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認為曹操真的是一代“奸雄”嗎?小編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與三國演義中描寫的曹操是有出入的。《演義》以維護正統(蜀漢)為基準的道德觀念,對曹操和其他諸侯存在一定程度的醜化。

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曹操生在戰亂時代,

一生的大部時間都是在戰爭中度過的。他在三十五歲以後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參加了大小近五十次的戰役,征戰地區幾乎遍及到大半個中國。在戰爭中,他長於選將料敵,“運籌演謀”,不但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還善於吸取部屬的正確意見,因此常常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化劣勢為優勢,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他精通兵法,在漢末征戰群雄的戰爭中,他用兵用計,
勝人一籌,多次取得勝利,尤其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曹操善於用人,招攬賢能之士,凡能治國用兵者,都盡力網羅,他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人才濟濟。

曹操喜文學,其詩作慷慨悲涼,頗具感染力,不少名篇傳留至今。他與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對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網路配圖

曹操之所以成為歷史上傑出的人物,還由於他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在漢末天下大亂之時,他始終以漢相自居,堅持不稱帝。曹操晚年,已經佔據了東漢十三州的九州,稱帝的時機已經成熟,但仍然執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孫權寫信勸他稱帝,曹操說:“是兒欲著吾爐火上邪!”意思是,

這小子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烤!曹操始終不稱帝,並非他不願意當皇帝,只是他冷靜地分析了形勢,以天下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個人的欲望。曹操始終奉行漢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亂,他曾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不稱帝,雖然是一種政治謀略,但更主要的是出於自己的理想主義。 他畢竟也犯下了不少罪過,除鎮壓黃巾,屠城殺降外,還對持不同政見的知識份子和科技人員進行迫害,
如對孔融、楊修、崔琰、禰衡、華佗,甚至連大有功于他的荀彧也不放過。加上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處世哲學,所以當時人許劭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有一定根據的。正因如此,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把他當作奸臣來看待。 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雖然有不少污點,但他的一生,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為吸引人才不遺餘力;為發展文化,
精心創作。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體現了政治家的情懷。曹操始終是個理想主義者,又具有堅定的實踐精神。

網路配圖

應該剝去對曹操的種種歪曲之詞,還原真實的曹操。可以說,他是一位對中國歷史有重要貢獻的政治家,胸懷博大的理想主義者。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話說:“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胸懷博大的理想主義者。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話說:“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