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活·幸福 收穫·金秋」——那些就在我們身邊的,辛勤勞作、努力生活的點滴故事和可愛的人

他們省吃儉用,風餐露宿,只為給家人提供更好的穩定生活;他們無怨無悔,奔波勞累,樂觀開朗,只為堅守心中最初的夢想。在脫貧攻堅衝鋒號角吹響之後,他們,用勤勞致富的雙手,

寧苦不貧的志氣、決勝脫貧的信心奏響催人奮進的脫貧致富進行曲。他們,用最樸實最平凡的行動傳遞著社會正能量,最美好的生活在汗水澆灌中開出屬於每個家庭的美麗花朵。他們,是最光榮的勞動者......

故事詳情看這裡

今天,小編再次帶著你一起走近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勤勞勞作、努力生活的點滴故事和可愛的人,感受他們的生活常態......

勵志

故事

80後棒小夥,為你點贊!

80後棒小夥,為你點贊!

羅亮平,男,1982年出生,雲霧鎮擺穀村人,踏實肯幹,靠著自己一點一點的努力,一家人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為了孩子的教育舉家搬來雲霧鎮街上。

一名樸實的年輕人,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通過他不懈的努力,他立足當地實際,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帶頭發展種養植,並致富不忘左鄰右舍,帶領周圍群眾致富。他脫貧致富有自己的想法,

為了做好產業主動學習,刻苦鑽研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在當地是一名遠近聞名的產業發展帶頭人。

退伍回鄉,立志創業發展

2001年,羅亮平剛從部隊退伍回到家中,看著家鄉泥濘的道路、自家破敗的木屋,為了改變家中貧苦面貌,他打算跟著大夥一起去外省打工。

然而家中年邁的父母不能無人照顧,於是他放下行囊,暗下決心留在家創業,一定要闖出一條路子,蓋上新房子,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四年的探索和準備,從2005年開始羅亮平投資10萬餘元引進了50頭母豬發展養殖,這一干就是三年,養殖過程中,交通的不便、市場的變幻、管理上的不成熟,讓他的創業之路充滿艱辛,2008年,他的第一個創業夢——生豬養殖就這樣結束了。

心中有夢,繼續追夢前行

沒有停留在之前發展的失敗裡歎氣片刻,當發現了刺梨種植前景好,說幹就幹,當年他就流轉了30畝土地,投資2萬元種植刺梨。“別人栽花你載刺”家人們對他的決定並不支持,羅亮平堅信自己的判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精心栽種和管護,這一年他的刺梨喜獲豐收,又遇到市場價格較高,銷售收入達到十多萬元。

勤勞致富 不忘咱的鄉親

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給羅亮平增添了信心,

也讓父母和家人和他一起努力勤勞創造家庭的幸福。第二年,他繼續流轉土地,擴大規模,想跟著他一起種植刺梨的農戶是越來越多,他無償將種植技術教給大家,致富不忘眾鄉親。2015年,羅亮平實現了他創業之初定下的第一個目標,在老家為父母建造了一棟150平米、造價30余萬元的小洋房,在村裡大家一講到他都說他是好樣的。

一年、兩年、三年,羅亮平的刺梨種植規模從開始的30畝逐年擴大,如今已達到200畝,銷售收入達到80-100萬元。種植基地上隨時都有十幾個人在務工,農忙時節能帶動七八十人就業。在2017年貴定縣開展的脫貧示範表彰中他獲得縣委縣政府頒發的“刺梨種植大戶”稱號。“明年繼續擴大規模,爭取達到300畝以上,帶動更多鄉親發展和脫貧致富”羅亮平信心滿滿的說到。

就這樣,羅亮平一路摸爬滾打,帶領著村民們在深山裡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黃金路,漫山遍野的刺梨鮮果也成了脫貧致富的黃金果。

如今,羅亮平五歲的兒子正在雲霧幼稚園上學,一家三口的日子幸福美滿。羅亮平還是覺得渾身充滿了幹勁,繼續深造學習,去年已經領取了函授大專畢業證。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他始終腳踏實地地幹、持之以恆地走、不畏艱辛地闖,用他的勤奮努力開心快樂地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編輯 / 王麗娟

公眾號及時發佈“貴州最美茶鄉”建設最新動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醉美雲霧

Zuimeiyunwu

一年、兩年、三年,羅亮平的刺梨種植規模從開始的30畝逐年擴大,如今已達到200畝,銷售收入達到80-100萬元。種植基地上隨時都有十幾個人在務工,農忙時節能帶動七八十人就業。在2017年貴定縣開展的脫貧示範表彰中他獲得縣委縣政府頒發的“刺梨種植大戶”稱號。“明年繼續擴大規模,爭取達到300畝以上,帶動更多鄉親發展和脫貧致富”羅亮平信心滿滿的說到。

就這樣,羅亮平一路摸爬滾打,帶領著村民們在深山裡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黃金路,漫山遍野的刺梨鮮果也成了脫貧致富的黃金果。

如今,羅亮平五歲的兒子正在雲霧幼稚園上學,一家三口的日子幸福美滿。羅亮平還是覺得渾身充滿了幹勁,繼續深造學習,去年已經領取了函授大專畢業證。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他始終腳踏實地地幹、持之以恆地走、不畏艱辛地闖,用他的勤奮努力開心快樂地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編輯 / 王麗娟

公眾號及時發佈“貴州最美茶鄉”建設最新動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醉美雲霧

Zuimeiyu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