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德意志銀行中國董事長: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將有三大表現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夏賓)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總經理、中國董事長高峰29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談及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他認為,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將有三大表現。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一是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產品和服務品質會不斷提升,中國官方應及時調整製造業中存在的落後、過剩產能,根據市場需求推動創新型服務業的發展;二是調整生產方式,

加大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投入;三是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度,增強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

實體經濟水準有待提高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高峰指出,在金融危機之後,西方大國經濟發展的著眼點重回實體經濟,製造業革新推進了新型經濟的增長,其中“德國工業4.0”“美國再工業化”“英國工業2050”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目共睹,“中國製造2025”同樣值得期待。

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實體經濟功不可沒。高峰認為,過去中國更側重總量的擴張而非技術和品質的提升,未來應讓市場需求成為創新的原動力,建立鼓勵創新的研發環境,使企業和民營資本在創新中發揮更大力量,加上金融市場釋放出更多的創新活力,將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高峰說:“中國政府正在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以期經濟發展長期穩步走強。

作為一家外資金融機構的高管,高峰表示,近年來外企在中國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影響外企經營的各種障礙被不斷打破,“近幾年在自貿區內試行的負面清單制度和更加便捷的商業制度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接下來,外資企業市場准入門檻還會大幅降低,可經營投資的領域會越來越廣闊。”

高峰特別談到十九大報告中提及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他表示,在對外開放上的多措並舉,再次體現了中國政府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而中國又是重要的國際貿易國以及投資和商業發展市場,同時也是重要的資本輸出國,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將推升世界經濟的繁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