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農民過了60不退休,為什麼擠破頭皮也要進城打工?

農村雖然是個適合養老的地方,但是住在農村的老人還真沒有幾個是真正養老的,我國法律規定城市的退休年齡為60歲左右,農村的老人60歲可以退休養老嗎?答案是否定的,

農村老人不僅不能退休養老,即使是60多歲了還依然要外出打工賺錢,真正的原因你知道是啥嗎?

一、為了還帳

這個年紀的父母本來是該養老的年紀,其實五六十歲的農村老人卻是欠帳的高峰人群,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農民子女大多也都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

子女成家立業對於農村父母而言,意義重大,其中當頭一棒就是娶媳婦的問題,這個年紀的人出去打工,要麼就是為了攢錢給孩子娶媳婦,要麼就是娶了媳婦賺錢為了還帳,在農村娶了媳婦不欠帳的家庭真的很少,農村人都懂。

二、補貼家用

農民的收入本來就不多,再加上種地不景氣,農民又沒有固定收入,這一代的農村老人又不遠打擾子女的生活,給子女增加經濟負擔,所以他們依然選擇外出打工,在城市眼裡,可能五六十歲已經是要退休的年齡了,但是在農村的五六十歲還算得上青壯年,他們可能還要幹好幾十年的活。

三、攢點養老錢

農村老人不同于城市老人,城市老人有養老的條件,他們有養老金和退休金,晚年生活無憂,可是農村老人就不同了,農村的養老保險他們根本補繳不起,靠每個月的基礎養老又養活不了老兩口的生活,所以他們想趁著年輕,外出打工能賺幾個是幾個,這樣等到幹不動的時候可以備用,如果自己有力量花不完,

將來還能留給子女。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辛苦了大半輩子,到老了又有幾個人願意往外跑呢,大多都是迫不得已,形勢所迫,要麼是為了子女要麼是為了不給子女增加養老負擔,想想真的很心酸。農村老人的這種養老方式又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家有老人的,多關心關心他們吧!他們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