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三省六部制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六部各尚書相當於今什麼官職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有許多出名的制度出現,例如分封制,郡縣制,三生六部制等。今天就跟大家三省六部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制度,六部中的各尚書具體是做什麼的,他們有多大權利,

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職。

在介紹三省六部制之前,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三省六部制是西晉以後就有了雛形,直到隋朝時才正式確立,到了唐朝進一步完善了這一制度,到了明清時期這一制度才真正完善。

我們再來看看三省六部制的組成機構,

古代封建王朝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就在國家設立三省即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三個機構來分管國家的事務,達到分權制衡的目的。在尚書省下邊又設有六部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這六部的最高領導人也就是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以及工部尚書。

那麼三省六部中的各省各部的職責又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三省。中書省主要負責擬草和頒佈皇帝的詔令,是決策機構。中書省主要負責審核政令,是國家的審議機構。尚書省主要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是國家最高的行政機構。

尚書省分為六部,其中吏部主要負責考核和任免四品以下的官員。

吏部尚書通常稱為“天宮”,“塚宰”,“太宰”等。在明朝是正二品,在清朝為從一品,吏部尚書就相當於今天中央組織部部長兼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人事部部長。

明朝吏部尚書

戶部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國家經濟掌管財政大權,管理國庫,

還管理全國的賦稅,戶籍俸祿等事務。戶部尚書在明朝是正二品,在清朝為從一品,其官職就相當於今天主管財政,民政,金融等部門的國務院副總理。

禮部的主要任是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學校,科舉和外交活動。吏部尚書在清朝是從一品,

又稱“大宗伯”,代表人物有紀曉嵐,張升等。吏部尚書就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部長,外交部部長。

紀曉嵐

兵部,顧名思義,兵部就是管理全國軍務的機構。兵部尚書又稱大司馬,是全國軍事的最高行政長官,明朝是正二品,清朝是從一品。古時候的兵部尚書就相當於今天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

影視中的兵部尚書

刑部就是掌管全國司法和刑獄的機構。對於具體的審判由大理寺負責,大的案件由刑部,禦史台,大理寺一塊會審,稱“三司會審”。刑部尚書在明代時二品,在清代也是一品。刑部尚書就相當於今天司法部的部長或政法委書記也或最高法院院長。

印章

工部主要是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等大型工程。工部尚書又稱作“大司空”,代表人物有陳宏謀等。工部尚書就相當於今天主管工業與資訊化部,農業部,水利部,建設部等的國務院副總理。

三省六部制在中國封建王朝為統治者服務了幾百年,極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影視中的兵部尚書

刑部就是掌管全國司法和刑獄的機構。對於具體的審判由大理寺負責,大的案件由刑部,禦史台,大理寺一塊會審,稱“三司會審”。刑部尚書在明代時二品,在清代也是一品。刑部尚書就相當於今天司法部的部長或政法委書記也或最高法院院長。

印章

工部主要是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等大型工程。工部尚書又稱作“大司空”,代表人物有陳宏謀等。工部尚書就相當於今天主管工業與資訊化部,農業部,水利部,建設部等的國務院副總理。

三省六部制在中國封建王朝為統治者服務了幾百年,極大加強了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