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宜信CEO唐寧:中美FinTech情況有所異同,發展需兩國攜手

前不久,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宜信 (CreditEase) 在三藩市舉辦“矽谷對話北京2017 ”峰會。

三藩市市長李孟賢、前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巴尼·弗蘭克、前 LendingClub 首席風控官陳超美等重量級嘉賓前來演講,

會場政界、金融界翹楚雲集。

“矽谷對話北京2017 ”峰會一個最重要的議題就是中美在金融科技上的異同。

在美國,除了少數幾次經濟衰退、金融海嘯,消費需求的旺盛是一個世紀以來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銀行業發展良好,從個人銀行到投資銀行一應俱全,服務種類多樣,而且監管覆蓋也比較全面,因此從業務上並沒有太多容許新創公司填充的空間。

PingWest品玩觀察到,在最近的美國金融科技行業,更耀眼的公司大多利用電腦數學領域最先進的機器學習方式,發達的移動網路和雲計算實現的大資料即時計算去做一些風控、量化策略,技術驅動的趨勢非常明顯。

以及,伴隨著數位加密貨幣的流行和 ICO 的熱潮,其底層技術區塊鏈 (Blockchain) 也成為了一個熱門的創業領域,備受金融行業,甚至更多外延工業的關注。總而言之,和幾年前 Lending Club 大熱的時候不同,

現在網貸並不能代表美國金融科技最前沿的業務或技術種類。

而在中國,政府給對應行業的定義是互聯網金融。監管情況在國家和地方級別、不同地方之間都有很大區別。最主要,同時也最具爭議的業務是 P2P 網貸,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開始爆發,

買更多、買更貴、通過更先進的科技手段買東西的“消費升級”趨勢大熱。在野蠻生長的階段由於行業魚龍混雜,整體體驗不佳,不乏出現了一些以詐騙為目的的機構。

另外,中國前不久剛剛全面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這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低成本融資方式,在模式上與過去兩年曾風靡一時的股權眾籌有相似之處。

綜合來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在面向公眾的方面比較謹慎,

尤其是以向公眾籌資、向公眾提供理財產品等領域。但在消費層面的監管相對比較寬鬆。在使用者終端,即便是沒有任何金融背景的普通用戶也能夠比較輕鬆的在網上借到錢,然後用手機線上上和線下很方便地消費,再加上大型互聯網公司對「無現金」和「信用消費」概念的推廣,使得大眾對互聯網金融接受度和期待更高。

宜信創始人兼 CEO 唐寧認為,中美金融科技行業的共識是兩國各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金融科技方面創新的特色,應該互相地學習,創造多贏的環境。比如美國信用環境完善,財富管理行業發達,投資者能接觸到正確的資產配置教育,值得中國同行學習。

唐寧同時也指出,中國市場正在逐漸得到解放,處在制度建立、環境淨化的過程中,真正的金融科技會得到發展的空間。他認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治理整治,中國金融科技市場將會更加規範和健康,“今天網貸發展的階段,就像 2001、2002 年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階段。我覺得未來大有可為,大有可期。”

然而,中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健康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在於投資者心態。“很多投資者教育缺乏,想用一夜暴富的方式去理財,怎麼可能?天下有一夜暴富的方法,比如彩票,但撞上是一次性的,不具有可持續的邏輯。”唐甯指出,投資者教育至關重要,需要將心態從短線投機轉換到長期投資。“中國很多投資的都是短線,投完沒多長時間就要回報。我們要告訴投資者,短線和長線的需求要平衡,沒有流動需求的部分拿出來做投資。”

這也順應了近日以來中國官方對於炒房等短線投機交易的打擊態度。唐甯認為,財富管理機構不應該參與到這種影響民生的交易中,“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一定要自身實踐、教育客戶,讓投資者養成長期投資的習慣。不要折騰,折騰就是投機的邏輯。”

目前,宜信已成為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普惠金融公司和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率先在美國獲得了註冊投資顧問 RIA 牌照,成為了第一家來自中國,為美國以及全球高淨值人士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機構。

宜信在全球層面、特別是在美國華爾街、優秀的金融科技公司獲取人才,為其獲取 RIA 牌照提供了關鍵的幫助。人才國際化是宜信國際化戰略的一個重要維度,通過宜信,美國人才將有機會參與到中國的蓬勃的金融科技市場發展中。

第二個維度是資本國際化。宜信旗下機構宜人貸已經在紐交所上市,短期來看,可能是帶上了緊箍咒,但是長期看來,實際上是插上了翅膀,讓宜信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金融科技領域內的“中概股”代表,讓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成為美股市場增長、美國金融科技業發展的催化劑。

我們也請唐寧解答了關於金融科技的一系列高關注度問題,其中不乏領域內頗具爭議的熱點。

問:如何看待區塊鏈熱潮、比特幣價格突破新高、中國禁止通過 ICO 專案籌資?

唐寧:首先,比特幣、區塊鏈、ICO 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區塊鏈是一種記帳的技術,現在還處在發展階段,可以有很大的商業應用可行性,大家都很關注,都在嘗試。我們也在緊跟區塊鏈和前沿技術的步伐,密切關注吧,但現在還沒有看到非常亮眼的應用。

比特幣的爭議在於,如果把他認作為一個工具,他肯定會有一定的價值。但這個價值,是不是有那麼多?所以比特幣價格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

而 ICO(注:通過首次發行代幣的方式募資),我想絕大多數 ICO 相關專案,底層資產不是非常的清楚,有的甚至就是欺詐。

我們投資(數位加密貨幣或技術)相關的公司,會有專門的同事去做盡職調查。

問: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涉及普惠金融的業務,宜信如何面對這些競爭?

唐寧:金融領域是個巨大無比的領域,每個組織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根據自身的優勢稟賦不同,業務可以很多樣。我覺得金融領域不會出現贏家通吃的情況。宜信的稟賦,我們的路徑,和你說的這些互聯網公司是很不一樣的。

如果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那麼合作模式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如果僅僅是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那麼目的應該是説明機構加強與自身客戶的關係。現在這種合作能否達成?我也很好奇,也在密切關注。

另外,互聯網公司做金融服務,資料如何管理好,到底用到金融服務中的使用者隱私可以用到什麼程度,都很值得商榷。但我覺得有三條很重要:

1)資料應該由使用者自己擁有

2)服務方給出的使用者條款,是否取得了監管的同意

3)消費者是否真的同意這樣的條款

這是因為,在今天,人們使用互聯網服務,有便利和安全性之間的妥協。我認為過去我們對於隱私重視不夠,過於追求便利,過於相信技術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其實並不能,它反而會帶來更深刻的問題。我們以為在手機上點一點看一看就得到便利了,背後可能會喪失很多消費者的權益,造成更大的問題。

問:建立完善的當代征信體系應該注意什麼?

唐寧:完善的征信體系,不僅對於網貸,對於整個金融市場都是至關重要的。網貸和普惠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生成了大量借貸、風險甚至欺詐的資訊。我認為行業機構之間需要資料共用,各個機構能夠獲取央行征信中心的資料,也要能夠把各個機構生成的交易資料返回到資料共用的體系中去管理。

現在的問題是借款人可以從多家機構借款,多頭負債、過度負債,因為機構之間沒有資料共用。所以資料共用的舉措非常有必要,如果在征信體系的建立中能夠解決,它將幫助中國抵抗信貸危機。

中國市場正在逐漸得到解放,處在制度建立、環境淨化的過程中,真正的金融科技會得到發展的空間。他認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治理整治,中國金融科技市場將會更加規範和健康,“今天網貸發展的階段,就像 2001、2002 年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階段。我覺得未來大有可為,大有可期。”

然而,中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健康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在於投資者心態。“很多投資者教育缺乏,想用一夜暴富的方式去理財,怎麼可能?天下有一夜暴富的方法,比如彩票,但撞上是一次性的,不具有可持續的邏輯。”唐甯指出,投資者教育至關重要,需要將心態從短線投機轉換到長期投資。“中國很多投資的都是短線,投完沒多長時間就要回報。我們要告訴投資者,短線和長線的需求要平衡,沒有流動需求的部分拿出來做投資。”

這也順應了近日以來中國官方對於炒房等短線投機交易的打擊態度。唐甯認為,財富管理機構不應該參與到這種影響民生的交易中,“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一定要自身實踐、教育客戶,讓投資者養成長期投資的習慣。不要折騰,折騰就是投機的邏輯。”

目前,宜信已成為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普惠金融公司和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率先在美國獲得了註冊投資顧問 RIA 牌照,成為了第一家來自中國,為美國以及全球高淨值人士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機構。

宜信在全球層面、特別是在美國華爾街、優秀的金融科技公司獲取人才,為其獲取 RIA 牌照提供了關鍵的幫助。人才國際化是宜信國際化戰略的一個重要維度,通過宜信,美國人才將有機會參與到中國的蓬勃的金融科技市場發展中。

第二個維度是資本國際化。宜信旗下機構宜人貸已經在紐交所上市,短期來看,可能是帶上了緊箍咒,但是長期看來,實際上是插上了翅膀,讓宜信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金融科技領域內的“中概股”代表,讓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成為美股市場增長、美國金融科技業發展的催化劑。

我們也請唐寧解答了關於金融科技的一系列高關注度問題,其中不乏領域內頗具爭議的熱點。

問:如何看待區塊鏈熱潮、比特幣價格突破新高、中國禁止通過 ICO 專案籌資?

唐寧:首先,比特幣、區塊鏈、ICO 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區塊鏈是一種記帳的技術,現在還處在發展階段,可以有很大的商業應用可行性,大家都很關注,都在嘗試。我們也在緊跟區塊鏈和前沿技術的步伐,密切關注吧,但現在還沒有看到非常亮眼的應用。

比特幣的爭議在於,如果把他認作為一個工具,他肯定會有一定的價值。但這個價值,是不是有那麼多?所以比特幣價格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

而 ICO(注:通過首次發行代幣的方式募資),我想絕大多數 ICO 相關專案,底層資產不是非常的清楚,有的甚至就是欺詐。

我們投資(數位加密貨幣或技術)相關的公司,會有專門的同事去做盡職調查。

問: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涉及普惠金融的業務,宜信如何面對這些競爭?

唐寧:金融領域是個巨大無比的領域,每個組織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根據自身的優勢稟賦不同,業務可以很多樣。我覺得金融領域不會出現贏家通吃的情況。宜信的稟賦,我們的路徑,和你說的這些互聯網公司是很不一樣的。

如果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那麼合作模式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如果僅僅是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那麼目的應該是説明機構加強與自身客戶的關係。現在這種合作能否達成?我也很好奇,也在密切關注。

另外,互聯網公司做金融服務,資料如何管理好,到底用到金融服務中的使用者隱私可以用到什麼程度,都很值得商榷。但我覺得有三條很重要:

1)資料應該由使用者自己擁有

2)服務方給出的使用者條款,是否取得了監管的同意

3)消費者是否真的同意這樣的條款

這是因為,在今天,人們使用互聯網服務,有便利和安全性之間的妥協。我認為過去我們對於隱私重視不夠,過於追求便利,過於相信技術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其實並不能,它反而會帶來更深刻的問題。我們以為在手機上點一點看一看就得到便利了,背後可能會喪失很多消費者的權益,造成更大的問題。

問:建立完善的當代征信體系應該注意什麼?

唐寧:完善的征信體系,不僅對於網貸,對於整個金融市場都是至關重要的。網貸和普惠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生成了大量借貸、風險甚至欺詐的資訊。我認為行業機構之間需要資料共用,各個機構能夠獲取央行征信中心的資料,也要能夠把各個機構生成的交易資料返回到資料共用的體系中去管理。

現在的問題是借款人可以從多家機構借款,多頭負債、過度負債,因為機構之間沒有資料共用。所以資料共用的舉措非常有必要,如果在征信體系的建立中能夠解決,它將幫助中國抵抗信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