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給你42公里,還你13個王朝

2017年10月28日上午7:30國際馬拉松在古都西安魅力開跑,所有參賽選手用腳步擁抱西安,擁抱這座步步歷史,處處是文化的千年古城。用一場馬拉松,愛上一座城。那麼我們今天就聊聊十三朝古都西安的那些事!

西安國際馬拉松

西安,最早建立于周朝,在西周時稱“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元前約11世紀,周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並在灃河東岸建都鎬京,

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

豐鎬遺址

西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是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暴動驅逐國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誌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

西漢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

古長安

西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闢了以長安為起點,連接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絲綢之路

隋時,隋文帝把中央政府從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行都公”,因為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作隋時也被稱作為“大興城”。唐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隋朝大興城

西安地處中國中、西兩大經濟地域結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華東的門戶與交通樞紐,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隴海蘭新線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國經濟總體佈局上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重要戰略地位。優越的地理區位和深遠的歷史淵源,使西安成為中國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與物資集散地。

悠久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的人文資源,使西安居中國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旅遊中心城市。

西安國際馬拉松選手

想要瞭解更多精彩歷史探秘,請關注頭條號【雲海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