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夜追凶》大火,“潘叔”都是怎麼破案的?一文帶你看懂!

文 / 馬兵 胡舟月 彭江平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2016年10月刊《有跡可循》一文

最近的一部《白夜追凶》大火,不少小夥伴們看後,都為演技炸裂、帥到掉渣的潘叔瘋狂打call。

精分了的我的潘叔,圖自《白夜追凶》

一直以來,關於破案的影視劇一直很受觀眾們的歡迎,但是想要看懂這些劇,還是要多懂點刑偵知識!比如,你知道,刑偵人員是如何讓這些證據“說話”的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微不足道”的痕跡,是如何成為破案突破口的吧。

首先瞭解一下痕跡是什麼?

痕跡並不局限於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足跡、手印等形態,它還有更深的內涵。從哲學的角度講,痕跡是由於事物運動和發展留下的能為人們所認識的各種形態。具體來說,痕跡包括手印、足跡、工具痕跡、槍彈痕跡、牙齒痕跡、輪胎痕跡、整體分離痕跡、聲紋痕跡、心理痕跡、電子資料痕跡……

痕跡對我們偵查犯罪案件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許多犯罪案件的偵破都依賴犯罪現場痕跡的檢驗,

最終將犯罪分子鎖定。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幾種痕跡。

圖自《白夜追凶》

獨一無二的手印

很多人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殺人現場的血手印或許很好提取,可是盜竊現場根本就看不到手印,又怎麼提取呢?

當然了,偵查員也有辦法提取到這樣的手印。這種肉眼看不到的手印被稱為潛在手印。形成潛在手印的物質主要是人自身分泌的汗液和油脂,有時候由於手印和承受物體之間的色差太小導致偵查員不容易發現手印的存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提取潛在手印的方法不斷地增多,其中包含著物理的、化學的提取手段。也就是說,只要犯罪分子在犯罪現場用手觸摸過現場的物體,

就一定會留下手印,偵查員繼而能夠根據現場存在的手印一步一步地找尋到犯罪分子。

所以弟弟關宏宇在家中都要戴上手套,圖自《白夜追凶》

形形色色的足跡

足跡是犯罪現場經常見到的一種痕跡。相對手印來說,

足跡在案件偵查過程中主要起到輔助作用,雖然足跡不能直接認定犯罪分子,但是能夠幫助偵查員判斷犯罪人數、犯罪時間,並且有利於系列案件的串並。

偵查員可以根據足跡的遺留部位,確定行為人的足跡。例如某些犯罪分子通過翻牆進入室內作案,如果在牆根地面發現有足跡,並且在室內現場也發現帶有牆土的足跡,那麼就可以基本確定是該犯罪分子所留。

偵查員可以根據足跡的新舊程度判斷足跡的遺留時間是否與發案時間一致,再分析足跡是否為犯罪分子所留。另外,某些犯罪分子為了蒙蔽偵查員,可能採取大足穿小鞋、小足穿大鞋、女鞋男穿或者男鞋女穿等方式作案。

圖自《白夜追凶》

形狀各異的工具痕跡

作案工具的種類多樣,在盜竊案件現場,常常會有工具痕跡,並且這些痕跡具有容易提取、保持的時間較長、附著物較多、立體感強、變化大等特點。因此,對偵查員偵辦盜竊案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偵查員可以通過觀察現場工具痕跡的特徵,分析該工具的規格、形狀和性能,從而判斷該工具的種類。對於某些特殊的工具或專業工具,甚至可以判斷出犯罪分子的職業或是熟悉某行業。

偵查員可以通過現場工具痕跡判斷現場的真偽,還可以通過對工具痕跡的分析,判斷出犯罪分子的體力、身高和習慣。根據被破壞物體的程度和所需要的時間以及現場環境情況,可以推斷出犯罪分子的體力大小等。

通過犯罪現場的工具痕跡,可推斷出作案工具

“高深莫測”的槍彈痕跡

員警叔叔除了用手裡的槍支制服匪徒,還可以利用槍彈痕跡發現並追蹤到匪徒。

對於偵查人員來講,槍彈痕跡最主要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射擊彈頭、彈殼上形成的反映槍支作用機件的外表結構特點的形象痕跡; 二是在射擊目標物或障礙物上所形成的彈孔、彈道和彈著點痕跡。偵查人員在犯罪現場一旦發現彈頭、彈殼,就可以根據彈頭、彈殼上的痕跡來確定槍支的型號、類型,以及槍支的來源管道,最終將其作為在法庭審判中的訴訟證據,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此外,通過子彈射擊出去之後在被射擊物上形成的痕跡,判別射擊的方向、射擊的距離,從而為確定案發現場的一些犯罪細節、還原案件事實,提供相應的依據。

偵查員尋找到槍支射擊後留下的彈殼

除了這些,還有聲紋痕跡和電子資料痕跡等,聲紋鑒定通常在綁架、敲詐勒索案中屢建奇功,而電子資料痕跡通常應用在偵查危害電腦資訊系統安全的犯罪案件中。

最後,知力君只想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再高明的犯罪,也會留下痕跡,這些痕跡也最終會成為案件偵破的關鍵,犯罪分子終究難逃法律之制裁!

再分析足跡是否為犯罪分子所留。另外,某些犯罪分子為了蒙蔽偵查員,可能採取大足穿小鞋、小足穿大鞋、女鞋男穿或者男鞋女穿等方式作案。

圖自《白夜追凶》

形狀各異的工具痕跡

作案工具的種類多樣,在盜竊案件現場,常常會有工具痕跡,並且這些痕跡具有容易提取、保持的時間較長、附著物較多、立體感強、變化大等特點。因此,對偵查員偵辦盜竊案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偵查員可以通過觀察現場工具痕跡的特徵,分析該工具的規格、形狀和性能,從而判斷該工具的種類。對於某些特殊的工具或專業工具,甚至可以判斷出犯罪分子的職業或是熟悉某行業。

偵查員可以通過現場工具痕跡判斷現場的真偽,還可以通過對工具痕跡的分析,判斷出犯罪分子的體力、身高和習慣。根據被破壞物體的程度和所需要的時間以及現場環境情況,可以推斷出犯罪分子的體力大小等。

通過犯罪現場的工具痕跡,可推斷出作案工具

“高深莫測”的槍彈痕跡

員警叔叔除了用手裡的槍支制服匪徒,還可以利用槍彈痕跡發現並追蹤到匪徒。

對於偵查人員來講,槍彈痕跡最主要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射擊彈頭、彈殼上形成的反映槍支作用機件的外表結構特點的形象痕跡; 二是在射擊目標物或障礙物上所形成的彈孔、彈道和彈著點痕跡。偵查人員在犯罪現場一旦發現彈頭、彈殼,就可以根據彈頭、彈殼上的痕跡來確定槍支的型號、類型,以及槍支的來源管道,最終將其作為在法庭審判中的訴訟證據,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此外,通過子彈射擊出去之後在被射擊物上形成的痕跡,判別射擊的方向、射擊的距離,從而為確定案發現場的一些犯罪細節、還原案件事實,提供相應的依據。

偵查員尋找到槍支射擊後留下的彈殼

除了這些,還有聲紋痕跡和電子資料痕跡等,聲紋鑒定通常在綁架、敲詐勒索案中屢建奇功,而電子資料痕跡通常應用在偵查危害電腦資訊系統安全的犯罪案件中。

最後,知力君只想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再高明的犯罪,也會留下痕跡,這些痕跡也最終會成為案件偵破的關鍵,犯罪分子終究難逃法律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