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家鄉麻城:麻城的風土人情猶如小家碧玉一樣溫婉

麻城一個生我養我的地方,一個沒有上海繁華,沒有北京古老,沒有廣州現代,沒有南京蘇州發達的地方。但卻充滿了風情。如果說北京上海之類的城市是走在時代尖端的現代女郎,

充斥著潮流與誘惑,那麼麻城則是如小家碧玉一樣溫婉。

麻城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中段南麓,處於武漢,鄭州,合肥三大城市合圍的中心位置,版圖面積3599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科技開發區,716個行政村,7461個村民小組,

人口近120萬。

麻城歷史悠久。七千多年前即已開發,春秋為楚地,名柏舉,因吳楚在此大戰(柏舉之戰)而名垂青史,秦屬南郡,漢為西陵。後趙大將石勒部下麻秋築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隋開皇十八年(西元598年)設縣並正式命名麻城,屬黃州府,唐宋以後歷代相襲至今。1986年撤縣設市,仍屬黃岡市轄。麻城旅遊資源亦十分豐富。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革命遺址、古戰場和古文化遺址隨處可見。

有三國魏尚書僕射毛王介、晉代名醫王叔和、唐代名賢閻伯嶼的墓葬,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隱士陳季常經常相聚的遺址杏花村,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著書講學的遺址釣魚臺“芝佛書院”。麻城還是明代吏部尚書李長庚、兵部尚書劉天和、徐壽輝義軍太師鄒普勝、張獻忠義軍兵部尚書周文江的故里。著名的風景名勝有龜峰旭日、柏子秋蔭、麻姑仙洞等三台八景。
解放後興建的三座大型水庫湖光山色,風景秀麗,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創建,更是別具情趣。更為有名的是麻城是中國歷史八大移民聖地——湖廣麻城孝感鄉的所在地,是現在很多四川人、重慶人的祖籍所在地。

麻城杜鵑文化節

四月的麻城龜峰山,

杜鵑爭奇鬥豔,繁花如霞似錦。這片華中地區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古杜鵑群落,總面積達10萬餘畝,生長時間長達百萬年。其中,龜峰山風景區古杜鵑群落分佈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達1萬多畝。龜峰山因此被譽為“華中杜鵑第一山”,在全國乃至世界也屬罕見。前不久,首屆中國·麻城杜鵑文化旅遊節成功舉辦,吸引了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觀賞,萬畝杜鵑連片開放奇觀,
令人流連忘返

有時間希望大家去我家鄉看看,另外,我們麻城還有古村落:謝店古村和杏花村以及尾鬥山莊,大別山脈管山等眾多的名勝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