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中國錄影藝術之父,他說:藝術是一場賭博,要輸得起!

藝術家張培力個展“張培力:記錄,重複”於3月30-7月9日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展出。

此次展覽是張培力在美國美術館第一個研究性的展覽,展出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錄影到21世紀新的數位格式的錄影作品,試圖追溯其創作軌跡的源頭及發展。

藝術家張培力

“中國錄影藝術之父”,雖然張培力不喜歡這個標籤,

但無法否認,這個頭銜準確地概括了他在中國藝術界的地位。他曾三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展;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等重要機構收藏。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在展覽同期首次推出中英雙語畫冊

展覽現場

張培力的作品經常闡釋時間流逝這一主題,他不斷創作包含時間元素的作品,並且總能吸引大批觀眾駐足。其間,真正的含義被隱藏,給觀眾留下思考和迴旋的餘地。畢竟,如果希望感悟到某些觀念或敘事手法,

我們都需要運用思考和想像力去發酵。

張培力《焦距》,錄影裝置,1996年

而此次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展覽,是張培力在美國美術館首次舉辦的研究性展覽,他將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錄影,到21世紀數位格式的錄影作品,以時間線索展出。

張培力《焦距》(局部),錄影裝置,1996年

在很多視覺經驗中,看上去在不斷變化的事物實際是不變的,而表面上不變化的東西實際上在不斷變化。張培力一直十分注重藝術語言,在使用錄影這種媒介創作之前,他的架上繪畫也十分有力——“理性”、“冷峻”的主調子,伴隨著哲思;而冰冷的外表下,

包裹著張培力對生命的關注。

張培力《X?》,布面油畫,1986年

最初,錄影對於張培力來說,也只是眾多實驗性媒介中的一種,對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西方錄影藝術他並不十分瞭解,所以錄影被運用在作品中只是出於他個人的興趣與偏好。雖然此時,他不像之後清楚地意識到這種語言的特殊性,但是錄影實錄所具有的客觀性,讓已經無法滿足於架上繪畫的張培力找到了新的語言。

張培力《水——辭海標準版》,單視頻錄影,有聲、 彩色,9分35秒,1991年

特立獨行的張培力第一次使用錄影機拍攝製作的作品,是1988年的《30×30》。當時借著開黃山現代藝術研討會的由頭,他拍攝了一部錄影:張培力本人盤腿坐下,雙手帶著他“符號化”的乳膠手套,重複著摔鏡子,粘合鏡子,再摔碎的動作,直至3個小時的錄影帶全部走完。

張培力《30×30》 ,單視頻錄影,有聲、彩色,32分09秒,1988年

他在闡釋這件作品時,用到了“無賴精神”一詞去形容。而張培力所關注的,正是大眾對一種視覺存在的心理期待。

張培力《30×30》 ,單視頻錄影,有聲、彩色,32分09秒,1988年

從技術層面分析,《作業一號》是張培力第一次在錄影中利用了電腦技術,其內容是采血樣的過程被不斷重複。這件作品的產生,意味著張培力開始尋求通過技術來表達自己的藝術概念。

張培力《作業一號》,錄影裝置,無聲、彩色,約13至14分鐘,1992年

張培力《作業一號》(裝置局部畫面),無聲、彩色,約13至14分鐘,1992年

從1999年後,張培力的藝術概念又一次發生了大的改變。這次,他幾乎完全放棄了對攝像機的運用,轉而大量地借用、剪輯已有的電視、電影等現成品進行創作。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喜悅》、《遺言》等。

張培力《遺言》,單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20分27秒,2006年

張培力《喜悅》,雙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6分39秒,2006年

當錄影被轉變為裝置時,張培力偏好直接並列擺設數量眾多的監視器。這點體現在《被展開4次的黑白風景》這件作品之中,他利用了28個感應器來對畫面進行重新解構。

張培力《喜悅》,雙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6分39秒,2006年

“藝術家在語言或者態度上面,應該保持一種警惕。不要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敵人,成為自己的枷鎖、限制。因為真正能夠限制你的不會是別人,而恰恰是你自己。”張培力曾經針對藝術語言的問題做過如上的評述。

張培力《喜悅》,雙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6分39秒,2006年

當“藝術”成為一種既定的目標——那麼,對於既定的目標,事情便不是從“藝術是什麼”這樣原則上發問,就可以簡單地解惑了。在他看來,“藝術是什麼”的本質問題也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他的問題變得更為現實:我現在能做什麼?如何面對當下?成為了他前進的動力。

張培力《臺詞》,單視頻錄影,有聲、彩色,6分21秒,2002年

而他的風格,特別是他對細節的關注影響著整個新媒體領域,既是對其他年輕藝術家的激勵,也給這些藝術家自我風格的形成提供了一種基礎框架。

展覽現場

《時尚芭莎》藝術部獨家專訪藝術家張培力,與之探討身為藝術家對於藝術創作的看法。

芭莎:此次展覽的作品是你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在布展時如何去呈現?

張培力:此次的展覽我們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去籌備,期間我和策展人不斷地交流、調整方案。策展團隊為此次展覽做了很多學術方面的研究,並且根據美國觀眾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瞭解程度,安排展出的作品。我們根據展廳空間的大小去佈局,決定還是以早期的錄影作品為主,來呈現一條比較單純、清晰的線索。

展覽現場

去年八月份,我專門為此次展覽到訪過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彼時,展覽的效果圖和製作方案已經有雛形了,他們是我遇到過最為專業的團隊。最終確定這個雙方都比較滿意的方案,也是和美術館的決策層溝通多次的成果。

展覽現場

芭莎:策展團隊的專業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培力:舉個例子,在展覽開幕的半年前,策展人經過研究認為《快3,慢3,快4,慢4》這件作品非常重要,原因在於這是我第一件運用現成素材製作的錄影作品。所以他提議將這件作品展出,替換掉另一件。我覺得從這件事可以窺見他們工作專業、深入和細緻的程度,這樣的合作態度是很值得藝術家為之高興的。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現場

芭莎:你在裝置作品裡加入了感應器,這裡有一個臨界點的概念,你是怎麼考慮的?是在強調一種控制感嗎?

張培力:控制感不僅是面對作者,更是為觀眾留有空間。我希望觀眾的身體也能成為作品的一個元素,讓作品因為觀眾的不可控,從而多了一種偶發的效果。

張培力《(衛)字3 號》, 單視頻錄影,24分45秒,1991年

芭莎:“反復”的動作常常出現在你的作品之中,讓我聯想到西西弗斯的故事,“反復”意味著什麼,是一種儀式感嗎?

張培力:不可否認,西西弗斯的神話對我們這一代人影響非常大,原因在於它展示了一種人的宿命。但我認為儀式感是表面的,所有事情重複的背後,指向的是“時間”這一概念。事物在時間嚴酷的控制下,任何意義都會被消解。我們知道,西西弗斯做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不過,人在不同的時期做同一件事情,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張培力《(衛)字3 號》,單視頻錄影,24分45秒,1991年

芭莎:影像語言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矛盾點,體現在客觀性上。錄影作品中的“客觀”感受是可以被演繹的、具有欺騙性的。你是如何運用“客觀”這一語言特質置於錄影作品之中?

張培力:影像是視覺的延伸,人類創造了這一種媒介去突破身體的局限,更充分地瞭解世界、呈現世界。隨著技術的發展直至網路時代的到來,“真”和“假”重疊了——這就是事實,你無法分辨真假。本質上,這呈現了人和生活的矛盾性,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它還是真實的。

展覽現場

芭莎:“公共場所”、“針孔錄影”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影像題材,你怎麼看待當下這類題材的作品?

張培力:監控、閉路電視、針孔拍攝的手法早已有人在用了,手段並不新鮮。監控只不過是所有藝術創作手段中的一種。我沒有辦法去評價形式的好壞,因為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更重要的是,拿這種媒介怎麼做,關鍵是作者怎麼去思考以及想表達些什麼。

張培力《焦距》(局部),錄影裝置,1996年

芭莎:技術更迭極快,意味著語言在不斷變動,在VR技術的時代,藝術語言本身不夠穩定的情況下,如何去談論它的穩定性?

張培力:所有的作品都有其媒介和途徑,最終一件作品最重要的,不是用了什麼手段,而是用這個媒介如何表達。我比較警惕的一點是:不要過多的炫耀技術、媒介本身,這種炫耀會變成一種技術競賽,而技術本身是很容易被替代掉的。

張培力《焦距》(局部),錄影裝置,1996年

芭莎:如何看待藝術語言本身自帶的時代印記?

張培力:時代印記是不以藝術家的意志為轉移的。作品是藝術家的一種表態,對於社會生活、文化環境的反應,無論你願意與否,這是無法避免的。有的人更加外露,有的人相對來說更為含蓄,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只要它是真實的。因為時代的變化,作品是不會停留在原本的層面上。

展覽現場

藝術家對於作品的呈現,並不像社會學家或者哲學家那麼直接,我們提及藝術語言,時代印記是一種默認的前提,對於後人來說,當下發生的事情都是有時代感的。

張培力《進食》,3 視頻源、3 畫面錄影裝置,有聲、彩色和黑白,28分鐘,1997年

芭莎:討論藝術本質上的問題對於你而言更為重要嗎?

張培力:我所說的語言,跟社會問題也是有關係的,因為用什麼樣的語言,無論是浪漫、唯美的還是克制、晦澀,你不能將其歸結為藝術問題。作者對於藝術和社會的態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藝術的作用是什麼?我始終認為藝術是一個人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用自己認為妥帖的方式去表態。我認為,這種表態不是作為反映社會矛盾的工具,藝術獨立於政治、社會學和哲學的價值,但是它又並非與之毫不相干,它是社會整體活動的一部分。

展覽現場

芭莎:站在教育者或者觀察者的角度,你覺得如今初出社會的年輕藝術家最需要警惕的是什麼?

張培力:我始終覺得藝術是一場賭博,獲得和付出不見得成正比,不要太在意結果,要輸得起。一群特別有才華、能力的藝術家出現,是我們的幸運。藝術家看上去很獨立,但是其實是很害怕孤單的,每當我看到社會上出現了優秀的年輕藝術家,內心都會受到鼓舞。說到忠告,我認為:年輕藝術家,應該多花時間思考問題。

精彩回顧:

日本枯山水PK蘇州園林,誰更打動你?

這些大師留住了少女最美的春光,讓人過目難忘!

高瑀:我不再是憤怒的小青年,而是絕望的中年人。

他不像之後清楚地意識到這種語言的特殊性,但是錄影實錄所具有的客觀性,讓已經無法滿足於架上繪畫的張培力找到了新的語言。

張培力《水——辭海標準版》,單視頻錄影,有聲、 彩色,9分35秒,1991年

特立獨行的張培力第一次使用錄影機拍攝製作的作品,是1988年的《30×30》。當時借著開黃山現代藝術研討會的由頭,他拍攝了一部錄影:張培力本人盤腿坐下,雙手帶著他“符號化”的乳膠手套,重複著摔鏡子,粘合鏡子,再摔碎的動作,直至3個小時的錄影帶全部走完。

張培力《30×30》 ,單視頻錄影,有聲、彩色,32分09秒,1988年

他在闡釋這件作品時,用到了“無賴精神”一詞去形容。而張培力所關注的,正是大眾對一種視覺存在的心理期待。

張培力《30×30》 ,單視頻錄影,有聲、彩色,32分09秒,1988年

從技術層面分析,《作業一號》是張培力第一次在錄影中利用了電腦技術,其內容是采血樣的過程被不斷重複。這件作品的產生,意味著張培力開始尋求通過技術來表達自己的藝術概念。

張培力《作業一號》,錄影裝置,無聲、彩色,約13至14分鐘,1992年

張培力《作業一號》(裝置局部畫面),無聲、彩色,約13至14分鐘,1992年

從1999年後,張培力的藝術概念又一次發生了大的改變。這次,他幾乎完全放棄了對攝像機的運用,轉而大量地借用、剪輯已有的電視、電影等現成品進行創作。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喜悅》、《遺言》等。

張培力《遺言》,單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20分27秒,2006年

張培力《喜悅》,雙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6分39秒,2006年

當錄影被轉變為裝置時,張培力偏好直接並列擺設數量眾多的監視器。這點體現在《被展開4次的黑白風景》這件作品之中,他利用了28個感應器來對畫面進行重新解構。

張培力《喜悅》,雙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6分39秒,2006年

“藝術家在語言或者態度上面,應該保持一種警惕。不要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敵人,成為自己的枷鎖、限制。因為真正能夠限制你的不會是別人,而恰恰是你自己。”張培力曾經針對藝術語言的問題做過如上的評述。

張培力《喜悅》,雙視頻錄影裝置,有聲、彩色,6分39秒,2006年

當“藝術”成為一種既定的目標——那麼,對於既定的目標,事情便不是從“藝術是什麼”這樣原則上發問,就可以簡單地解惑了。在他看來,“藝術是什麼”的本質問題也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他的問題變得更為現實:我現在能做什麼?如何面對當下?成為了他前進的動力。

張培力《臺詞》,單視頻錄影,有聲、彩色,6分21秒,2002年

而他的風格,特別是他對細節的關注影響著整個新媒體領域,既是對其他年輕藝術家的激勵,也給這些藝術家自我風格的形成提供了一種基礎框架。

展覽現場

《時尚芭莎》藝術部獨家專訪藝術家張培力,與之探討身為藝術家對於藝術創作的看法。

芭莎:此次展覽的作品是你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在布展時如何去呈現?

張培力:此次的展覽我們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去籌備,期間我和策展人不斷地交流、調整方案。策展團隊為此次展覽做了很多學術方面的研究,並且根據美國觀眾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瞭解程度,安排展出的作品。我們根據展廳空間的大小去佈局,決定還是以早期的錄影作品為主,來呈現一條比較單純、清晰的線索。

展覽現場

去年八月份,我專門為此次展覽到訪過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彼時,展覽的效果圖和製作方案已經有雛形了,他們是我遇到過最為專業的團隊。最終確定這個雙方都比較滿意的方案,也是和美術館的決策層溝通多次的成果。

展覽現場

芭莎:策展團隊的專業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培力:舉個例子,在展覽開幕的半年前,策展人經過研究認為《快3,慢3,快4,慢4》這件作品非常重要,原因在於這是我第一件運用現成素材製作的錄影作品。所以他提議將這件作品展出,替換掉另一件。我覺得從這件事可以窺見他們工作專業、深入和細緻的程度,這樣的合作態度是很值得藝術家為之高興的。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現場

芭莎:你在裝置作品裡加入了感應器,這裡有一個臨界點的概念,你是怎麼考慮的?是在強調一種控制感嗎?

張培力:控制感不僅是面對作者,更是為觀眾留有空間。我希望觀眾的身體也能成為作品的一個元素,讓作品因為觀眾的不可控,從而多了一種偶發的效果。

張培力《(衛)字3 號》, 單視頻錄影,24分45秒,1991年

芭莎:“反復”的動作常常出現在你的作品之中,讓我聯想到西西弗斯的故事,“反復”意味著什麼,是一種儀式感嗎?

張培力:不可否認,西西弗斯的神話對我們這一代人影響非常大,原因在於它展示了一種人的宿命。但我認為儀式感是表面的,所有事情重複的背後,指向的是“時間”這一概念。事物在時間嚴酷的控制下,任何意義都會被消解。我們知道,西西弗斯做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不過,人在不同的時期做同一件事情,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張培力《(衛)字3 號》,單視頻錄影,24分45秒,1991年

芭莎:影像語言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矛盾點,體現在客觀性上。錄影作品中的“客觀”感受是可以被演繹的、具有欺騙性的。你是如何運用“客觀”這一語言特質置於錄影作品之中?

張培力:影像是視覺的延伸,人類創造了這一種媒介去突破身體的局限,更充分地瞭解世界、呈現世界。隨著技術的發展直至網路時代的到來,“真”和“假”重疊了——這就是事實,你無法分辨真假。本質上,這呈現了人和生活的矛盾性,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它還是真實的。

展覽現場

芭莎:“公共場所”、“針孔錄影”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影像題材,你怎麼看待當下這類題材的作品?

張培力:監控、閉路電視、針孔拍攝的手法早已有人在用了,手段並不新鮮。監控只不過是所有藝術創作手段中的一種。我沒有辦法去評價形式的好壞,因為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更重要的是,拿這種媒介怎麼做,關鍵是作者怎麼去思考以及想表達些什麼。

張培力《焦距》(局部),錄影裝置,1996年

芭莎:技術更迭極快,意味著語言在不斷變動,在VR技術的時代,藝術語言本身不夠穩定的情況下,如何去談論它的穩定性?

張培力:所有的作品都有其媒介和途徑,最終一件作品最重要的,不是用了什麼手段,而是用這個媒介如何表達。我比較警惕的一點是:不要過多的炫耀技術、媒介本身,這種炫耀會變成一種技術競賽,而技術本身是很容易被替代掉的。

張培力《焦距》(局部),錄影裝置,1996年

芭莎:如何看待藝術語言本身自帶的時代印記?

張培力:時代印記是不以藝術家的意志為轉移的。作品是藝術家的一種表態,對於社會生活、文化環境的反應,無論你願意與否,這是無法避免的。有的人更加外露,有的人相對來說更為含蓄,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只要它是真實的。因為時代的變化,作品是不會停留在原本的層面上。

展覽現場

藝術家對於作品的呈現,並不像社會學家或者哲學家那麼直接,我們提及藝術語言,時代印記是一種默認的前提,對於後人來說,當下發生的事情都是有時代感的。

張培力《進食》,3 視頻源、3 畫面錄影裝置,有聲、彩色和黑白,28分鐘,1997年

芭莎:討論藝術本質上的問題對於你而言更為重要嗎?

張培力:我所說的語言,跟社會問題也是有關係的,因為用什麼樣的語言,無論是浪漫、唯美的還是克制、晦澀,你不能將其歸結為藝術問題。作者對於藝術和社會的態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藝術的作用是什麼?我始終認為藝術是一個人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用自己認為妥帖的方式去表態。我認為,這種表態不是作為反映社會矛盾的工具,藝術獨立於政治、社會學和哲學的價值,但是它又並非與之毫不相干,它是社會整體活動的一部分。

展覽現場

芭莎:站在教育者或者觀察者的角度,你覺得如今初出社會的年輕藝術家最需要警惕的是什麼?

張培力:我始終覺得藝術是一場賭博,獲得和付出不見得成正比,不要太在意結果,要輸得起。一群特別有才華、能力的藝術家出現,是我們的幸運。藝術家看上去很獨立,但是其實是很害怕孤單的,每當我看到社會上出現了優秀的年輕藝術家,內心都會受到鼓舞。說到忠告,我認為:年輕藝術家,應該多花時間思考問題。

精彩回顧:

日本枯山水PK蘇州園林,誰更打動你?

這些大師留住了少女最美的春光,讓人過目難忘!

高瑀:我不再是憤怒的小青年,而是絕望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