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靈寶天尊—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尊奉的最高神“三清”之第二位大天尊

大羅靈寶天尊,又稱上清大帝、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等,全稱"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餘天真登上清境元氣所成日靈寶君靈寶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

靈寶天尊居玄都七寶紫微宮、禹餘天宮,與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合稱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是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尊奉的最高神"三清"之第二位大天尊。

在道教官觀"三清殿"中,其塑像位於元始天尊左側,大多手捧如意或者太極。

三清代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乃大道生成規律。

道教是以"道"最高信仰,以"太上老君"為最高神的宗教。

《老子想爾注》:道者,"一"也。"一"散為氣,"聚"為太上老君。道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就是道。

靈寶乃道教正統真神,非小說人物,勿混淆。一切小說與道教無關。

何謂"道"

原夫渾淪之未判,

神靈之未植,而為冥妙之本者,"道"也。"道",莫窮其根本,莫測其津涯,而有大聖人稟之而生於其間。故謂之"無始"者,即"太上"也。太上生乎"無始",起乎無因,為萬道之先,元炁之祖也。無光無象,無色無聲,無宗無緒,無師無上,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

道教最高信仰就是"道"即"太上無極大道",

"道"無始無終、無形無相、無邊無際、無師無上的永恆存在。

"道"在基督教稱為"上帝"、伊斯蘭教稱為"真主",在佛教稱之為"自性",道教稱之為"太上老君",只是各個宗教"詞語"不同罷了。

"道"虛無自然,沒有名字,強名曰"道","道"是太上老君中的稱號,太上老君(道)的化身是三清天尊。

道祖為萬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點真陽之光。以道心觀天心,

真陽發動處,當用之時,元神,元炁,同稱謂玄元氣,謂玄元神,謂玄又玄。靜者為性,動為元神。

"太上老君"是什麼意思?

太上--至高無上,老--乾陽,君--性王,至高無上的性王,即"大道"的意思,"太上"就是"清靜至極"的"道",太上就是"道"的意思,是華夏最尊貴的詞語。

老君者,道也。生乎無形之先,起於無極之源,卓然獨立,大而無配,體于自然,無因而起。無上大法王,至尊大道。

"道"是自有永有的神。萬象俱盡,

唯道獨存。萬教爭長,惟道獨尊。

太上老君其他尊稱:大道、上帝、真主、法身、神、造物主.....

太上曰:法有千萬,得一是道,天下萬教,源歸大道, 吾勸後輩門人,不可己是人非,宗源一體。

吾憫眾生,分身下界, 為度眾生,歷劫演化,隨方設教,教名不一,吾於東方,即立東方之教,吾於西方,即立西方之教,觀其習俗,因人施教。

道與三清

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無之中,凝自然之真而為體,廣大無邊,應化莫測,非陰非陽,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無量劫運之端,太初、太易(先天五太)之前,肇布玄元始(三清)而生太極,三清為太上老君所化的三位尊神。

鴻蒙未剖之時,虛無一點靈氣結成一團元光,為無極之主乃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

第二化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第三化太清聖主。道德天尊。

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萬物。

陰抱陽。生天地。生仙佛。生聖。生賢。倶以從道而生。生生化化。無極無窮之妙哉。

創世歷史

道教把宇宙的形成過程分作幾個階段,《太上老君開天經》講得非常清楚,未有天地時,那時無天無地,無陰無陽,無日無月,無晶無光,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無前無後,無園無方,百億變化,浩浩蕩蕩,無形無象,自然空玄。窮之難極,無量無邊......唯吾老君,猶處空玄寂寥之處、玄虛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而生。而後,"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

老君曰:吾自無始劫前,號曰原始天尊(元陽上帝),創三十六天,三界十方九地,及萬千世界,創世之初,體自虛無。

太上老君(大道)開闢天地的歷史(無極過渡太極):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宮→元皇→太上皇→伏羲→女媧→神農......

靈寶天尊是道教三寶君"經寶"神化

靈寶,道的別名之一。故萬物莫不是靈寶。變化無方曰靈,欽崇貴愛曰寶,在天曰靈,在地曰寶。天有靈化,神用不測,則廣覆無邊;地有眾寶,濟養群品,則厚載萬物。如天如地,能覆能載,有靈有寶,功德無窮。證得此道心,故名靈寶。靈者,眾聖之通稱也。寶者,眾聖之所珍也;空玄為靈,入藏為寶,故曰靈寶。

大道生乎妙一,分為三元。"其中,第二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居上清境禹餘天。它的氣元黃,為洞玄教主,傳授洞玄部經典。古靈寶經中的《五篇真文》發乎始青之天,起於混沌之先,而色無定方,文勢曲折,不可尋詳,共有六百六十八符文組成,靈寶《度人經》將五篇真文視做天地之根。

折疊道教"三寶"與靈寶天尊象徵"經寶"

道教以"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為道教三寶,尊為最高之神。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為三寶。學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為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為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為師寶尊,作為皈奉道法之"道、經、師"三寶;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氣、神"為修養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寶;行道者,以"慈、儉、讓"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寶。《老子·三寶章》雲:"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折疊靈寶天尊三十六變七十二化隨感而應

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靈寶天尊

據《雲笈七簽》引《洞真大洞真經》,靈寶天尊系"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靈寶略記》則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鬱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

折疊靈寶天尊是大道化身之一

據《雲笈七簽》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聖境,天寶尊(元始天尊)治之;禹餘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居之。

《大洞真經》有,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者,蓋玉晨之精氣,慶雲之紫煙,玉暉曜煥,金映流真,結化含秀,包凝立神,道君即廣宣經籙,傳乎萬世。"《雲笈七簽》卷三有,"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複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元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炁。"

折疊靈寶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紀混元時期的象徵

"道"衍化曆洪元、混元、太初三個階段,依次化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其中,大羅靈寶天尊主宰和象徵混沌始清、陰陽初分、靈寶出法,隨世度人的道教第二個大世紀,稱混元時期。

靈寶天尊是道教三洞經"洞玄"教主

《道門大論》有: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雲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會之靈章,鳳篆龍書,金編玉字,修服者因茲入悟,研習者得以還源。《道教三洞宗元》說: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三洞經又各有垂教的對象,以合乎學道修道的品級。開始人道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寶經。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以洞玄靈寶經。最後即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以洞真天寶經。其目的都是通過經教文化,誘俗修仙,從凡證道。

折疊《洞玄》之教,以教主靈寶君為跡

《玉經隱注》有:三洞經符,道之綱紀。《本際經》雲:若有經文,具十二部,應三洞者,是名正法。《洞真》以不雜為義,《洞玄》以不滯為名,《洞神》以不測為用。故洞言通也。三洞上下,玄義相通。《洞真》者,靈秘不雜,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其中,《洞玄》之教,以教主靈寶君為跡,以赤混太元無上玉虛之氣為本。《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三清妙境,乃三洞之根源,三寶所立。

折疊靈寶天尊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

延康元年,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玉緯》雲:洞玄是靈寶君所出,高上大聖所傳。《四極盟科》有:洞玄經萬劫一出,今封一通于勞盛山。昔黃帝於峨嵋山詣天真皇人,請靈寶五芽之經。于青城山詣甯封真君,受靈寶龍蹻之經。又九天真王降於牧德之台,授帝嚳靈寶天文。帝行之得道,遂封秘之于鐘山。又夏禹于陽明洞天感太上,命繡衣使者降授靈寶五符以理水,檄召萬神。後得道為太極紫庭真人。演出大、小劫經,中山神咒,八威召龍等經。今行於世矣。

時太極真人徐來勒,與三真人以己卯年正月降天臺山,傳《靈寶經》以授葛玄。玄傳鄭思遠,思遠以靈寶及三洞諸經付玄從弟少傳奚,奚付子護軍悌,悌付子洪,洪即抱樸子也。又于馬跡山詣思遠告盟奉受。洪又于晉建元二年三月三日于羅浮山付弟子安海君、望世等。後從孫巢甫,晉隆安元年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遂行於世。今所傳者,即黃帝、帝嚳、禹、葛玄所受者,十二部文未全降世。

闢謠專區

折疊靈寶天尊不是小說"通天教主"

小說《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以薑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虛假小說內容,胡編亂造,誇張滑稽。有薑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隨著《封神榜》的不斷翻拍,其中的角色已經開始走出小說登上了人們的視野,甚至進入了人的生活,造成混淆和錯誤。

折疊靈寶天尊不是通天教主

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比如薑子牙、蘇妲己、申公豹等外,還有另外三個特別的人物特別引人注意,他們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對道教有瞭解的人不難發現,道教的三清中雖然也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位尊神,但是地位卻也是不一樣,而通天教主在道教中也沒有相關的說法,因沒有提及靈寶天尊,很多人便錯誤以為通天教主就是靈寶天尊。那麼究竟是不是呢?在正統道教中,沒有通天教主,更沒有鴻鈞。道教多次駁斥邪說

折疊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

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的道之進程。可以說是天道的生成過程,從此天地有規矩,萬靈歸其宗,為宇宙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其實,在道教三清信仰中並無通天教主一說,以《真靈位業圖》(梁陶弘景)和道教神系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虛皇道君、上清靈寶天尊玉宸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在道教典藏裡,元始天尊象徵天道秩序所列之前,即鴻蒙世界,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甚至於無所謂無所謂的玄妙狀態。就是宇宙生成之前那一個微小的點擴張之前的狀態。

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的道之進程,可以說是天道的生成,從此天地有規矩,萬靈歸其宗,為宇宙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在正統道教中,沒有通天教主,更沒有鴻鈞,勿混淆。

上清靈寶天尊寶誥及注解

折疊常見的三種寶誥

志心皈命禮。上清真境,禹餘天宮。紫微瓊台之中,玄都玉京之上。接元始虛皇之統系,超西那玉國之根苗。人黍米珠,盡挹真玄之精粹;在香林苑,屢談秘要之詮諦。妙德難思,神通莫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量度人,靈寶天尊。

志心皈命禮。強名曰道,尊以為君。居上清七寶之玄台,為三洞九真之聖主。演說三乘教,鴻開眾妙門。度聖成真,為上-下之梯級;安民保國,超劫運之始終。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志心皈命禮。居上清境,號靈寶君。祖劫化生,九萬九千餘梵炁。赤書煥發,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紀元洞玉曆而分五劫。天經地緯,巍乎造化之宗。樞陰機陽,卓爾雷霆之祖。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折疊寶誥中的開九霄和分五劫的解析

其中,"上清寶誥"中有"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太清玉冊》卷八稱九霄名分別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道經稱九霄各有大帝主之,一曰神霄玉清大帝、二曰青霄好生大帝、三曰碧霄總生大帝、四曰丹霄太平大帝、五曰景霄中極大帝、六曰玉霄皓元大帝、七曰琅霄始青大帝、八曰紫霄合景大帝、九曰太霄暉明太帝,皆為神仙所居之所。

"上清寶誥"中有"紀元洞玉曆而分五劫",元洞謂構成天、地萬物之祖氣。玉曆,語出《度人經》。《度人經集注》稱:"玉者,玉字也;曆者,記也。元始結自然之精,以成八角垂芒之文。玄洞虛空,光照四方,二儀分判,日月星宿,於是列明,眾聖所珍,號為玉曆;記天帝劫運,推曆度數,真人書記其事,撰結成經,故曰玉曆也。"五劫,道教所劃分天地未分,既分及化生萬物的五大劫號名。即延康、龍漢、赤明、開皇、上皇等。

形象演變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個歷史過程。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

斗米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道德天尊"的名稱,以今所見,"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該書排列神仙序位元,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個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為太清道主,下臨萬民)。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其中較為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為"金閥帝君",太上老君卻居於第四中位。以後"三清"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為定說。《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聖跡》雲:"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目,即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於是"三清"遂成為道教的最高神。

文獻記載

靈寶天尊

《大洞真經》雲:"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者,蓋玉晨之精氣,慶雲之紫煙,玉暉曜煥,金映流真,結化含秀,包凝立神,道君即廣宣經籙,傳乎萬世。"(《雲笈七簽》卷三)"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複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元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炁,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受弟子焉,猶是老君票而師之矣:居上清禹餘天中,降金科寶第三洞仙經付經師羅翹真人,傳教于萬國焉!"(《洞淵集》卷一)"上清派認為玉晨大道君為靈寶教主,乃元始天尊之弟子,太微天帝之師也,受靈寶上品度人之道。"(《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一)"靈寶乃道君之號,道君名經寶,以諸經皆由道君演說也。"(《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卷二)。

折疊輔司高仙

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處受經法以

靈寶天尊後,即輔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

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萬侍衛。萬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圖。

折疊靈寶度人

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折疊民間奉祀

道教宮觀裡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靈寶天尊之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曆五月中。中國民間於夏至日之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為主神。

折疊天尊聖誕

道教以每年夏至日為靈寶天尊誕辰。是日,白雲觀亦必舉辦道場,祈福並超度亡魂。

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無之中,凝自然之真而為體,廣大無邊,應化莫測,非陰非陽,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無量劫運之端,太初、太易(先天五太)之前,肇布玄元始(三清)而生太極,三清為太上老君所化的三位尊神。

鴻蒙未剖之時,虛無一點靈氣結成一團元光,為無極之主乃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

第二化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第三化太清聖主。道德天尊。

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萬物。

陰抱陽。生天地。生仙佛。生聖。生賢。倶以從道而生。生生化化。無極無窮之妙哉。

創世歷史

道教把宇宙的形成過程分作幾個階段,《太上老君開天經》講得非常清楚,未有天地時,那時無天無地,無陰無陽,無日無月,無晶無光,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無前無後,無園無方,百億變化,浩浩蕩蕩,無形無象,自然空玄。窮之難極,無量無邊......唯吾老君,猶處空玄寂寥之處、玄虛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而生。而後,"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

老君曰:吾自無始劫前,號曰原始天尊(元陽上帝),創三十六天,三界十方九地,及萬千世界,創世之初,體自虛無。

太上老君(大道)開闢天地的歷史(無極過渡太極):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宮→元皇→太上皇→伏羲→女媧→神農......

靈寶天尊是道教三寶君"經寶"神化

靈寶,道的別名之一。故萬物莫不是靈寶。變化無方曰靈,欽崇貴愛曰寶,在天曰靈,在地曰寶。天有靈化,神用不測,則廣覆無邊;地有眾寶,濟養群品,則厚載萬物。如天如地,能覆能載,有靈有寶,功德無窮。證得此道心,故名靈寶。靈者,眾聖之通稱也。寶者,眾聖之所珍也;空玄為靈,入藏為寶,故曰靈寶。

大道生乎妙一,分為三元。"其中,第二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居上清境禹餘天。它的氣元黃,為洞玄教主,傳授洞玄部經典。古靈寶經中的《五篇真文》發乎始青之天,起於混沌之先,而色無定方,文勢曲折,不可尋詳,共有六百六十八符文組成,靈寶《度人經》將五篇真文視做天地之根。

折疊道教"三寶"與靈寶天尊象徵"經寶"

道教以"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為道教三寶,尊為最高之神。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為三寶。學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為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為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為師寶尊,作為皈奉道法之"道、經、師"三寶;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氣、神"為修養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寶;行道者,以"慈、儉、讓"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寶。《老子·三寶章》雲:"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折疊靈寶天尊三十六變七十二化隨感而應

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靈寶天尊

據《雲笈七簽》引《洞真大洞真經》,靈寶天尊系"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靈寶略記》則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鬱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

折疊靈寶天尊是大道化身之一

據《雲笈七簽》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聖境,天寶尊(元始天尊)治之;禹餘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居之。

《大洞真經》有,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者,蓋玉晨之精氣,慶雲之紫煙,玉暉曜煥,金映流真,結化含秀,包凝立神,道君即廣宣經籙,傳乎萬世。"《雲笈七簽》卷三有,"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複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元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炁。"

折疊靈寶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紀混元時期的象徵

"道"衍化曆洪元、混元、太初三個階段,依次化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其中,大羅靈寶天尊主宰和象徵混沌始清、陰陽初分、靈寶出法,隨世度人的道教第二個大世紀,稱混元時期。

靈寶天尊是道教三洞經"洞玄"教主

《道門大論》有: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雲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會之靈章,鳳篆龍書,金編玉字,修服者因茲入悟,研習者得以還源。《道教三洞宗元》說: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三洞經又各有垂教的對象,以合乎學道修道的品級。開始人道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寶經。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以洞玄靈寶經。最後即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以洞真天寶經。其目的都是通過經教文化,誘俗修仙,從凡證道。

折疊《洞玄》之教,以教主靈寶君為跡

《玉經隱注》有:三洞經符,道之綱紀。《本際經》雲:若有經文,具十二部,應三洞者,是名正法。《洞真》以不雜為義,《洞玄》以不滯為名,《洞神》以不測為用。故洞言通也。三洞上下,玄義相通。《洞真》者,靈秘不雜,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其中,《洞玄》之教,以教主靈寶君為跡,以赤混太元無上玉虛之氣為本。《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三清妙境,乃三洞之根源,三寶所立。

折疊靈寶天尊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

延康元年,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玉緯》雲:洞玄是靈寶君所出,高上大聖所傳。《四極盟科》有:洞玄經萬劫一出,今封一通于勞盛山。昔黃帝於峨嵋山詣天真皇人,請靈寶五芽之經。于青城山詣甯封真君,受靈寶龍蹻之經。又九天真王降於牧德之台,授帝嚳靈寶天文。帝行之得道,遂封秘之于鐘山。又夏禹于陽明洞天感太上,命繡衣使者降授靈寶五符以理水,檄召萬神。後得道為太極紫庭真人。演出大、小劫經,中山神咒,八威召龍等經。今行於世矣。

時太極真人徐來勒,與三真人以己卯年正月降天臺山,傳《靈寶經》以授葛玄。玄傳鄭思遠,思遠以靈寶及三洞諸經付玄從弟少傳奚,奚付子護軍悌,悌付子洪,洪即抱樸子也。又于馬跡山詣思遠告盟奉受。洪又于晉建元二年三月三日于羅浮山付弟子安海君、望世等。後從孫巢甫,晉隆安元年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遂行於世。今所傳者,即黃帝、帝嚳、禹、葛玄所受者,十二部文未全降世。

闢謠專區

折疊靈寶天尊不是小說"通天教主"

小說《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以薑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虛假小說內容,胡編亂造,誇張滑稽。有薑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隨著《封神榜》的不斷翻拍,其中的角色已經開始走出小說登上了人們的視野,甚至進入了人的生活,造成混淆和錯誤。

折疊靈寶天尊不是通天教主

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比如薑子牙、蘇妲己、申公豹等外,還有另外三個特別的人物特別引人注意,他們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對道教有瞭解的人不難發現,道教的三清中雖然也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位尊神,但是地位卻也是不一樣,而通天教主在道教中也沒有相關的說法,因沒有提及靈寶天尊,很多人便錯誤以為通天教主就是靈寶天尊。那麼究竟是不是呢?在正統道教中,沒有通天教主,更沒有鴻鈞。道教多次駁斥邪說

折疊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

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的道之進程。可以說是天道的生成過程,從此天地有規矩,萬靈歸其宗,為宇宙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其實,在道教三清信仰中並無通天教主一說,以《真靈位業圖》(梁陶弘景)和道教神系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虛皇道君、上清靈寶天尊玉宸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在道教典藏裡,元始天尊象徵天道秩序所列之前,即鴻蒙世界,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甚至於無所謂無所謂的玄妙狀態。就是宇宙生成之前那一個微小的點擴張之前的狀態。

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的道之進程,可以說是天道的生成,從此天地有規矩,萬靈歸其宗,為宇宙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在正統道教中,沒有通天教主,更沒有鴻鈞,勿混淆。

上清靈寶天尊寶誥及注解

折疊常見的三種寶誥

志心皈命禮。上清真境,禹餘天宮。紫微瓊台之中,玄都玉京之上。接元始虛皇之統系,超西那玉國之根苗。人黍米珠,盡挹真玄之精粹;在香林苑,屢談秘要之詮諦。妙德難思,神通莫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量度人,靈寶天尊。

志心皈命禮。強名曰道,尊以為君。居上清七寶之玄台,為三洞九真之聖主。演說三乘教,鴻開眾妙門。度聖成真,為上-下之梯級;安民保國,超劫運之始終。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志心皈命禮。居上清境,號靈寶君。祖劫化生,九萬九千餘梵炁。赤書煥發,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紀元洞玉曆而分五劫。天經地緯,巍乎造化之宗。樞陰機陽,卓爾雷霆之祖。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折疊寶誥中的開九霄和分五劫的解析

其中,"上清寶誥"中有"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太清玉冊》卷八稱九霄名分別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道經稱九霄各有大帝主之,一曰神霄玉清大帝、二曰青霄好生大帝、三曰碧霄總生大帝、四曰丹霄太平大帝、五曰景霄中極大帝、六曰玉霄皓元大帝、七曰琅霄始青大帝、八曰紫霄合景大帝、九曰太霄暉明太帝,皆為神仙所居之所。

"上清寶誥"中有"紀元洞玉曆而分五劫",元洞謂構成天、地萬物之祖氣。玉曆,語出《度人經》。《度人經集注》稱:"玉者,玉字也;曆者,記也。元始結自然之精,以成八角垂芒之文。玄洞虛空,光照四方,二儀分判,日月星宿,於是列明,眾聖所珍,號為玉曆;記天帝劫運,推曆度數,真人書記其事,撰結成經,故曰玉曆也。"五劫,道教所劃分天地未分,既分及化生萬物的五大劫號名。即延康、龍漢、赤明、開皇、上皇等。

形象演變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個歷史過程。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

斗米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道德天尊"的名稱,以今所見,"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該書排列神仙序位元,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個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為太清道主,下臨萬民)。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其中較為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為"金閥帝君",太上老君卻居於第四中位。以後"三清"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為定說。《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聖跡》雲:"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目,即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於是"三清"遂成為道教的最高神。

文獻記載

靈寶天尊

《大洞真經》雲:"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者,蓋玉晨之精氣,慶雲之紫煙,玉暉曜煥,金映流真,結化含秀,包凝立神,道君即廣宣經籙,傳乎萬世。"(《雲笈七簽》卷三)"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複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元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炁,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受弟子焉,猶是老君票而師之矣:居上清禹餘天中,降金科寶第三洞仙經付經師羅翹真人,傳教于萬國焉!"(《洞淵集》卷一)"上清派認為玉晨大道君為靈寶教主,乃元始天尊之弟子,太微天帝之師也,受靈寶上品度人之道。"(《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一)"靈寶乃道君之號,道君名經寶,以諸經皆由道君演說也。"(《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卷二)。

折疊輔司高仙

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處受經法以

靈寶天尊後,即輔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

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萬侍衛。萬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圖。

折疊靈寶度人

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折疊民間奉祀

道教宮觀裡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靈寶天尊之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曆五月中。中國民間於夏至日之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為主神。

折疊天尊聖誕

道教以每年夏至日為靈寶天尊誕辰。是日,白雲觀亦必舉辦道場,祈福並超度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