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年 0.52平方公里 這位“社區民警”憑什麼成為十九大代表?

中國長安網 記者 閔玥

身高不到一米七,皮膚黝黑,髮型是標準的圓寸,走路穩健從容,這就是汪勇給人的第一印象。

後背沒光環,走路不帶風,眼神裡沒有光芒萬丈,舉手投足中沒有故作刻意。

恐怕沒人想到,這位“融入人群中隨時可能消失”的社區民警,竟有另一個身份——十九大代表。

25日,他參會歸來。回到了他“駐紮”了9年的地方——陝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

這是他難忘的11天:“這11天是我最難忘最寶貴的回憶。十九大時光風清氣正,句句不離“人民”二字。代表們不論什麼級別,一律吃同樣的飯喝同樣的水,牙刷都是可重複利用的,就像在自己家生活一樣普通。

這種風清氣正,嚴肅沉穩的換屆風氣,從上到下,從黨中央到地方,我打心眼兒裡受感動,這給我們基層民警樹立了榜樣!”

他的轄區,僅0.52平方公里。但汪勇的心很大,能裝得下世界上最重的兩個字:“人民”。

汪勇十九大歸來。

“他救了我的命,

我不信他信誰?”

汪勇是個什麼樣的人?來到他的轄區,所有人會不約而同地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好人”。

共產黨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話語,字字重千鈞。而汪勇,就是這條道路上的堅定踐行者。

徐奶奶,80歲,一頭銀髮的她,如今已退休多年,退休的這些年,她一直擔任咸東社區家委會幹部。

談到汪勇,徐奶奶第一句話就是:“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三年前,寒冬臘月,小雪紛飛。徐奶奶身體突然感到不舒服,頭暈眼花站不住,肚子一直腹瀉難耐。徐奶奶的老伴早已去世,兒子也常年在外工作,回家要三個多小時的車程。

“我那時想都沒想,拿起手機就給汪勇打電話。”在徐奶奶的手機通訊錄裡,“汪勇”這兩個字,排第一。

2分鐘,汪勇騎著自己的二八自行車,就火速趕到徐奶奶家中,車蹬也沒提上去,徑直壓著雨雪不分的小道騎了過去,

“小道滑了些,但路程近、時間短!”汪勇說。

汪勇回到咸東社區為居民傳達十九大精神。

一進門,只見徐奶奶在床上輾轉反側,雙手捂著肚子,眼睛緊閉、眉毛緊索,雙腿蜷縮。汪勇二話沒說,拽了件厚衣服給徐奶奶披上,隨後蹲下身子,背著徐奶奶跨出屋門就往外跑。

打電話?來不及。

叫輛車?來不及。

打個傘?來不及。

“我躺著,啥都看不清,我就聽,聽著汪勇的聲音。” 徐奶奶回憶道,“只要我能聽到他的聲音,就說明汪勇在,就踏實。”

到了醫院,一陣搶救後,徐奶奶終於化險為夷。

臨走,汪勇還悄悄叮囑了護士一句話:“麻煩您多照顧一下37號床的奶奶,她是個女同志,我不方便,如果要去衛生間的話,還得麻煩你們多去照顧她。”

“一個男同志,心思得有多細?才能跑到醫院跟護士交代這麼多事?我當時眼淚就出來了。”徐奶奶說。以後,她大事小事就倆字:“汪勇”,旁邊社區的居民奇怪了——你說這民警怎麼大家都找他?一個鄰居細聲問:“老徐,你什麼都相信汪勇呀?”

“當然了!他可是連我這條老命都救過的人,我不信他信誰?”徐奶奶不經意間抬了抬下巴,一臉自信。

談起這事,汪勇的回答再普通不過:“當員警,不就是為了百姓平平安安過上好日子麼?”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俗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汪勇——一名普通民警,更是一名普通黨員,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風風火火,他卻把入黨入警時的誓言鐫刻在心。

“我覺得自己很普通,就像路邊的路人甲路人乙。”汪勇告訴記者,守住一方安寧,讓老百姓都能平平安安是他的本職所在。本來想當刑警的他,現在覺得,做一名社區民警很幸福。

接手咸東社區9年,汪勇九年如一日。“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十九大報告中的這18個字,汪勇一筆一劃在每個春夏秋冬裡書寫著;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十九大報告中的這21個字,汪勇在每風雨霜雪中雕刻著。頭頂著的是警徽,離胸口最近的是党徽,汪勇不曾有分毫懈怠。

九年如一日,一如既往。

“我們從來不知道汪勇巡邏到多晚”

人口6283人,管轄面積0.52平方公里,轄區內有省建材醫院、建大科教公司、省紅旗電機廠等12家駐地單位。這就是汪勇守護了9年的風景,一草一木,都是他的“心尖兒”。

居民陳阿姨今年65歲,剛剛退休的她,本想著退休後能踏踏實實在家享受生活,不料卻遭了件糟心事。

這件糟心事,不止陳阿姨,更是整個社區居民的糟心事。

“前兩年夏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很多沒見過的陌生人天天晚上來我們這裡閒逛,我們大傢伙就起了疑心。”陳阿姨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自己本想每天出去坐一坐,溜溜狗,“現在可好,我連買菜都不敢出去買,萬一家裡來賊了可怎麼辦?”

坐立不安。怎麼辦?

找民警汪勇!

“大傢伙都指著他!”陳阿姨笑容滿面,就像介紹自己得了獎狀的孩子一樣。

這事被汪勇知道了,“這可是大事。”汪勇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

巡邏,一宿接著一宿。騎上自己的二八自行車,汪勇穿梭于社區之間,徐奶奶回憶:“眼看汪勇在社區轉了一圈又一圈,叫他來家裡吃飯,他都不聽。”

社區裡,很少有人知道汪勇巡邏到多晚,“因為大家要睡覺的時候,窗外總能看到他,真是熬不過他。”陳阿姨說,自己心疼汪勇,想來想去自己沒什麼幫得上的,那就陪著他巡邏吧,好歹是個伴兒。可是陳阿姨從沒熬過汪勇,“不僅是時間上敗給他,勸說他早點回去休息,也一次都沒成功過。‘他總說,服務人民嘛’。”

巡邏了一陣子,汪勇看成效不彰,乾脆換個思路——蹲點!逐步擊破!

夏天,知了嗡嗡地叫著,燈下的蚊子聚集在一起,每家每戶都變成空調房,試圖與牆外的高溫隔絕,在每一個這樣的夜晚,汪勇一個人,蹲完這點兒蹲那點兒,好像在對一切有妄圖的陌生人說:“我在,不要有任何違法犯罪的念頭!”

半個月,那夥可疑的人走了,糟心事煙消雲散。

“為人民服務”,可不是僅僅被汪勇掛在嘴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

生命力何在?在汪勇看來,在於群眾的任何一件小事、在於群眾的任何一個困難、在於群眾的任何一個擔憂、在於群眾之間。汪勇把自己紮根于社區,這0.52平方公里的管轄範圍,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是他心中所系。謀民利,解民憂,任何一件事一旦成了民之憂、但凡傷了民之利,都是汪勇眼裡的“沙子”,容不得。

傾注全心。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回到韓森寨派出所,汪勇給所裡同志和社區居民,分享了自己作為十九大代表的經歷。

“這些年,我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能成為十九大代表我心情真的十分激動,也覺得十分榮幸。作為一名社區的基層民警,回到咱家了,我一定一如既往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樸實無華的話語,字字沁人心脾。

汪勇回到西安市公安局傳達十九大精神。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汪勇對記者說:“十九大代表的身份不是讓我去炫耀去顯擺的,它是一種激勵與鞭策。”

汪勇說:“十九大報告裡最關注的就是“人民”二字,就是咱老百姓。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的生活嚮往,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我作為一名公安民警,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能夠作為一名基層的黨代表,去參加這樣的盛會,深受感動與鼓舞。十九大報告裡提到‘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我們自身的能力不斷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為人民謀利,為人民解憂。我將一如既往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絕對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戒驕戒躁,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在踐行宣傳十九大的精神上爭當排頭兵!在守護社區的平安上,要以新的成績為培養我的組織和居民群眾交一份新的答卷!”站起身,汪勇莊重地向群眾們敬了個禮,五指指向太陽穴,身板挺得筆直,嚴肅堅定。

採訪結束後,汪勇的人影就不見了。

記者找了一圈,才在一樓大廳看見了他的身影。原來,汪勇正在向同事們詢問工作情況。“回家”了,新的征程已經開始。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十九大報告中這樣說。

汪勇,身上的警服已穿於心中,胸前的黨徽已銘在心中,始終不渝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他做到了,並且從未停止腳步。

十九大報告說,黨的基本路線,是人民的幸福線。

汪勇在這條線上不斷前行著,初心仍在,矢志未改。

心思得有多細?才能跑到醫院跟護士交代這麼多事?我當時眼淚就出來了。”徐奶奶說。以後,她大事小事就倆字:“汪勇”,旁邊社區的居民奇怪了——你說這民警怎麼大家都找他?一個鄰居細聲問:“老徐,你什麼都相信汪勇呀?”

“當然了!他可是連我這條老命都救過的人,我不信他信誰?”徐奶奶不經意間抬了抬下巴,一臉自信。

談起這事,汪勇的回答再普通不過:“當員警,不就是為了百姓平平安安過上好日子麼?”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俗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汪勇——一名普通民警,更是一名普通黨員,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風風火火,他卻把入黨入警時的誓言鐫刻在心。

“我覺得自己很普通,就像路邊的路人甲路人乙。”汪勇告訴記者,守住一方安寧,讓老百姓都能平平安安是他的本職所在。本來想當刑警的他,現在覺得,做一名社區民警很幸福。

接手咸東社區9年,汪勇九年如一日。“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十九大報告中的這18個字,汪勇一筆一劃在每個春夏秋冬裡書寫著;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十九大報告中的這21個字,汪勇在每風雨霜雪中雕刻著。頭頂著的是警徽,離胸口最近的是党徽,汪勇不曾有分毫懈怠。

九年如一日,一如既往。

“我們從來不知道汪勇巡邏到多晚”

人口6283人,管轄面積0.52平方公里,轄區內有省建材醫院、建大科教公司、省紅旗電機廠等12家駐地單位。這就是汪勇守護了9年的風景,一草一木,都是他的“心尖兒”。

居民陳阿姨今年65歲,剛剛退休的她,本想著退休後能踏踏實實在家享受生活,不料卻遭了件糟心事。

這件糟心事,不止陳阿姨,更是整個社區居民的糟心事。

“前兩年夏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很多沒見過的陌生人天天晚上來我們這裡閒逛,我們大傢伙就起了疑心。”陳阿姨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自己本想每天出去坐一坐,溜溜狗,“現在可好,我連買菜都不敢出去買,萬一家裡來賊了可怎麼辦?”

坐立不安。怎麼辦?

找民警汪勇!

“大傢伙都指著他!”陳阿姨笑容滿面,就像介紹自己得了獎狀的孩子一樣。

這事被汪勇知道了,“這可是大事。”汪勇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

巡邏,一宿接著一宿。騎上自己的二八自行車,汪勇穿梭于社區之間,徐奶奶回憶:“眼看汪勇在社區轉了一圈又一圈,叫他來家裡吃飯,他都不聽。”

社區裡,很少有人知道汪勇巡邏到多晚,“因為大家要睡覺的時候,窗外總能看到他,真是熬不過他。”陳阿姨說,自己心疼汪勇,想來想去自己沒什麼幫得上的,那就陪著他巡邏吧,好歹是個伴兒。可是陳阿姨從沒熬過汪勇,“不僅是時間上敗給他,勸說他早點回去休息,也一次都沒成功過。‘他總說,服務人民嘛’。”

巡邏了一陣子,汪勇看成效不彰,乾脆換個思路——蹲點!逐步擊破!

夏天,知了嗡嗡地叫著,燈下的蚊子聚集在一起,每家每戶都變成空調房,試圖與牆外的高溫隔絕,在每一個這樣的夜晚,汪勇一個人,蹲完這點兒蹲那點兒,好像在對一切有妄圖的陌生人說:“我在,不要有任何違法犯罪的念頭!”

半個月,那夥可疑的人走了,糟心事煙消雲散。

“為人民服務”,可不是僅僅被汪勇掛在嘴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

生命力何在?在汪勇看來,在於群眾的任何一件小事、在於群眾的任何一個困難、在於群眾的任何一個擔憂、在於群眾之間。汪勇把自己紮根于社區,這0.52平方公里的管轄範圍,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是他心中所系。謀民利,解民憂,任何一件事一旦成了民之憂、但凡傷了民之利,都是汪勇眼裡的“沙子”,容不得。

傾注全心。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回到韓森寨派出所,汪勇給所裡同志和社區居民,分享了自己作為十九大代表的經歷。

“這些年,我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能成為十九大代表我心情真的十分激動,也覺得十分榮幸。作為一名社區的基層民警,回到咱家了,我一定一如既往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樸實無華的話語,字字沁人心脾。

汪勇回到西安市公安局傳達十九大精神。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汪勇對記者說:“十九大代表的身份不是讓我去炫耀去顯擺的,它是一種激勵與鞭策。”

汪勇說:“十九大報告裡最關注的就是“人民”二字,就是咱老百姓。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的生活嚮往,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我作為一名公安民警,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能夠作為一名基層的黨代表,去參加這樣的盛會,深受感動與鼓舞。十九大報告裡提到‘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我們自身的能力不斷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為人民謀利,為人民解憂。我將一如既往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絕對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戒驕戒躁,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在踐行宣傳十九大的精神上爭當排頭兵!在守護社區的平安上,要以新的成績為培養我的組織和居民群眾交一份新的答卷!”站起身,汪勇莊重地向群眾們敬了個禮,五指指向太陽穴,身板挺得筆直,嚴肅堅定。

採訪結束後,汪勇的人影就不見了。

記者找了一圈,才在一樓大廳看見了他的身影。原來,汪勇正在向同事們詢問工作情況。“回家”了,新的征程已經開始。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十九大報告中這樣說。

汪勇,身上的警服已穿於心中,胸前的黨徽已銘在心中,始終不渝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他做到了,並且從未停止腳步。

十九大報告說,黨的基本路線,是人民的幸福線。

汪勇在這條線上不斷前行著,初心仍在,矢志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