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魚就應養殖淡水石斑魚,物以稀為貴,每年獲高額利潤!

淡水石斑魚是熱帶魚類,原產於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引入臺灣,為臺灣南部地區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1996年廣東、江西養殖單位從臺灣引入,具有生長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強等特點,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淡水石斑魚高產養殖技術吧!

一、生活習性

淡水石斑魚可在淡水中生長,也可在鹽度為10‰以下海水中生長,適溫範圍在25~30℃間,當水溫下降至20℃時攝食明顯減少,水溫下降至15℃時身體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間池水會降至15℃以下的地區不適合養殖,

越冬期間淡水石斑魚生長的水溫在19℃以上。食性為偏肉食性魚類,魚苗階段肉食性的特性強烈,主要以浮游動物為主。

二、繁殖習性

淡水石斑魚一冬齡就可產卵,產卵習性與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產卵一般在下午進行,

產卵後主要由雌魚守衛受精卵,雄魚也會協同守衛,但隨著胚胎發育,守衛行為愈來愈弱。卵為橢圓形,卵色呈黃暗綠色,不透明,粘性卵,卵分散排列在池底上,很少有重疊現象。體重140克的雌魚每次產卵約為3000~4000粒,在水溫26~29℃下受精卵經48小時可孵化出仔魚。

三、苗種培育

1、消毒放養:淡水石斑魚苗種培育池以土池為好,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並培肥水質,魚苗放養前應先試水,同一池內放養的規格要求一致,密度視餌料、養殖技術水準和培育規格而定。

2、水質管理:在魚苗培育過程中,由於施肥投餌,所剩糞渣殘餌最易敗壞水質,為此,應每3-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4。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淨化水質和便於魚苗隱蔽、吃食。

還可以將1kg如金枯草芽孢稀釋於200倍的水面上,潑灑即可每週使用一次,就可以改善池塘的水質。

3、及時分養:當魚苗生長規格出現較大差異時,因其有大吃小的習性,因此,要及時過篩分養。同一池的魚苗,力求規格一致,以免影響魚苗成活率。

四、餌料投喂

淡水石斑仔魚下池時,以浮游動物為食,隨著魚苗生長,攝食量增大,池中浮游動物逐漸減少。這時,一可通過追肥培育浮游動物,二可增喂豆漿。經15—20天培育,當魚苗達3釐米以上時,其食性開始轉化,這時可投喂魚糜於食臺上馴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飼料拌魚糜投喂,以後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飼料比例,減少魚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飼料。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20%左右,日投餌3次;

更多養殖淡水石斑魚技術,請您微信搜索“kylzem123”或“康源綠洲如金菌”關注公眾號,定期免費分享養殖淡水石斑魚小技巧。養殖淡水石斑魚技術小視頻,您也可以微信後臺留言,小編收到後會一一回復的哦~日投餌3次;

更多養殖淡水石斑魚技術,請您微信搜索“kylzem123”或“康源綠洲如金菌”關注公眾號,定期免費分享養殖淡水石斑魚小技巧。養殖淡水石斑魚技術小視頻,您也可以微信後臺留言,小編收到後會一一回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