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拖延”你不知道的事,“一個公式”來治癒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可是拖延的風格形形色色。

別以為拖拖拉拉是小事,事實上。70%的大學生存在學業拖延的狀況,成年人中也有20%的人每天出現拖延行為。由此推算,全球可能有近10億人患有拖延症。

常見的藉口比如:

我就玩5分鐘!

這件事用不了多少時間,我先看會兒手機!

現在不在狀態,需要調整一下!

7點了該起床了,沒事再睡會兒,7點10、7點15 、7點20,卻遲遲未起床!

先休息一下,過會兒再說!

有一種拖延叫不想開始!

有一種拖延是源於控制!

有一種拖延是我偏要跟你對著幹!

有一種拖延是沒有時間觀念!

有一種拖延是完成障礙!

一個公式治癒拖延症

清代文學家彭端淑在《為學》中寫到:四川有兩個和尚,

一個富和尚,一個窮和尚。

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你靠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靠一個水準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富和尚說:“四川離南海幾千里,我一直想雇船去,也沒能成行,你只帶兩樣東西,不可能實現!”可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並告知富和尚。富和尚面露愧色。

富和尚為何去不成南海?用現代視覺分析,

正是因為拖延症。

很多人跟富和尚一樣,常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等我思路清晰了再去完成這個重要工作、等我有時間再去探望朋友、等我精神好點再打這個電話、等我想明白了再跟家人談談...到最後發現自己延誤了最佳時機。

所以窮和尚的行動力為戰勝拖延提供了方法:先開始著手去做!

管理學家總結了一條行動力公式,叫“行動力=(夥伴×方法)/目標”

改掉拖延症:可以把工作進行分類、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消除所有干擾、多互相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