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養老可以一次性補繳嗎?每月領取上千元?

在廣大農村地區,養老是亙古不變的難題,由於農民沒有正式工作,沒有社會保險,也極少有農民給自己買商業保險,到了晚年無法從事體力勞動之後就斷了收入來源,根本沒有退休金和養老金一說。

靠著之前微薄的積蓄很難支撐自己的老年生活,因此大部分還是依靠子女。

近年來農村的養老政策有所好轉,除了有貧困補助,滿6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得到現金補貼,不過一個月也就幾十元,僅靠這些補貼是無法讓自己安度晚年的。

但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開始允許農民補繳養老保險,引起了農民的廣泛關注。根據養老保險的補繳要求,男性滿45歲、女性滿40歲就可以補繳養老保險,

但是最多只能補繳10年;男性滿60歲、女性滿55歲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

農民可以補繳養老保險是好事,現在的問題是,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到底劃不划算?小編為大家算筆賬。

每個地區的平均工資水準不同,一般都是根據當地上一年度最低工資水準去繳納養老保險。

比如山東地區補繳一年的費用是6295.2元,補繳15年就是94428元,其它地區一次性補繳15年的費用也大多在10萬元左右。

目前普通職工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延遲退休之後男女很有可能都是65歲退休。當然,現在的老年人如果補繳了養老保險,男性可以在60歲開始、女性可以在55歲開始領取養老金。這也就意味著你補繳完就可以領取了。

不同地區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也有所差異,每個月大多在800-1300元之間。

假設一個男性農民在60歲的時候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共10萬元,根據當地規定,每個月可以領取1000元。

如果要把這10萬元領取完,這個農民至少要再活8.3年才能夠本,也就是說要活到68.3歲。

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6歲左右,其中男性的壽命要比女性短,不過大部分還是能活到70歲以上。所以,從這方面來看,補繳還是比較划算的。

如果去世前養老保險帳戶中的錢還沒有領完怎麼辦?個人帳戶中的錢可以由法定繼承人繼承。雖然自己沒有活夠本,能把錢留給子女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