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乾隆一次次下江南,不是為了遊山玩水,而是為了安撫江南老百姓?

數年前因為《鐵齒銅牙紀曉嵐》、《還珠格格》等電視劇的熱播,大家都對乾隆皇帝耳熟能詳了。乾隆皇帝,可以說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他繼承了雍正的皇位,25歲登基,85歲退位,當了60年的皇帝。

乾隆成為“太上皇”之後,還掌管了四年的朝政,成為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在位60年,期間曾經6次下江南,這是為何呢?

總所周知,乾隆是一個非常節省的皇帝。而他每一次下江南都要花費大量的銀子,和他本身的性格不符,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身為一個明君是不應該幹的。

那麼乾隆每次下江南是為了什麼呢?

總結起來有幾個原因,這個第一肯定是為了遊山玩水了,乾隆皇帝每次南巡,都帶著畫師,他將喜歡的景色,讓畫師畫下來,這些畫後來都藏在承德避暑山莊中,乾隆南巡六次,

所畫的畫很多,比如杭州的“雷鋒夕照”、“三潭印月”等等。

第二,在乾隆年間經常發生水災,黃河水波濤洶湧,長江水也一樣,江南地區經常發生洪水,因此乾隆每次下江南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治理水患。

第三,就是為了閱兵,就和我們現在閱兵大會是一樣的。因為清朝到了乾隆那一代,對外戰爭比較少,而且打仗主力基本都是綠營兵,八旗兵的戰鬥力下降很快。為了讓自己的八旗士兵變得驍勇善戰,所以讓八旗士兵是不是地出來表演一下。但是由於疏離戰場,士兵表演都成為了笑話。根據史書形容就是“射箭箭虛發,

騎馬人墜地”,乾隆每一次看完之後都大失所望啊。

第四,乾隆是為了安撫民心,讓百姓知道皇帝雖然遠在京師,可皇帝卻時時刻刻都惦記著江南的他們呢。

第五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就是為了彌補當年清朝入關時犯下的錯誤。當年皇太極帶領部隊殺入山海關,攻下了揚州,之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城,屠殺、搶劫、強☆禁☆姦、縱火無惡不作,史稱“揚州十日”,這個事件對於當時影響很惡劣,之後的清朝皇帝都想辦法補償江南一帶。

因此,清朝對於江南很多政策都非常地優惠,江南地區也從而成為整個清朝的經濟中心。當時也誕生了不少富人,直到現在,我國江南一帶的經濟發展的依然十分不錯,都是清朝年間打下的底子。

當時也誕生了不少富人,直到現在,我國江南一帶的經濟發展的依然十分不錯,都是清朝年間打下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