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悅讀|“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10月25日上午,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新選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習近平總書記發表講話。在講話結束時,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我們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在中國多走走、多看看,

繼續關注中共十九大之後中國的發展變化,更加全面地瞭解和報導中國。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一句詩,

出自元代畫家、詩人王冕的一首

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流清氣滿乾坤。

亦作: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首詩,前兩句直接描寫梅花在何處、花開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而後兩句,則是盛讚梅花的高風亮節。

王冕所描述的梅花,是墨梅。

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

因此並不豔麗,

但是神清骨秀、孤澹清逸、澄淡高遠,

有著獨特的內在氣質,

它不以鮮豔的顏色吸引人、討好人,

只願散發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

這首題畫詩,在藝術史上甚至比《墨梅圖》本身還要出名。詩作強調操守志趣,正是王冕自身的寫照。據記載,

王冕原本是農家子,自幼家貧,小時候給人放牛,一有時間就偷偷跑去學堂,聽學生念書,一邊聽,一遍默記於心,後來更是白天放牛,晚上借佛殿的長明燈夜讀,通宵達旦,終成博通儒經的大家。

他一生淡泊名利,尤愛梅花,不僅種梅、詠梅,也工于畫梅,曾隱居九裡山,結廬三間,自題為“梅花屋”,號梅花屋主,以賣畫為生。

在王冕所畫的這幅《墨梅圖》中,一枝梅花淩空出世,突然呈現在觀者眼前。

重墨畫出骨幹,舒展自然,淡墨輕點花朵,風姿綽約,兩相結合,濃淡相宜,又凸顯出一種傲然挺立、蒼勁挺秀的風骨。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就在這之間,似乎有清香陣陣襲來,令人愈發感受到梅花的高潔、冰清。

自古以來,梅花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是帶著傲雪的風骨,孤傲清高,如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梅花》),如陸游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蔔運算元·詠梅》)。而詩歌與書畫相通,畫家筆下的梅花,也往往是講究畫出梅花的清絕之姿。

詩人寫梅,畫家畫梅,所追求的都是梅花身上的品性。

當梅花褪去鮮豔的顏色,

減去錯落有致的安排,

那其中就透露出一種清正自守的品格。

這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境界。

王冕這幅畫和這首詩,無疑是托物言志,借梅花,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懷。

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的最後引用這句詩,賦予了詩句新的含義,展示了充分的自信。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新時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自有清香,化作乾坤萬里春。

減去錯落有致的安排,

那其中就透露出一種清正自守的品格。

這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境界。

王冕這幅畫和這首詩,無疑是托物言志,借梅花,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懷。

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的最後引用這句詩,賦予了詩句新的含義,展示了充分的自信。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新時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自有清香,化作乾坤萬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