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對朝鮮提出大膽計畫,若實施將成我國一省,結果被李鴻章阻止

核心提示:

清朝之前的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那個時候無人敢挑戰天朝的地位,許多亞洲國家也向中國俯首稱臣,成為許多國家的宗主國,保護著這些弱小的國家。

可是,清朝開始,這樣的格局慢慢的發生了變化。

西方人靠著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不斷蠶食著中國領土,甚至是清朝的附屬國。而腐朽懦弱的清朝政府內憂外患,對於附屬國家的求援根本置之不理。例如1879年,日本侵略者出兵強佔了琉球國(如今的沖繩),

琉球國的使者到京城向清朝政府求救,請求清朝出兵。

琉球國使者

琉球國使者向總理衙門和李鴻章遞交了名為《泣懇興師征日複君複國》的國書,儘管使者們在總理衙門“長跪哀號,泣血籲請”,但最終還是遭到了李鴻章的否決,使者們聽到這個消息,

紛紛在總理衙門自殺殉國。而日本在聽聞琉球使者向清朝求救後,登報說“琉奴蔑視我日本國甚哉!”

在琉球事件之後,許多國人都擔心“琉球既滅,行及朝鮮”。出於這種擔心,李鴻章下令對朝鮮實行改革來加強宗主國的權力,甚至為了制約日本不惜讓朝鮮與其他西方國家簽訂條約,因此引起了朝鮮的不滿。

李鴻章

很快,在日本的唆使下,朝鮮發生了壬午兵變。朝鮮使者向清朝求救,這次,李鴻章答應出兵,並且把局勢穩定下來。1882年後,清朝開始在朝鮮駐軍,向世界重申“朝鮮永列清朝藩封”。

跟隨吳長慶赴朝鮮處理事務的我國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先生為了決絕朝鮮局勢,向李鴻章提出《朝鮮善後六策》的建議。

內容大致是:廢除朝鮮國稱謂,設郡立縣,納入清朝國土版圖直接進行統治。這一建議居然得到了朝鮮統治者的認同,但是李鴻章卻說張謇為“多事之人”。

李鴻章主張朝鮮問題國際化,希望西方國家參與,制約日本,和平解決。但是,恰恰是這種妥協,一味的相信西方國家的做法,

最後卻栽了跟頭,若沒有袁世凱果斷出兵,日軍可能早就入侵到鴨綠江。如果李鴻章採取了張謇的建議,會不會有另一種結果?

清朝駐朝鮮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