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蘇省工程師學會智慧製造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寧召開

”智慧製造不單指一項技術,更是一種思想。”在10月24日江蘇省工程師學會智慧製造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新當選為專委會主任委員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資訊技術中心首席顧問甯振波如是說,

這一觀點的提出,隨即引起與會人員的共鳴。該專委會的成立正為我省智慧製造業搭建了這樣一個跨學科思想交流、產學研用的服務平臺。

江蘇省工程師學會智慧製造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開幕式現場(劉成賀攝)

“專委會的成立是在《中國製造2025》發佈,

及我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設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順應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將對我省製造業水準提升、實力增強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省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李政表示,我國工程類學科在全球佔據優勢地位,當下學科間不斷交叉融合,智慧製造也不例外,它涉及智慧化、資訊化和網路化,專業領域非常多,而這一特徵在專委會構成中就有所體現,
“比如,智慧製造專委會就是由跨領域、跨專業、跨行業的會員組成,所以設立該專委會也是促進學會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

智慧製造專委會的成立,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在服務智慧製造企業實際中,發現急需解決的問題所在。 “在專委會籌備中,我們就發現,目前我省大部分傳統製造企業在智慧製造升級過程中缺乏專業人才,加上企業生產狀況層次不齊,技術需求千差萬別,

為此需要更多的科技力量、更多的服務商加入,才能更好地滿足企業升級需要。”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甯教授表示,成立智慧製造專委會的初衷,正是為促進科技人員交流,推動技術進步;加強高校、研究院所與企業合作,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強智慧製造技術的培訓與推廣,提高企業技術人員的素質等打造一個支撐服務平臺。

與會人員參會(劉成賀攝)

新成立的專委會將開展哪些工作呢?江蘇省工程師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許鈞表示,該專委會將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特別是跨學科交流,推動智慧製造技術進步,同時促進智慧製造領域產學研合作,提升智慧製造領域的科技創新水準,

促進智慧製造技術的科學普及,努力服務好會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發現、培養和舉薦人才,積極建言獻策,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並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擴大會員隊伍,壯大專委會實力。

與會人員在參觀大型起重機結構無人機載智慧視覺檢測系統(劉成賀攝)

在當天下午召開的“江蘇工程前沿講壇——2017中國江蘇智慧工廠規劃建設報告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互聯網與製造業28號檔解讀”“三體智慧革命”“智慧製造新模式及系統集成經驗分享”等7個議題開展專題學術交流。“我國智慧製造業平臺支撐能力、核心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工信部信軟司兩化融合處處長王建偉指出,想要在智慧製造業開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需要靠軟體,而不是靠硬體。他認為,智慧製造不能簡單理解為“機器換人”,智慧製造業發展壯大後還會遇到聯網設施通道、雲服務、智慧化等一系列挑戰。寧振波也表示:“智慧製造的難點是建模,焦點是模擬,核心是工業軟體。”他認為,發展智慧製造時,不能“缺心少腦”,要研發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工業軟體,相比國外,我國工業門類較多,所以創新自己的工業軟體只能靠自己。

會上,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譚建榮院士當選名譽主任委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資訊技術中心首席顧問甯振波當選主任委員,江蘇省產研院智能所所長、博導駱敏舟研究員當選執行主任委員。會議還選舉產生了常務副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專家組成員。會議還圍繞“企業轉型升級痛點“主題開展了圓桌討論,省工程師學會智慧製造專委會會員單位還帶來了現場技術成果展示。

江蘇科技報夏文燕

在當天下午召開的“江蘇工程前沿講壇——2017中國江蘇智慧工廠規劃建設報告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互聯網與製造業28號檔解讀”“三體智慧革命”“智慧製造新模式及系統集成經驗分享”等7個議題開展專題學術交流。“我國智慧製造業平臺支撐能力、核心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工信部信軟司兩化融合處處長王建偉指出,想要在智慧製造業開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需要靠軟體,而不是靠硬體。他認為,智慧製造不能簡單理解為“機器換人”,智慧製造業發展壯大後還會遇到聯網設施通道、雲服務、智慧化等一系列挑戰。寧振波也表示:“智慧製造的難點是建模,焦點是模擬,核心是工業軟體。”他認為,發展智慧製造時,不能“缺心少腦”,要研發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工業軟體,相比國外,我國工業門類較多,所以創新自己的工業軟體只能靠自己。

會上,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譚建榮院士當選名譽主任委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資訊技術中心首席顧問甯振波當選主任委員,江蘇省產研院智能所所長、博導駱敏舟研究員當選執行主任委員。會議還選舉產生了常務副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專家組成員。會議還圍繞“企業轉型升級痛點“主題開展了圓桌討論,省工程師學會智慧製造專委會會員單位還帶來了現場技術成果展示。

江蘇科技報夏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