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淅川縣森林公安局組織開展野生動物保護行動初見成效

為加強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連日來,淅川縣森林公安局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了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

取得明顯成效。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為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維護水源區生態平衡,根據有關規定淅川全境為禁獵區、全年為禁獵期。近年來,

淅川縣林業部門加大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全縣森林覆蓋面積不斷增加,特別是丹江濕地保護區已成為各類候鳥的棲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秋冬季節是各類候鳥的遷徙期,為此,從10月份到年底,淅川縣森林公安局、林業局資源管理站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在全縣範圍內聯合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專項打擊行動,
加大對候鳥遷徙通道和棲息地巡查和看守力度,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確保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種群安全,全力維護轄區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行動小組通過對所分包區域內的餐廳飯店、農貿市場、物流客運管道的摸排以及對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地和遷徙通道等活動區域的巡查,查處了多起違法行為。全域共破獲案件7起,打擊處理12人,收繳獵捕工具60餘套,查獲野生保護動物80餘隻。

開展此次專項行動,目的是充分發揮森林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堅持打擊、防範、管控、治理多措並舉,突出打上線(盜、獵環節),斷中線(走私、運輸環節),挖下線(收購、出售環節),堅決打掉跨區域、流竄型、家族式、系列性犯罪團夥,徹底搗毀從事或者參與盜運、收購、制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黑作坊、黑工廠、黑市場、黑窩點,全面整頓和規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市場秩序,

堅決遏制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有效維護全縣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