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更上數層樓 體驗廣汽傳祺新能源GE3心得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新能源汽車熱度居高不下,不少打著互聯網造車旗幟的企業紛紛進入這一領域。這些互聯網造車扯得更多是情懷,如何讓情懷下地才是歸根到底的實幹。

然而,大車企絕不會大羅旗鼓的宣揚,而是拿出實車來說話。廣汽正是如此,純電動的GE3作為其首款新能源車型,不僅代表著這家南方車企進入新能源領域,而且還將新能源車的品質提升至一個更好的層次。這次在廣州TIT創意園來了一次路試,看到了廣汽在新能源車上的滿滿誠意。

介於這次路試體驗時間非常短暫,同時我網早已經做了詳細的實拍解析和評測試駕,故這裡不再作近似的文章介紹,而是更多主觀體驗感受。若想查看詳細的實拍和評測點擊下面的連結。

很久以來,自主品牌(那時也沒有人稱之為中國品牌)車型都是翩向廉價低端拿不上檯面,但卻是近些年來才有這較大的改進。廣汽乘用車成立時間雖然較晚,

但其技術品質並不落後於其他中國品牌。當其他品牌還沒走出山寨抄襲的路線時,廣汽早進行外觀內飾的原創設計。傳祺GS4從上市以來一直獲得不錯銷量,常年穩居SUV銷量榜的前三甲。銷量說明一切,廣汽的設計是獲得大家的認可。

傳祺GS4一直穩居SUV銷量的前三甲

反觀於新能源領域,很多中國品牌一早就涉及,但又有多少真正能夠打動消費者的車型出來?連傳統燃油車都做不好,怎麼能夠好好做新能源車呢,無論是資金上,還是技術上。前兩年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車,準確來說是純電動車,而且也有這空前的大力補貼政策,同時各個政府也有這地方補貼。整個汽車行業都沸騰起來,各大中小中國品牌,

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地方企業都也加入這一新能源的行列。這一全民投入由於當年的大躍進,從而導致最後虛高的新能源車銷售量,而且新能源汽車技術也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新能源汽車虛假繁榮很快被壓制,國家嚴查騙補貼的行為,而且同時也更為理性制定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和目標。

此時廣汽正式推出純電動車型才是剛剛好,不多不少。沒有誤入當年新能源車虛假繁榮而白白浪費很多精力,同時現在各大中城市人們對新能源汽車也有這一定的認識,不再是小白的狀態。正何謂恰到好處的切入。

前期的新能源汽車如同早期的自主品牌造車般,不講究設計,不追求好看,沒有合理的搭配,整體質感非常糟糕,給人粗製濫造之感。如此拼接的新能源汽車,怎能讓消費者下得了手呢?幸好廣汽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從設計初期就高度原創打造一台新能源車,而且是獨立車型,並不是在傳統燃油車上改造而成。要知道傳統燃油車改變為新能源車需要很多的妥協,特別是在電池佈局上。看看特斯拉就知道了,新能源車設計有別于傳統燃油車。

外觀原創度非常高

GE3和GS3是同期設計,兩台車的整體尺寸非常相似,但內外的設計卻完全不一樣。GE3外觀採用Low Poly的設計項目。何為Low Poly?就是一種低多邊形(又稱低面設計)的設計,屬於復古未來派風格設計。其源於3D建模需要借助多邊形的設計,從而追求一種逼真的效果。這種棱角分明,簡約的晶格化的藝術風格首次在汽車上運用。從GE3的頭燈設計、尾燈造型乃至車身線條也有較為明顯棱角Low Poly設計。

中網是Low Poly設計的最明顯標識

三角形設計的前大燈

外觀設計上每個人的審美各不相同,但至少GE3在原創度、時尚度乃至美學上都是領先的,體現出新能源車區別于傳統燃油車的設計。說實在的,GE3的車頭燈設計也是非常漂亮,三角形的外形搭配三角形的日間行車燈,辨識度不是一般的高。輪轂也採用大膽的低風阻設計,近乎全密閉可減少風阻,不過這會讓制動系統散熱效能有所下降。

低風阻設計的輪轂

後視鏡尺寸非常大,視野不錯

內飾的設計也相當出色,原創度非常高。不過設計風格有別於外觀,而是採用方圓情感化的設計,說白了採用了更多方形圓角的設計,這種設計風格更多運用在科技界的產品設計上。同時內飾顏色搭配上採用深色的格調,手觸摸到的地方都採用皮質或軟性材料的包裹,無論從視覺還是觸摸上質感滿滿,沒有一絲廉價。要知道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車造價蠻高,為了保證利潤空間,在內飾用料上能省就省。GE3在這一點上極大區別了與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車。

內飾採用方圓角的設計

若不告訴你這是一台新能源車,壓根從內飾上無法區分。本應該就是要這樣,新能源車和傳統車內飾一樣精緻,GE3做到了。還有GE3儀錶採用10.1英寸的全液晶顯示幕,給人科技感滿滿的。同時還配備一個“廣小祺”的智慧車伴侶,讓車子的資訊狀態通過擬人化表現出來,非常活潑生動,挺有意思。科技上配備智慧無線充電,不錯也可以裝個13。至於導航、全景倒車影像、藍牙等等配置不一一贅述。

10.1英寸的液晶顯示幕儀錶盤

廣小祺,好玩

GE3整體給人感受的確沒有過往新能源車不修邊幅,帶來了更多精緻質感。車當然更多是開,而不是用來看。由於場地局限,只能在小試一下,竟然給到驚喜。GE3的行駛品質甚至要比傳祺的傳統燃油車更加細膩。廣汽傳祺出品的車在行駛品質調校上有口皆碑,偏向扎實歐系的風格。這次GE3也是如此,行駛品質非常厚實,而且不會死硬的而缺乏舒適性。駕駛著GE3在彎中持續給油,噢,不對是持續給電,同時碾壓過井蓋,整體車身不會出現過多擺動,同時懸架的支撐性也非常充足。要知道GE3後懸架只是採用普通的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電池位於車輛中部

GE3雖然是新能源車,而且還是SUV,但不缺乏一些提升操控的設置。轉向助力則有三種模式可選擇,極大提升操控樂趣感受。實際使用起來還是蠻明顯的,看著心情去選擇吧。至於動力性能上,GE3只是採用了單個的永磁電動機,最大功率132kW,最大轉矩為290N·m,最高車速可達156km/h。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電池容量則為47kWh,因而綜合續航里程理論可達到310km,60km/h勻速的續航甚至可達到475km。

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290N·m

電子式旋鈕換擋機構 其上方能夠顯示擋位元 不過略微發熱

以上資料也只是背書,實際體驗是如何?上車輕輕點下電門,竟然車輛非常輕快就啟動了,要知道GE3體重也有1.6噸多,電機動力足以應付各種提速。動力不足這個問題無需擔心,更可貴的是電機的超高回應性也是傳統發動機無法媲美的。少了發動機運轉的噪音,整體車內噪音水準非常低,甚至達到了D級豪華車的水準。不過如此安靜的環境下,全力電門時候電機急速運轉的聲音還是不可避免進入車內,一丟丟的高頻聲音容易令人煩躁。這一點若能改善則更加完美。

GE3在制動回收上也有這三種模式、關閉、低以及高。三種制動能量回收模式有差別,但總體制動能量回收的力度還是不夠強,沒有一種強烈的拉扯感。不過換個思路來想,GE3在制動上感受非常接近傳統燃油車,無論制動踏板腳感還是滑行。GE3這一點可以大贊。

總體GE3駕駛感受比傳統燃油車沒有太大落差,而是有更多提升,安靜了、提速快了、平順了....這些是讓消費者無需作出太大適應性犧牲。新能源車的充電問題才是大家最關心的,這也是關切到黨和人民的切身利益。GE3可採用交流電快/慢充,同時也支援直流電快充。直流電快充最快可達到30分鐘充至80%電量,交流電充電大約在6-8小時即可充滿。同時購車即送充電樁和家用充電線纜,盡可能解決消費者的顧慮。至於續航里程上這次就無法作出太深入的考究了。

配套的掛壁式充電樁

總結

怎麼樣做到一台成功的新能源車?答案就是不要當作是一台新能源來看待,這樣子造出來的新能源車最容易讓消費者無感,這就是成功了。GE3也差不多做到了這種感覺,內飾精緻,外觀原創度高而且也蠻帥氣的。整體的駕駛感受也與傳統燃油車沒有太大的差異,甚至有所提升。從車評人的角度上看GE3也是成功,但是最後還是市場說了算。日常使用便利性是否如所說的,安全性能如何,最重要的續航里程能否進一步提升等等,這些都需廣汽去解決的。(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賴達聰)

前期的新能源汽車如同早期的自主品牌造車般,不講究設計,不追求好看,沒有合理的搭配,整體質感非常糟糕,給人粗製濫造之感。如此拼接的新能源汽車,怎能讓消費者下得了手呢?幸好廣汽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從設計初期就高度原創打造一台新能源車,而且是獨立車型,並不是在傳統燃油車上改造而成。要知道傳統燃油車改變為新能源車需要很多的妥協,特別是在電池佈局上。看看特斯拉就知道了,新能源車設計有別于傳統燃油車。

外觀原創度非常高

GE3和GS3是同期設計,兩台車的整體尺寸非常相似,但內外的設計卻完全不一樣。GE3外觀採用Low Poly的設計項目。何為Low Poly?就是一種低多邊形(又稱低面設計)的設計,屬於復古未來派風格設計。其源於3D建模需要借助多邊形的設計,從而追求一種逼真的效果。這種棱角分明,簡約的晶格化的藝術風格首次在汽車上運用。從GE3的頭燈設計、尾燈造型乃至車身線條也有較為明顯棱角Low Poly設計。

中網是Low Poly設計的最明顯標識

三角形設計的前大燈

外觀設計上每個人的審美各不相同,但至少GE3在原創度、時尚度乃至美學上都是領先的,體現出新能源車區別于傳統燃油車的設計。說實在的,GE3的車頭燈設計也是非常漂亮,三角形的外形搭配三角形的日間行車燈,辨識度不是一般的高。輪轂也採用大膽的低風阻設計,近乎全密閉可減少風阻,不過這會讓制動系統散熱效能有所下降。

低風阻設計的輪轂

後視鏡尺寸非常大,視野不錯

內飾的設計也相當出色,原創度非常高。不過設計風格有別於外觀,而是採用方圓情感化的設計,說白了採用了更多方形圓角的設計,這種設計風格更多運用在科技界的產品設計上。同時內飾顏色搭配上採用深色的格調,手觸摸到的地方都採用皮質或軟性材料的包裹,無論從視覺還是觸摸上質感滿滿,沒有一絲廉價。要知道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車造價蠻高,為了保證利潤空間,在內飾用料上能省就省。GE3在這一點上極大區別了與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車。

內飾採用方圓角的設計

若不告訴你這是一台新能源車,壓根從內飾上無法區分。本應該就是要這樣,新能源車和傳統車內飾一樣精緻,GE3做到了。還有GE3儀錶採用10.1英寸的全液晶顯示幕,給人科技感滿滿的。同時還配備一個“廣小祺”的智慧車伴侶,讓車子的資訊狀態通過擬人化表現出來,非常活潑生動,挺有意思。科技上配備智慧無線充電,不錯也可以裝個13。至於導航、全景倒車影像、藍牙等等配置不一一贅述。

10.1英寸的液晶顯示幕儀錶盤

廣小祺,好玩

GE3整體給人感受的確沒有過往新能源車不修邊幅,帶來了更多精緻質感。車當然更多是開,而不是用來看。由於場地局限,只能在小試一下,竟然給到驚喜。GE3的行駛品質甚至要比傳祺的傳統燃油車更加細膩。廣汽傳祺出品的車在行駛品質調校上有口皆碑,偏向扎實歐系的風格。這次GE3也是如此,行駛品質非常厚實,而且不會死硬的而缺乏舒適性。駕駛著GE3在彎中持續給油,噢,不對是持續給電,同時碾壓過井蓋,整體車身不會出現過多擺動,同時懸架的支撐性也非常充足。要知道GE3後懸架只是採用普通的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電池位於車輛中部

GE3雖然是新能源車,而且還是SUV,但不缺乏一些提升操控的設置。轉向助力則有三種模式可選擇,極大提升操控樂趣感受。實際使用起來還是蠻明顯的,看著心情去選擇吧。至於動力性能上,GE3只是採用了單個的永磁電動機,最大功率132kW,最大轉矩為290N·m,最高車速可達156km/h。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電池容量則為47kWh,因而綜合續航里程理論可達到310km,60km/h勻速的續航甚至可達到475km。

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290N·m

電子式旋鈕換擋機構 其上方能夠顯示擋位元 不過略微發熱

以上資料也只是背書,實際體驗是如何?上車輕輕點下電門,竟然車輛非常輕快就啟動了,要知道GE3體重也有1.6噸多,電機動力足以應付各種提速。動力不足這個問題無需擔心,更可貴的是電機的超高回應性也是傳統發動機無法媲美的。少了發動機運轉的噪音,整體車內噪音水準非常低,甚至達到了D級豪華車的水準。不過如此安靜的環境下,全力電門時候電機急速運轉的聲音還是不可避免進入車內,一丟丟的高頻聲音容易令人煩躁。這一點若能改善則更加完美。

GE3在制動回收上也有這三種模式、關閉、低以及高。三種制動能量回收模式有差別,但總體制動能量回收的力度還是不夠強,沒有一種強烈的拉扯感。不過換個思路來想,GE3在制動上感受非常接近傳統燃油車,無論制動踏板腳感還是滑行。GE3這一點可以大贊。

總體GE3駕駛感受比傳統燃油車沒有太大落差,而是有更多提升,安靜了、提速快了、平順了....這些是讓消費者無需作出太大適應性犧牲。新能源車的充電問題才是大家最關心的,這也是關切到黨和人民的切身利益。GE3可採用交流電快/慢充,同時也支援直流電快充。直流電快充最快可達到30分鐘充至80%電量,交流電充電大約在6-8小時即可充滿。同時購車即送充電樁和家用充電線纜,盡可能解決消費者的顧慮。至於續航里程上這次就無法作出太深入的考究了。

配套的掛壁式充電樁

總結

怎麼樣做到一台成功的新能源車?答案就是不要當作是一台新能源來看待,這樣子造出來的新能源車最容易讓消費者無感,這就是成功了。GE3也差不多做到了這種感覺,內飾精緻,外觀原創度高而且也蠻帥氣的。整體的駕駛感受也與傳統燃油車沒有太大的差異,甚至有所提升。從車評人的角度上看GE3也是成功,但是最後還是市場說了算。日常使用便利性是否如所說的,安全性能如何,最重要的續航里程能否進一步提升等等,這些都需廣汽去解決的。(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賴達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