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聞時評丨請尊重老人!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

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不經意間,又迎來了九九重陽老人節,不禁想起了這首足以撥動遊子思念親人情思的歌。

父母已遠在天堂二十多年,筆者也不可抗拒地向著老去蹣跚。此刻,最想說的是:願天下老人幸福安康!願天下所有的子女孝敬你的父母和身邊的老人!因為,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只要足夠幸運,我們終將成為老人!

老吾老及他人之老。中華民族自古敬老孝老,

把孝道作為最大的善,“百善孝為先,萬事順當頭”。仁義禮智信,忠勇誠孝悌,“孝”是中國傳統文化倫理規範的重要的基礎構成,不僅是判斷一個人道德品行的首位標準,“不孝之人如畜生”;而且是舉賢薦官的重要依據,故有“舉孝廉”一說。

在傳統的熟人社會,一個不孝的人,會被視為逆子,輕者,會被斷絕父子關係逐出家門,重者會被嚴酷的家規族規處罰。是故,舊時,那個孝字,

普遍成為不用提醒的自覺,再窮也不能失去孝道。歷史上留下了二十四孝的典故,即使奸如秦檜,據說也是對父母孝的可以,在發跡之前,背負母親四處討生,只恐讓母親餓著。

何為孝?孝者,善事父母也。何為善事父母?其一,能養,不能讓父母餓著。其二,無病,不能讓父母生病,如病了,砸鍋賣鐵也要給父母治病,要在床前好好侍奉,“父母在,不遠遊,游亦有方”,父母在時兒子不可遠行,

要出門也不能太遠,因為舊時交通通訊不方便,萬一父母有個三長兩短照顧不上,豈不失去了孝道?其三,無違,不得違抗父母,不能頂嘴。其四,令色,要討父母歡心,讓父母笑口常開。

古時,把孝看得如此之重,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如若當官的父母離世了,上司會恩准回家結蘆守孝,金華的孔子呂祖謙就兩度六年在武義明招山分別為父母守孝,邊守孝邊辦起“明招講堂”,

邊著書立說,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呂學”思想文化。

又如,厚葬,孝子當披麻帶孝守孝三年,儘量把喪事辦的隆重體面,一邊跪著嚎啕大哭,一邊燒紙錢,口中還念念有詞“樣樣有,樣樣有”,把孝延伸到那一邊的世界。再如,朝庭對大孝子大孝女會給予格外的嘉獎,如授匾、建祠、封“義門”等,以教育他人。

其實,古時之宣導的孝是多層次的,最高層次當屬報孝國家,當忠孝不可兩全時,

大丈夫當以忠義為要,而開明的父母也是很支持並很覺體面光榮的,如岳母在岳飛背上刺的“精忠報國”傳為美談。孝,還往往與義聯在一起,稱為“孝義”,行孝之人為取義之人,不孝者難稱為義。

當下,孝的傳承遇到了一些問題,在老人節的特殊日子裡,讓我們一起回朔孝文化,反思自己是否踐行了孝道,並從孝敬自己的父母開始傳掦孝文化,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們也終將不可抗拒地最終成為老人,所以,請善待、孝敬老人,做一個有孝心的人,你的孝、我的孝,將使老人不再孤獨無助,社會將因為人人行孝而更有溫情,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我們也終將不可抗拒地最終成為老人,所以,請善待、孝敬老人,做一個有孝心的人,你的孝、我的孝,將使老人不再孤獨無助,社會將因為人人行孝而更有溫情,更加和諧,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