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年後,再也拍不出的《士兵突擊》,是我對國產劇的全部信仰

不得不說,好劇總紮堆出現。2017年,是國產佳劇頻出的一年。

《白鹿原》、《人民的名義》《大將軍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承上;《河神》、《白夜追凶》、《無證之罪》,啟下。

不過,看看十年前的國產劇,主角你都有點熟。但是十年後,我們再也拍不出來的國產劇——《士兵突擊》是我對國產劇的全部信仰。

木訥的許三多(王寶強)沒進軍營,就因看見坦克時“舉手投降”招來以“不拋棄、不放棄”精神聞名全團的“鋼七連”連長高城(張國強)的反感,入營後,班長史今(張譯)成為他的依靠,副班長也是老鄉的伍六一(邢家棟)卻因他的笨拙將其視為肉中刺。新兵訓練結束後,許三多被分到偏遠艱苦的後勤管道維護班五班,

一同來部隊的老鄉成才(陳思成)則去了鋼七連。

 被現實打垮的五班班長老馬(范雷)隨隨便便的一句話被許三多當作命令接收,憑藉憨厚的執拗勁,他用六個月時間完成了一件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令五班整體感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自己也因此來到鋼七連,重見班長史金。喜悅過後,一個個看似不可能跨過去的檻在他腳下一字排開。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從史今、伍六一、高城、老A袁朗(段奕宏)及吳哲(李晨)等人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從一個“孬兵”變成了一個“好兵”。

都看到了許三多,

這個典型地借用了傻根-阿甘的類型化或符號化的人物作為第一人稱主觀視角出現,基本上以他的“在場”作為主線結構故事。

這部電視劇的劇本之強大是前所未見的。編劇有意地摻進了現代主義的命題,並且本分地做了許多細節上的對應。

而明顯的一點是其中的話劇成分——場景集中/單一,充分利用封閉空間和演員表演上的戲劇張力。僅看三連五班駐地這一場景,共承擔關鍵性情節三次,若按篇幅計算則更多。

十年前看完《士兵突擊》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樣其實多麼像小時候我們寫的命題作文一樣,譬如“參觀完烈士陵園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已經很多年不用這樣的句式了,但是我卻在突然間,察覺到這樣模式化說話的意義,我想向他們致敬。

在看完這部劇的一天一天裡,我常常在夢中錯亂地看見叢林中的光影,心中頗多說不出來的殘酷和欣慰,我總是在想,這是為什麼,這不過是一部電視劇,一部我曾經以為我都不屑去看的電視劇。 我還在想,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看《士兵突擊》,就好像一個進入城市的白領冷不丁想起自己的農村生活,遭遇久違的價值觀。沒有美女、沒有愛情、沒有明星的國產連續劇能不能趕超美劇、在互聯網走紅、讓千萬人瘋狂?《士兵突擊》給出了答案。

最重要的是,不拋棄,不放棄!已經遠遠超出了故事本身所表達的意義了。

譬如“參觀完烈士陵園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已經很多年不用這樣的句式了,但是我卻在突然間,察覺到這樣模式化說話的意義,我想向他們致敬。

在看完這部劇的一天一天裡,我常常在夢中錯亂地看見叢林中的光影,心中頗多說不出來的殘酷和欣慰,我總是在想,這是為什麼,這不過是一部電視劇,一部我曾經以為我都不屑去看的電視劇。 我還在想,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看《士兵突擊》,就好像一個進入城市的白領冷不丁想起自己的農村生活,遭遇久違的價值觀。沒有美女、沒有愛情、沒有明星的國產連續劇能不能趕超美劇、在互聯網走紅、讓千萬人瘋狂?《士兵突擊》給出了答案。

最重要的是,不拋棄,不放棄!已經遠遠超出了故事本身所表達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