

該任務工程師正在決定如何操作該探測器,使其在任務延續期間在低於穀神星表面200公里的軌道上飛行。這可以使它測量伽馬射線和來自穀神星的中子,從而瞭解其地殼是由什麼構成的,以及它上面有多少冰。

到2018年4月,穀神星將到達接近太陽最近的距離。這將有助於“黎明”號確定穀神星的軌道是否會讓太陽的熱度蒸發其上的冰,並產生稀薄、短暫的氣體。

隨著最新的觀測期限被延長,“黎明”號降繼續開展相關科學探索,直到其燃料耗盡停止與地球的通訊。但即便在此之後,它也將依舊在軌而非撞擊穀神星迎來毀滅性的結局,因此,它將不會用從地球上“偷渡”而來的微生物污染穀神星。

“黎明”號是第一個探測小行星帶的人類探測器,也是第一個先後環繞不同天體——穀神星與灶神星運行的人類探測器。2007年9月27日,該探測器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太中心發射升空,耗資3.57億美元。2015年3月7日,探測器進入穀神星軌道。(馮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