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創業公司沒錢時怎麼做行銷?10個內外部方法,幫你突破市場!

概論:

創業公司如何快速獲得第一批用戶,如何快速引爆市場。我們今天分為內部和外部來談。

一、五個提升流量的方法

二、做好基礎平臺的搭建五個管道

一、五個提升流量的方法

其實沒那麼複雜,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公式:

使用者數(客戶數)=流量*轉化率

不管是互聯網產品要提升使用者量,還是實體生意要提升消費者數量,歸根到底都只有兩個辦法:

一、提升流量:就是讓更多的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

我們先談一談五個快速提升流量的辦法,幫助你快速引爆市場。

1. 花錢買基本管道

諸位不要覺得我說的是廢話!大家估計只注意到前兩個字“花錢”,

沒注意到中間兩個字“基本”。

什麼叫基本管道。簡而言之,就是目標受眾大量聚集的管道。這裡面有兩個要求:一是流量大;二是精准,缺一不可。

舉幾個例子:

所以app推廣,至少在早期,與其花錢做病毒行銷、大號轉發、水軍刷帖,不如把錢全砸到應用市場刷榜和投放上。

對於實體生意來說,也是這樣的。所以花高租金去租一個人流量大的店鋪是非常有必要的,流量保證是一切生意的基礎。

不僅是流量大,更要注意人群的精准度。比如在學校周圍開個肉鋪就不合適,因為學生基本不怎麼做飯(但是如果是定位于老師,另當別論)。總之,你的目標人群在哪裡,就把店鋪開到哪裡。

另外,線下生意也可以依靠線上引流,不管是刷大眾點評的評分,還是用優惠券換得團購網站的流量,都是花錢快速引流的方式。

2. 設置“爆款誘餌”

去飯店吃飯,我們有時候會看到功能表上某樣招牌菜賣得特別便宜,

甚至1元錢或者不要錢就能買到;我們去超市或者百貨商場購物,也總是能看到,它的個別暢銷品類在打折,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爆款誘餌”。

商家靠著爆款誘餌吸引你來到店中,這件作為“爆款誘餌”的商品本身是不賺錢甚至是虧錢的,但是商家靠著銷售給你其他正常價格的商品將利潤賺回來。當然,也可能整個購物行為核算下來,商家都是虧錢的。

但是你體驗過它的商品和服務後,將來還是有很大可能複購,通過接下來的行為,商家還是可以把錢賺回來。

所以,在你提供的服務或者產品矩陣裡面,最好有一款所謂的“爆款誘餌”專門來吸引流量。通過一款產品或者一項服務的引流,帶動矩陣內其他產品或者服務的銷售,這就是“爆款誘餌”的意義所在。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淘寶賣家,削減了腦袋也要打造爆款,

有時候甚至10塊錢不到的東西都要包郵,就是採用的“爆款誘餌”策略。

3. 與大平臺換流量

在創業初期,因為流量不夠,必然是需要依靠外部引流。所以和流量驚人的大平臺換流量,是一個需要在一開始就提上日程的事情。

我先談談線下的店鋪生意。我強烈強烈建議:所有線下的店鋪生意都去刷一下大眾點評網的評分。方法很簡單:百度或者淘寶一搜,就找得到供應商花錢做這個事情。如果不想走這樣的灰色管道,辦一個“給好評,就打折”的活動,也能夠讓每個消費者在享受折扣的同時,心甘情願的給你五星好評。

如果是線上的純互聯網的創業,比如智慧硬體,初期的大平臺換量就更為重要。比如智慧硬體行業,因為使用者門檻較高,轉化率更低,所以流量要求更高。像在很多眾籌網站上做首發或者預售,就是一個不錯的流量來源。與京東、聚划算、唯品會等電商網站談置換,你給平臺方一批特價產品,對方幫你代銷且引流,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同時,與線下的一些展銷會談置換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決定。如果你的產品單價本身不高,可以考慮通過贊助大會組委會一些產品,換得一個展位。

4. 內部邀請引流

兩年前我擔任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的行銷總監,公司主營產品是一個工具類app。當時公司行銷預算非常有限,不過我到公司上任的第三周,使用者新增速度就翻倍了。

方法很簡單:在產品上新增一個button,鼓勵老用戶邀請新用戶,並給予積分獎勵。

這個方法在互聯網江湖裡面被廣為使用,但是大家往往漏掉兩個細節,一是邀請外部用戶的行為沒有給予對應的獎勵,而是邀請button做得不夠明顯。

對於傳統生意來說,這個方法也很試用。

你去火爐火吃韓餐,拍一招菜品照片發朋友圈,你就能獲贈一份甜點。

你去吃肯德基,吃完結完賬,店家給你兩張優惠券可以下次使用,如果這優惠券你將來沒時間用給了同事朋友,無意間又幫肯德基做了一次“內部邀請引流”的行為。

5. 發展代理

不要小看代理模式,一個團隊的力量不夠大,就考慮借助於外部力量,並給予相應激勵就行。

讓別人去推廣你的產品,按照產品銷售數量或者其他標準,給予返點或者現金獎勵。這看起來是一個傳統生意的辦法,但是因為太有效,很多互聯網產品的推廣也開始用這個辦法了。

注意!不要發展成傳銷體系了,為了規避這一風險,一定要將代理結構控制在3級以下。

二、做好基礎平臺的搭建五個管道

要搭建好以下這些推廣管道:

1.做一個吸引人的官網

首先一定要搭建一個官網,一個公司沒有官網就如同一個銷售沒有名片,會讓消費者對公司品牌的信賴度大打折扣。

而官網的設計是否精美、內容是否吸引使用者也非常重要。

新官網獲取用戶的效果會慢一些,但是一旦做好排名上去的話,後期可以為企業節省很多的推廣費用。

微信公眾號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若企業希望通過內容吸引粉絲,建議開通訂閱號,每日推送優質的內容給使用者,而服務號則側重於宣傳企業本身,可配合企業的活動進行吸粉。

現在微信官方在推小程式這塊,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也可以去開發將產品與使用者互聯起來。

3.自媒體平臺

自媒體平臺很多,有內容、視頻、音訊等各種專業內容載體的自媒體平臺。

其中以今日頭條的頭條號、百*號等大型自媒體平臺為主導,企業主開通這些平臺以後,配合優質的內容,可以給初創企業的品牌帶來一定的傳播、曝光。

4.百度百科

經常在百度搜索資料的朋友不難發現,搜索某個品牌詞時,百度百科在搜尋引擎的排名都是靠前的。

而且,在不少線民心中,擁有百科詞條代表著權威,需要是知名人士或者擁有資質的企業,單憑這一點,一次投入可以獲得億萬次的免費展示機會,效果不言而喻。

5.做好品牌背書

為什麼品牌一定必須要贏得消費者信任?

而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就需要企業做好品牌背書了。

除了百度百科、官網、SEO、SEM等管道外,目前企業運用最多且效果最好的就是借助新聞媒體進行品牌背書。

通過新聞媒體的報導,證明自己的品牌是有實力,值得信賴的。

你可以通過新聞媒體發佈這些資訊:

公司產品的測試報告:比如公司產品是手機,則可以報導產品在高溫、遇水、跌落,……等各種嚴格測試環境中的良好表現來讓人信賴;

發佈產品資訊:產品的優點、和市場其他品牌相比有什麼優勢,解決了消費者哪些痛點;

發佈創始人資訊:所謂「光暈效應」,有牛逼的創始人,品牌、公司也差不到哪去,格力空調的董明珠親自出馬給公司代言,羅永浩是錘子手機最好的代言;

通過這種方式樹造公司良好品牌形象從而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

通過新聞媒體做品牌行銷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建議每週在新聞媒體發佈至少2篇軟文,持續半年以上。

通過持續一段時間高品質的產出,不久後就可以將企業的資訊覆蓋到搜尋引擎的各個角落。

如果不想走這樣的灰色管道,辦一個“給好評,就打折”的活動,也能夠讓每個消費者在享受折扣的同時,心甘情願的給你五星好評。

如果是線上的純互聯網的創業,比如智慧硬體,初期的大平臺換量就更為重要。比如智慧硬體行業,因為使用者門檻較高,轉化率更低,所以流量要求更高。像在很多眾籌網站上做首發或者預售,就是一個不錯的流量來源。與京東、聚划算、唯品會等電商網站談置換,你給平臺方一批特價產品,對方幫你代銷且引流,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同時,與線下的一些展銷會談置換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決定。如果你的產品單價本身不高,可以考慮通過贊助大會組委會一些產品,換得一個展位。

4. 內部邀請引流

兩年前我擔任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的行銷總監,公司主營產品是一個工具類app。當時公司行銷預算非常有限,不過我到公司上任的第三周,使用者新增速度就翻倍了。

方法很簡單:在產品上新增一個button,鼓勵老用戶邀請新用戶,並給予積分獎勵。

這個方法在互聯網江湖裡面被廣為使用,但是大家往往漏掉兩個細節,一是邀請外部用戶的行為沒有給予對應的獎勵,而是邀請button做得不夠明顯。

對於傳統生意來說,這個方法也很試用。

你去火爐火吃韓餐,拍一招菜品照片發朋友圈,你就能獲贈一份甜點。

你去吃肯德基,吃完結完賬,店家給你兩張優惠券可以下次使用,如果這優惠券你將來沒時間用給了同事朋友,無意間又幫肯德基做了一次“內部邀請引流”的行為。

5. 發展代理

不要小看代理模式,一個團隊的力量不夠大,就考慮借助於外部力量,並給予相應激勵就行。

讓別人去推廣你的產品,按照產品銷售數量或者其他標準,給予返點或者現金獎勵。這看起來是一個傳統生意的辦法,但是因為太有效,很多互聯網產品的推廣也開始用這個辦法了。

注意!不要發展成傳銷體系了,為了規避這一風險,一定要將代理結構控制在3級以下。

二、做好基礎平臺的搭建五個管道

要搭建好以下這些推廣管道:

1.做一個吸引人的官網

首先一定要搭建一個官網,一個公司沒有官網就如同一個銷售沒有名片,會讓消費者對公司品牌的信賴度大打折扣。

而官網的設計是否精美、內容是否吸引使用者也非常重要。

新官網獲取用戶的效果會慢一些,但是一旦做好排名上去的話,後期可以為企業節省很多的推廣費用。

微信公眾號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若企業希望通過內容吸引粉絲,建議開通訂閱號,每日推送優質的內容給使用者,而服務號則側重於宣傳企業本身,可配合企業的活動進行吸粉。

現在微信官方在推小程式這塊,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也可以去開發將產品與使用者互聯起來。

3.自媒體平臺

自媒體平臺很多,有內容、視頻、音訊等各種專業內容載體的自媒體平臺。

其中以今日頭條的頭條號、百*號等大型自媒體平臺為主導,企業主開通這些平臺以後,配合優質的內容,可以給初創企業的品牌帶來一定的傳播、曝光。

4.百度百科

經常在百度搜索資料的朋友不難發現,搜索某個品牌詞時,百度百科在搜尋引擎的排名都是靠前的。

而且,在不少線民心中,擁有百科詞條代表著權威,需要是知名人士或者擁有資質的企業,單憑這一點,一次投入可以獲得億萬次的免費展示機會,效果不言而喻。

5.做好品牌背書

為什麼品牌一定必須要贏得消費者信任?

而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就需要企業做好品牌背書了。

除了百度百科、官網、SEO、SEM等管道外,目前企業運用最多且效果最好的就是借助新聞媒體進行品牌背書。

通過新聞媒體的報導,證明自己的品牌是有實力,值得信賴的。

你可以通過新聞媒體發佈這些資訊:

公司產品的測試報告:比如公司產品是手機,則可以報導產品在高溫、遇水、跌落,……等各種嚴格測試環境中的良好表現來讓人信賴;

發佈產品資訊:產品的優點、和市場其他品牌相比有什麼優勢,解決了消費者哪些痛點;

發佈創始人資訊:所謂「光暈效應」,有牛逼的創始人,品牌、公司也差不到哪去,格力空調的董明珠親自出馬給公司代言,羅永浩是錘子手機最好的代言;

通過這種方式樹造公司良好品牌形象從而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

通過新聞媒體做品牌行銷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建議每週在新聞媒體發佈至少2篇軟文,持續半年以上。

通過持續一段時間高品質的產出,不久後就可以將企業的資訊覆蓋到搜尋引擎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