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爭中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這個承諾的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3月27日,關於《禁止核武器條約》的會議在紐約聯合國大廈中進行,令人感到唏噓的是,本次《禁止核武器條約》的會議,參加會議的國家都沒有掌握核技術,而擁有核技術的九個國家卻都沒有參加會議。

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禁止核武器條約》也就失去了會議的意義成為一紙空文。

關於核武器,世人談之色變。它的威力更是無法言說,二戰期間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數以萬計的人們遭難,哀鴻遍野,那場景至今令人記憶猶新,

讓世人對核武器膽戰心驚。對於核武器的使用,也是世界各國共同擔心的問題,畢竟一旦大規模使用,後果不堪設想。核武器巨大的威力,人人皆知,敬畏之餘還有渴望得到,這麼威力巨大的武器,就像是一個國家的保命符。

那麼,為何迄今為止世界上只有九個國家掌握核技術呢?雖然核武器的製造原理簡單易懂,

但真正想要製造出來,還是需要費很大的一番力氣。這跟核武器的製造原料有很大關係,核武器的必要使用原料是鈾礦石,而這些鈾資源基本集中在美國、俄國等幾個大國的管轄範圍內,所以這些王牌資源被這些大國牢牢控制,其他國家很難得到這種基本原料。就算有幸得到,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是鈾235的提煉濃縮,
這種高濃度的鈾235需要數萬台的離心機高速運轉多年,拋開得到的鈾濃度是否達標不說,只說這耗電量就不是小數目,沒有強大經濟支撐的國家根本不可能獨自完成這項技術。除此之外,核彈小型化技術也是一項難題,中國就是依靠自己獨立完成此項技術的三個國家之一,另外兩個是美國和蘇聯。

自從中國掌握並研發成功核武器技術以來,首先就在國際上明確宣佈: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絕對不向無核武器國家使用核武器。這項聲明一出,就引發國際諸多國家的贊同,要知道,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受到其他國家的攻擊。此舉不但是對世界各國的尊重和禮貌,周邊國家也對中國更加信任和支援,

為中國與他國的友好交往鋪墊了未來。關於這項聲明,很多國外媒體認為是因為中國核武器規模庫較小,屬於最低核威懾戰略。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是否真如國際學者所說,大概只有研發人員最清楚了吧。其實,中國選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是十分明智的,一方面向世界各國傳遞了中國以和為貴的處事原則,另一方面也消除了其他核武器國家心中唯恐中國發動核武器戰爭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