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們常說的“常春藤”是什麼意思?

正在申請或者已經在留學的同學們一定都聽說過“常春藤聯盟”先生鑄造了此名詞,因美國最古老及最精英的學校建築物均被常春藤覆蓋住。

第二個說法則是來源於民間詞源學。據說,Ivy來源於羅馬數字“IV”,讀英文字母時,“IV” 有著和“Ivy”同樣的發音。因為最初的體育聯盟只有四所學校。哪四所呢?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Ivy League是從IV League衍生來的。

不論何種理論是正確的,到1954年時,“常春藤聯盟”(亦是所謂的常春藤團體董事會議:The Council of Ivy Group Presidents)一詞被正式形成沿用。

常春藤學校的驚人成果

在美國從始至今的44位總統裡,有15位畢業於常春藤盟校。其中,8位畢業于哈佛大學,5位畢業于耶魯大學,3位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兩位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1位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加起來大於15?是的,因為有的總統本科和研究生在兩個不同的常春藤盟校,比如奧巴馬。

常春藤盟校的學術排名在美國,在前15名裡占了6個。

而在2016年的諾獎獲得者裡,

哈佛大學有36個,

耶魯大學有8個,

哥倫比亞大學有17個,

普林斯頓大學有14個,

康奈爾大學有8個,

布朗大學有兩個,

賓夕法尼亞大學有4個。

而各個盟校其實都有自己更加出類拔萃的院系,比如哈佛大學的商學、法學、醫學、教育學和管理學,

耶魯大學的法學、藝術、醫學和電腦科學,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學、商學和醫學,普林斯頓大學的公共關係和電腦工程,康奈爾大學的酒店管理和工程學。

當然!這八所學校的本科錄取率低至5.22%(哈佛大學),最高也只有13%(康奈爾大學)。而研究生的錄取率則要根據不同的專業來看。

這些學校錄取的本科生不僅擁有優異的學習成績,還有著很強的獨立能力,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並有著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

研究生則具有堅實的本科背景、扎實的學術研究能力和組織領導力等。

可是,不管這些學校多麼難進,我們都還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提早為出國留學做準備。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考試成績和英語測試成績,多參加社會活動,多瞭解社會生活,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瞭解自己,和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