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日重陽!這些陷阱專坑老年人 快告訴爸媽別上當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今日重陽!

“銀髮經濟”帶動了旺盛的消費需求,但目前老年人的消費環境、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不容樂觀,尤其在保健品、旅遊等消費領域,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容易受到損害。

為幫助老年消費者科學選購保健食品,合理投資理財、安全旅遊出行,舒心養老生活,避免落入消費陷阱。中國消費者協會特別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

養生有門道,保健品消費需警惕

近年來,一些無良經營者利用老年人資訊相對封閉、需要陪伴、渴望健康等特點,炒作概念,虛假宣傳,大行坑老害老之道。

他們扯上國家“惠民工程”“政府補貼”“一帶一路”等光鮮旗號,假借境內外著名醫藥科研院所、基金會、行業協會等高大上名頭,扮演專家、學者、神醫,頂著博士、教授、研究員、諾貝爾獲得者等各種頭銜,打著科技幌子,

將其產品標榜為國內重大發明或國際科技領先成果,包裝成能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有的還搬動國內外知名人士為產品會銷月臺。

1.保健食品是特殊食品,不能替代藥品,法規禁止宣傳保健品有疾病治療、預防作用。

2.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營養素,不能替代其他食品,要堅持均衡飲食,過度服用保健食品,會增加肝腎等臟器負擔,非但不能保健,相反會損害健康。

3.選購保健食品要認准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誌(藍帽子)及批准文號,

相關產品資訊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

4.選購保健食品要檢查保健食品包裝上是否注明生產企業名稱及其生產許可證號,生產許可證號,可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

出遊有貓膩,消費陷阱要當心

2.當心年齡“附加費”陷阱。目前很多旅遊團價格很低,一些旅行團只能依賴遊客在購物點消費來賺取利潤,

而老年人被普遍認為消費能力偏低,故而想出了向老年人收取年齡“附加費”來彌補損失。年齡附加費是國家明令禁止收取的。報團時,要仔細閱讀旅遊合同內容,檢查附加收費、行程路線、收費專案等條款是否合理後再簽字和繳費。

3.防範不良商家以超低團費、分時度假、高額回報等為誘餌,讓消費者支付高昂的出境保證金或會員預付卡費後,

拒不按照合同約定退款或卷款跑路。所以,老年消費者在選購旅行社時,應儘量選擇有資質和口碑的旅行社,最好將出境保證金支付到由協力廠商金融機構監管帳戶,不要輕易打到工作人員個人帳戶,避免日後產生經濟糾紛造成財產受損。

4.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承受能力選擇旅遊線路,避免過度疲勞導致身體不適無法旅遊,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投資有風險,金融理財需謹慎

3.防範以“贈禮、返傭”等為由進行銷售。買保險贈送禮品、返還傭金等行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如果保險公司或者銷售人員對贈禮進行承諾又不予兌現的,消費者要求兌現,法律是不予支持的。

4.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投資收益的收益和流動性需求。

5.清醒應對風險,進行多元化投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服務有陷阱,養老居家多提防

1. 警惕“騙局版”以房養老。前不久,北京數十位老人陷入“以房養老”騙局一事引發高度關注。他們根據所謂“理財人”的介紹,以房屋作為抵押貸到款項,然後投資於號稱每月可得10%—15%的高息“理財項目”,本希望能夠安度晚年,但是卻很快發現不光收益和本金得不到歸還,連自己的房子也被強制過戶,或者需要再欠下債務來保全居所。在此提醒老年人,在簽訂抵押借款合同處理本人所有的房產時應審慎行使民事權利,不要輕信投資高額回報的言論。老年人應多與子女、家人協商,必要時諮詢專業人士,正確分析投資理財的後果,認真閱讀合同或協定,準確預判不能到期還款或其他變故造成單方違約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否能夠承受的法律後果,切不可草率簽字或支付預付款等費用。

2.需要上門維修家電、燃氣等業務時,謹防冒充品牌售後的“黑維修”虛要高價,更要防止不法分子以上門維修家電之際竄入家中實施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老年消費者在查找售後服務電話時,不要迷信網上所謂的官方電話,除了撥打產品說明書上附有的售後電話,還可登錄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www.cca.org.cn),點擊“查驗寶”,然後在搜索欄輸入品牌或廠家名稱,點擊搜索即可查詢到主流品牌的準確聯繫方式。

最後,希望老年朋友們提高警惕,遠離消費陷阱,保護好錢袋子,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來源/中國品質新聞網

金融理財需謹慎

3.防範以“贈禮、返傭”等為由進行銷售。買保險贈送禮品、返還傭金等行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如果保險公司或者銷售人員對贈禮進行承諾又不予兌現的,消費者要求兌現,法律是不予支持的。

4.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投資收益的收益和流動性需求。

5.清醒應對風險,進行多元化投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服務有陷阱,養老居家多提防

1. 警惕“騙局版”以房養老。前不久,北京數十位老人陷入“以房養老”騙局一事引發高度關注。他們根據所謂“理財人”的介紹,以房屋作為抵押貸到款項,然後投資於號稱每月可得10%—15%的高息“理財項目”,本希望能夠安度晚年,但是卻很快發現不光收益和本金得不到歸還,連自己的房子也被強制過戶,或者需要再欠下債務來保全居所。在此提醒老年人,在簽訂抵押借款合同處理本人所有的房產時應審慎行使民事權利,不要輕信投資高額回報的言論。老年人應多與子女、家人協商,必要時諮詢專業人士,正確分析投資理財的後果,認真閱讀合同或協定,準確預判不能到期還款或其他變故造成單方違約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否能夠承受的法律後果,切不可草率簽字或支付預付款等費用。

2.需要上門維修家電、燃氣等業務時,謹防冒充品牌售後的“黑維修”虛要高價,更要防止不法分子以上門維修家電之際竄入家中實施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老年消費者在查找售後服務電話時,不要迷信網上所謂的官方電話,除了撥打產品說明書上附有的售後電話,還可登錄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www.cca.org.cn),點擊“查驗寶”,然後在搜索欄輸入品牌或廠家名稱,點擊搜索即可查詢到主流品牌的準確聯繫方式。

最後,希望老年朋友們提高警惕,遠離消費陷阱,保護好錢袋子,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來源/中國品質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