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主重卡與進口重卡的博弈系列報導之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到底什麼才是用戶心中的理想重卡?

“自主重卡如何博弈進口重卡”系列報導已經連續刊發了三期,

從第一期的“進口重卡在華發展漸有起色”到“國外重卡企業在華的部署措施”,再到“國內重卡企業如何應對外來攻勢”,本報均客觀、真實地反映了我國重卡市場的現實情況。

日前,《中國汽車報》記者又採訪了大型物流公司負責人及個體散戶,來探尋國產高端重卡與進口重卡兩者中,到底哪一種才是用戶的首選?

■聲音一:進口重卡回報率高且“有裡有面”

對此,中鐵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高維志也有同樣的看法。

他表示,對於物流公司來說,他們更懂得投資與回報率,更知道他們適合用什麼樣的車,特別是當下物流市場競爭如此激烈,運輸效率就成為企業之間爭奪市場的重要法寶。因此,擁有一款高品質的進口重卡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本報記者走訪調查過程中,一位來自浙江溫州的卡車司機介紹說,浙江溫州是全國物流行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這裡進口重卡保有量有七八百輛。其中,每個溫州地區跑快運的貨運公司都會有幾輛進口卡車,有的甚至是清一色的進口重卡。

跑廣州專線的貨車司機王德亮也向記者表示,“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形形色色的大貨車在高速上穿梭,仔細留意後就會發現,在這穿行而過的大貨車中有80%以上都是進口產品。”

為何這些地區的物流使用者青睞進口重卡?國內一家知名物流企業的高管給出了答案。

在他看來,進口重卡雖然價格高,但完好率遠遠超過國產車。一般國產重卡每月只能跑20天,而進口品牌則可以跑28天左右,再加上高運營效率、高安全性以及高品牌影響力的加持,致使用戶選擇進口重卡的幾率越來越高。

■聲音二:國產重卡選擇多售後服務更方便

與上述觀點不同的是,依然有很多用戶及物流司機對國產重卡表示看好和期待。

在他們看來,國產重卡不僅價位合適,而且品牌、車型、馬力段等可選擇性更多,尤其是近幾年我國重卡在產品研發、技術儲備以及造型設計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使其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

“作為終端採購使用者,我們看到了國內重卡企業的進步,也看到了自主品牌重卡品質的提升。”高維志介紹說,“這些年,在《中國汽車報》主辦的‘年度商用車評選’上,通過對參選車型的測試和評比,

我們能看出各大廠家無論從做工細節,還是先進技術應用上都有了很大提高,產品的外觀設計也更讓人賞心悅目。”

“無論是國產重卡還是合資品牌,如今大家紛紛向高端化、智慧化方向發展,而且產品在可靠性、安全性,甚至全生命週期價值上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一位河北貨車司機坦言,雖然國產重卡在技術上與國外產品仍有差距,但隨著近些年企業的不斷努力和技術研發,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此外,記者通過梳理近幾年我國更新換代的重卡產品發現,我國重卡水準正在日益提升。如東風商用車的天龍旗艦版、中國重汽的汕德卡、福田戴姆勒超級卡車EST以及陝汽德龍X3000等產品均在舒適、節能、智慧及高效性上做了一番努力,並且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路建設和服務半徑方面,國內重卡企業也比進口卡車品牌有優勢。國內卡車企業能夠及時有效的説明運輸企業解決車輛故障問題,很大程度上提高司機的行車效率。而且維修價格合理,用戶容易接受。

■未來格局:國產為主進口為輔

9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了9月我國重卡的產銷資料,資料顯示,繼連續高增長8個月後,重卡9月的銷量依舊在高位運行,取得了10.11萬輛的成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1%。

從產銷量來看,雖然國產重卡依然在國內市場佔有絕對的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重卡可以一直“高枕無憂”。

在本次調查採訪中,不少物流公司負責人以及卡車使用者向記者表示,從當前我國重卡發展趨勢來看,自主產品還需在自主智慧財產權以及核心技術上都有所突破,除了繼續提升品質保證性價比優勢之外,當務之急就是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

“從市場發展來看,國產重卡的後發優勢將更為明顯,進口卡車衝擊國內重卡不會成為大勢所趨,未來重卡市場的競爭格局仍將以國產重卡為主,進口重卡為輔。”高維志補充說。

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此外,記者通過梳理近幾年我國更新換代的重卡產品發現,我國重卡水準正在日益提升。如東風商用車的天龍旗艦版、中國重汽的汕德卡、福田戴姆勒超級卡車EST以及陝汽德龍X3000等產品均在舒適、節能、智慧及高效性上做了一番努力,並且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路建設和服務半徑方面,國內重卡企業也比進口卡車品牌有優勢。國內卡車企業能夠及時有效的説明運輸企業解決車輛故障問題,很大程度上提高司機的行車效率。而且維修價格合理,用戶容易接受。

■未來格局:國產為主進口為輔

9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了9月我國重卡的產銷資料,資料顯示,繼連續高增長8個月後,重卡9月的銷量依舊在高位運行,取得了10.11萬輛的成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1%。

從產銷量來看,雖然國產重卡依然在國內市場佔有絕對的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重卡可以一直“高枕無憂”。

在本次調查採訪中,不少物流公司負責人以及卡車使用者向記者表示,從當前我國重卡發展趨勢來看,自主產品還需在自主智慧財產權以及核心技術上都有所突破,除了繼續提升品質保證性價比優勢之外,當務之急就是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

“從市場發展來看,國產重卡的後發優勢將更為明顯,進口卡車衝擊國內重卡不會成為大勢所趨,未來重卡市場的競爭格局仍將以國產重卡為主,進口重卡為輔。”高維志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