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綠色出行 支持西馬人人有責 2017西安馬拉松因有你們更精彩

“我有一個心願,希望10月28日上午,咱們西安的市民都能綠色出行,最好帶上孩子、走上街頭,為國內外的跑友們加油,為西安國際馬拉松賽加油,為咱們既美麗又時尚的大西安加油。

國際化大都市需要有國際化的體育賽事,更需要市民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胸懷。就像那首歌裡唱的,只要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談到即將精彩來襲的2017西安國際馬拉松賽,西安怪獸跑團團長趙文龍充滿期待地對記者說道。

綠色出行 支援西馬人人有責

“這幾天,我見到所有的朋友,必定要提醒的就是週六上午一定不能開車。咱西安好不容易有了高大上的國際馬拉松賽,我們幫不上啥忙也不能添堵啊。” 西安交大的楊傑老師笑著說道。

“一項國際級大賽的成功舉辦,需要政府、社會、市民的共同努力。西安國際馬拉松賽的成功舉辦,在我看來,最大的壓力來自於交通的壓力。我們拿出了最能代表西安形象,

最能給國內外選手提供美好感受,最有誠意的比賽路線。但同時,我們的交管部門,我們的城市也將經受巨大的交通壓力。在國內以前舉辦的馬拉松賽事中,這方面既有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有失敗的教訓。”陝西省全民健身與健康研究院執行院長、西安體院社會體育與休閒體育系副主任楊建設說道。

“作為一名參賽選手,我特別想給廣大市民說一句話:不好意思,

請大家原諒。因為我們的比賽,給大家的出行製造了麻煩。”趙文龍告訴記者,一場馬拉松賽要跑42公里195米,比賽時長至少要在5個小時之上,這對舉辦城市的交通確實會造成巨大的壓力。“我們要全面展示品質西安的新形象,比賽路線的選擇肯定不能那裡偏,就在那裡跑。所以,我特別希望古城的市民能理解政府、理解交管部門,在週六的時候儘量不要選擇開車出行。”

跑者無疆跑團團長黃磊則告訴記者,

“其實比賽當天,大家完全可以慢下來,和所有的參賽選手一樣,用腳步去丈量我們的城市。平時,我們大家雖然都生活在這個城市,但往往都是行色匆匆,古城很多美麗的景色未必能真正去感受。週六那天,大家攜家帶口,走上街頭,為參賽選手加油,為古城新面貌點贊,豈不是一個愜意、愉快而又特別的週末?”

志願服務 數千愛心助力比賽

“我愛人非常喜歡跑步,

這次比賽他還是以精英選手的身份免簽參加。他在賽場內跑步,我在賽場外服務。我們這也算是夫妻檔了吧。”47歲的志願者陸偉笑著說道。

一項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自然離不開眾多志願者的默默奉獻。本屆西安國際馬拉松賽,就有來自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石油大學和西安歐亞學院4所高校的2000名校園志願者和500多名社會志願者參與整個賽事的服務工作。西北大學的陳瑾就告訴記者,“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每位元參賽選手滿意。我具體負責永甯門(南門)南廣場起點的服務工作,比賽當天會有幾萬人在起點現場,所以劃分工作區域時,還挺興奮的,無法想像幾萬人聚集在南門外會是怎樣的場景,希望我和我的小夥伴們能完美地完成工作。”

作為一名責任重大的資料統計員,歐亞學院的李耀光告訴記者,“我平時也跑步。馬拉松賽事對資料的要求十分嚴格,起跑、各路段、終點各種準確資料,而且還是上萬人的,我們要保證每一位參賽者賽後都能拿到屬於自己的參賽資料,所以這個工作量還是不小的,不過我相信我和我的團隊一定能出色完成這次志願者工作。”

而丈夫參賽,自己和妹妹一起做志願者的陸偉,對於志願者工作則有著自己深刻的感悟。“志願者工作其實就是服務賽事、服務每一位元運動員。無所謂金錢。無所謂名譽,選手們的一句謝謝,我們都會高興許久。我們所有人來到這裡,就是為賽事的順利進行去努力。”

熱情觀賽 共塑古城文明形象

“西安國際馬拉松賽不僅僅只是一場比賽,同時也是西安體育的一場嘉年華活動,是古城踐行精神文明、打造活力之城的生動實踐,是廣大市民展示良好精神風貌的舞臺。北京奧運會,舉國唱響北京歡迎您,西安國際馬拉松,我們也應該讓西安歡迎您的熱情響徹古城大地。”楊建設老師對記者說道。

“國內外規模比較大的馬拉松賽,我已經完賽了40多場了。馬拉松運動雖然是一項自我的戰鬥,但我們在奔跑的過程中,其實特別渴望得到觀賽的朋友們的鼓勵。週六咱西安的國際馬拉松賽,我希望廣大市民只要有時間,最好都能走上街頭,為來自國內外的20000名選手們加油、打氣。展示出我們古城人熱情、好客的風采。”趙文龍對記者說道。在趙文龍看來,這次的西安國際馬拉松賽更是一個讓古城的孩子們感受運動魅力,植入體育精神的良機。“孩子的成長需要身心健康。馬拉松運動員身上那種敢於挑戰自我,永不放棄的精神,特別值得我們的孩子們學習。”

黃磊告訴記者,“西安國際馬拉松賽是古城多年來難得一見的體育盛會,特別需要有廣大市民的熱情參與,為比賽營造歡樂、和諧、熱鬧的氛圍。這也是我們把西安國際馬拉松賽打造成古城燙金名片,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精神要素。”而談到如何營造這種歡樂、和諧、熱鬧的比賽氛圍,楊建設老師表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顧大局、識大體,服從現場民警、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指揮,千萬不能給選手的正常比賽製造障礙。”

在趙文龍、黃磊等資深跑友看來,“每一位馬拉松選手都是勝利者。我們更應該把掌聲送給那些成績並不是很突出的選手。能跑出3小時左右成績的,除了努力還有天賦。而跑了四五個小時還在堅持前行的,一定擁有更加令人欽佩的精神。”

西北大學的陳瑾就告訴記者,“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每位元參賽選手滿意。我具體負責永甯門(南門)南廣場起點的服務工作,比賽當天會有幾萬人在起點現場,所以劃分工作區域時,還挺興奮的,無法想像幾萬人聚集在南門外會是怎樣的場景,希望我和我的小夥伴們能完美地完成工作。”

作為一名責任重大的資料統計員,歐亞學院的李耀光告訴記者,“我平時也跑步。馬拉松賽事對資料的要求十分嚴格,起跑、各路段、終點各種準確資料,而且還是上萬人的,我們要保證每一位參賽者賽後都能拿到屬於自己的參賽資料,所以這個工作量還是不小的,不過我相信我和我的團隊一定能出色完成這次志願者工作。”

而丈夫參賽,自己和妹妹一起做志願者的陸偉,對於志願者工作則有著自己深刻的感悟。“志願者工作其實就是服務賽事、服務每一位元運動員。無所謂金錢。無所謂名譽,選手們的一句謝謝,我們都會高興許久。我們所有人來到這裡,就是為賽事的順利進行去努力。”

熱情觀賽 共塑古城文明形象

“西安國際馬拉松賽不僅僅只是一場比賽,同時也是西安體育的一場嘉年華活動,是古城踐行精神文明、打造活力之城的生動實踐,是廣大市民展示良好精神風貌的舞臺。北京奧運會,舉國唱響北京歡迎您,西安國際馬拉松,我們也應該讓西安歡迎您的熱情響徹古城大地。”楊建設老師對記者說道。

“國內外規模比較大的馬拉松賽,我已經完賽了40多場了。馬拉松運動雖然是一項自我的戰鬥,但我們在奔跑的過程中,其實特別渴望得到觀賽的朋友們的鼓勵。週六咱西安的國際馬拉松賽,我希望廣大市民只要有時間,最好都能走上街頭,為來自國內外的20000名選手們加油、打氣。展示出我們古城人熱情、好客的風采。”趙文龍對記者說道。在趙文龍看來,這次的西安國際馬拉松賽更是一個讓古城的孩子們感受運動魅力,植入體育精神的良機。“孩子的成長需要身心健康。馬拉松運動員身上那種敢於挑戰自我,永不放棄的精神,特別值得我們的孩子們學習。”

黃磊告訴記者,“西安國際馬拉松賽是古城多年來難得一見的體育盛會,特別需要有廣大市民的熱情參與,為比賽營造歡樂、和諧、熱鬧的氛圍。這也是我們把西安國際馬拉松賽打造成古城燙金名片,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精神要素。”而談到如何營造這種歡樂、和諧、熱鬧的比賽氛圍,楊建設老師表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顧大局、識大體,服從現場民警、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指揮,千萬不能給選手的正常比賽製造障礙。”

在趙文龍、黃磊等資深跑友看來,“每一位馬拉松選手都是勝利者。我們更應該把掌聲送給那些成績並不是很突出的選手。能跑出3小時左右成績的,除了努力還有天賦。而跑了四五個小時還在堅持前行的,一定擁有更加令人欽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