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問我答丨胰島素,您用對了嗎?

第三十八期

你問我答

胰島素

胰島素治療是實現

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一些糖尿病患者

在注射時存在著

不規範之處或誤區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

胰島素治療的效果

對於胰島素

人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用胰島素?

常用的胰島素有哪些?

打胰島素就不能口服降糖藥了嗎?

使用胰島素時應如何調整劑量?

下面就讓我們為您答疑解惑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用胰島素

胰島素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

人體內唯一一種發揮降低血糖作用的激素。

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缺乏,有的是絕對缺乏,有的是相對缺乏。

以下糖尿病患者需要採用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

(1)1型糖尿病,存在胰島素絕對缺乏。

(2)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藥失效,或初診時血糖過高。

(3)對磺醯脲類藥物過敏,又不宜使用其他類型口服降糖藥物。

(4)2型糖尿病,出現急性併發症或嚴重慢性併發症。

(5)2型糖尿病,發生手術、感染、外傷等應激情況。

(6)糖尿病合併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為防止胎兒畸形,應在整個妊娠期使用胰島素治療,嚴格控制血糖。

(7)糖尿病患者在哺乳期間不能使用口服降糖藥,防止藥物通過乳汁被嬰兒吸收,造成嬰兒低血糖。

(8)多種繼發性糖尿病,如胰腺切除、肢端肥大症、皮質醇增多症等,均需用胰島素治療。

常用的胰島素有哪些

根據胰島素來源不同分為:牛胰島素、豬胰島素和人胰島素。人胰島素並非從人的胰腺中提取,而是通過基因工程生產的,其結構功能與人體內產生的胰島素相似。

根據作用時間差異分為: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包括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和預混胰島素(包括預混胰島素類似物)。

胰島素類似物是通過DNA重組技術,對人胰島素氨基酸序列進行修飾生成的可模擬正常胰島素分泌和作用的一類物質,與人胰島素相比控制血糖的能力相似,但在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和減少低血糖發生的危險性方面,胰島素類似物優於人胰島素。

常見胰島素標識

RI(簡寫R),代表短效胰島素,是無色透明的可溶性溶液。

NPH(簡寫N),代表中效胰島素。

30R(或70/30),表示含30%短效胰島素和70%中效胰島素的預混

胰島素。

50R(或50/50),表示含50%短效胰島素和50%中效胰島素的預混

胰島素。

U-40,表示胰島素的濃度是40單位/毫升。

U-100,表示胰島素的濃度是100單位/毫升。

打胰島素就不能口服降糖藥了嗎

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是可以聯合應用的。

單獨使用胰島素易發生低血糖和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科學地聯合應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既可以增強降糖效果,又可以減少胰島素不良反應的發生。

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B細胞功能缺失,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不能單獨使用口服降糖藥治療。但在應用胰島素的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或伏格列波糖,可改善血糖控制,減少胰島素用量。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採用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預及2種或2種以上口服降糖藥治療3個月後,血糖仍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7%),則應開始胰島素治療。推薦使用基礎胰島素聯合口服胰島素促泌劑治療方案,一般不建議採用其他類型胰島素和口服胰島素促泌劑聯合治療。

口服胰島素促泌劑分為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和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

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使用胰島素時應如何調整劑量

胰島素的每日需要劑量應個體化,並隨血糖情況進行調整。如無急性併發症,開始劑量可按每日12~20單位,或按體重計算初始劑量。根據患者餐前、餐後血糖水準,每3~5天調整一次劑量,每次調整1~4單位直至血糖控制達標。可選擇每日1~3次注射方案。

每日注射1次:白天三餐前口服降糖藥,睡前按每千克體重0.2單位計算追加一次長效、中效胰島素。

每日注射2次:早餐前注射總量的2/3,晚餐前注射總量的1/3。

每日注射3次:適用于初次用胰島素的患者,按“日量除以3,中減2加早”的方法。如日用短效胰島素18單位,除以3等於6單位,中午減2單位加在早上,即早上8單位、中午4單位、晚上6單位。

來源/中國健康傳媒集團 《糖尿病的用藥之道》

單獨使用胰島素易發生低血糖和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科學地聯合應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既可以增強降糖效果,又可以減少胰島素不良反應的發生。

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B細胞功能缺失,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不能單獨使用口服降糖藥治療。但在應用胰島素的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或伏格列波糖,可改善血糖控制,減少胰島素用量。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採用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預及2種或2種以上口服降糖藥治療3個月後,血糖仍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7%),則應開始胰島素治療。推薦使用基礎胰島素聯合口服胰島素促泌劑治療方案,一般不建議採用其他類型胰島素和口服胰島素促泌劑聯合治療。

口服胰島素促泌劑分為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和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

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使用胰島素時應如何調整劑量

胰島素的每日需要劑量應個體化,並隨血糖情況進行調整。如無急性併發症,開始劑量可按每日12~20單位,或按體重計算初始劑量。根據患者餐前、餐後血糖水準,每3~5天調整一次劑量,每次調整1~4單位直至血糖控制達標。可選擇每日1~3次注射方案。

每日注射1次:白天三餐前口服降糖藥,睡前按每千克體重0.2單位計算追加一次長效、中效胰島素。

每日注射2次:早餐前注射總量的2/3,晚餐前注射總量的1/3。

每日注射3次:適用于初次用胰島素的患者,按“日量除以3,中減2加早”的方法。如日用短效胰島素18單位,除以3等於6單位,中午減2單位加在早上,即早上8單位、中午4單位、晚上6單位。

來源/中國健康傳媒集團 《糖尿病的用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