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邱吉爾減壓織毛衣

邱吉爾

“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工作。”這句話是列寧說的。

但把這句話發揮到極致的人,當屬英國首相邱吉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打敗法國之後,便擬定了入侵英國的“海獅計畫”。之後便對倫敦實施了長時間的瘋狂轟炸。戰爭的進程讓邱吉爾憂心忡忡,日理萬機的他神經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每天只能睡三到四個小時。

在炮火連天的日子裡,處於險惡的生存環境中,面對時常不請自來的空襲,為了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身處地下室的邱吉爾泰然自若地拿起織針,手腕靈活地織起毛衣來。這一幕常常令手下的將軍們忍俊不禁。他們看著首相用粗大的手指捏著細長的織針,一本正經地織毛衣,都強忍著不讓自己笑出來。邱吉爾則無視這一切,安然地一邊織毛衣,一邊聽彙報。隨後,一邊手指往來穿梭地織毛衣,一邊下達各種指令,神情悠閒,心情淡定。

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位將軍實在忍不住了,

對他說:“首相,我覺得織毛衣這種事您可以暫時先放一放。因為德國飛機時常光顧這裡,也因為您忙著指揮成千上萬的軍隊啊!”邱吉爾回答說:“正是因為這樣,我的身心必須得到有效的休息。所以,我正在進行自我調節。織毛衣讓我心情愜意,讓我的大腦得到休息,並時刻保持冷靜與清醒的意識,避免我因衝動發出錯誤的指令。”

將軍一聽,恍然大悟:“我懂了。原來這是首相的減壓高招啊!”靠著這種減壓高招,

邱吉爾帶領英國人民英勇奮戰,最終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二戰結束後的6年時間裡,邱吉爾致力於撰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憶錄。緊張寫作之余,他依然熱衷於編織毛衣。他說,織毛衣讓我放鬆身心,有助於思考文章的段落。他經常一邊織毛衣,一邊在大腦中構思文章的內容。

由他親筆撰寫的六卷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權威性記錄與回憶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廣泛,感動了無數讀者。

1953年12月10日,邱吉爾憑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給出的獲獎理由是:“由於他在描繪歷史與傳記方面之精深造詣以及他那捍衛崇高的人類價值的傑出演講。” (來源|文史博覽 作者|夏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