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若英傷感唱《我們沒有在一起》《十年》,道出了多少人的情傷

劉若英最著名的歌,非《後來》莫屬。但這是一首翻唱的歌曲,日文原版是《未來へ》,意為“向著未來”,原作者是一對日本組合,名叫Kiroro(意為“人走出來的大路”),成員分別是玉城千春和金城綾乃。

兩人是高中同學,玉城千春負責寫歌唱歌,金城綾乃擔任伴奏以及和聲。她們的曲風乾乾淨淨、充滿詩情畫意,帶著島嶼的清風,為舊困紅塵的音樂圈帶來沁入內心的清涼。

不同于華語流行樂壇常見的情歌路線,《未來へ》的主題並非愛情,而是講述母女之間的情感故事,

描述孩子如何從叛逆到理解母親的過程,十分感人。歌曲曲調婉轉,曲風清新,歌者玉城千春的嗓音明亮澄澈,伴奏簡潔有力,感染力很強,很容易令人沉浸到感懷往昔的氛圍中去。中文版《後來》的歌詞出自施人誠之手,表達了為愛後悔的情愫,打動了許多有著類似經歷的塵世男女,成為風行一時的金曲。

劉若英1970年生於臺灣省臺北市,兩歲左右父母離異,她被寄養在親戚家中,據說經常遭到打罵,從此養成敏感細膩的性格,對待感情也比較慎重。後來她被祖父母撫養長大。劉若英的祖父是國民黨上將,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她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從三年級開始學習鋼琴,一直研習音樂,最後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古典音樂專業。

1990年畢業後的劉若英無意中結識後來在音樂上的領路人陳師傅,進入他的工作室當助理達三年之久(同時當助理的還有後來的大帥哥金城武),在音樂的發展上得益甚多,她後來的經典《為愛癡狂》也是師傅幫她量身定制的。

1994年,劉若英在陳國富導演的《我的美麗與哀愁》中飾演角色,次年,在張艾嘉的賞識和堅持下,她出演了《少女小漁》的主角,獲得第40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併入圍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從此走上了演藝事業的發展之路。

新世紀之前,劉若英的歌唱和演藝事業重心一直在臺灣,1997年與斯琴高娃合作的《日落紫禁城》讓她開始為內地觀眾所熟悉,隨後與黃磊合作的《人間四月天》(2000年)、與馮小剛合作的《天下無賊》(2004年)幫助她奪得一系列獎項,

也開拓了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