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有精准定位自身,才能始終擁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無力直面“悖論”,從而淪為了“空雨衣”!

在覺醒的年代,聽大師漢迪講述有效管理“悖論”的方法。

只有精准定位自身,才能始終擁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把握平衡悖論的三原則、穿越悖論的九途徑,

找到真正歸屬于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序言

我曾在《非理性的時代》在加州請我審閱其新作的第1章時。奧尼爾現任加州職業心理學院(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院長。他不僅是睿智精明的觀察家,還是許多機構及領導者的諮詢顧問。他那本新書叫《成功的悖論》(The Paradox of Success),副標題為“職場贏家,生活輸家”(When Winning at Work Means Losing at Life)。書中探討領導者個人所面臨的兩難困境,我所獲得的重要啟示則是:人生的任何一個部分,

都沒有簡單的或標準的答案。我過去一直認為應該有,或者起碼可以有,但如今卻發現處處皆有悖論。我現在知道,每個銅板必定都有兩面。但我同時也領略到,假如能認清現狀,且有心突破,便可以找到穿越悖論的路徑。

《非理性的時代》一書的觀點如今仍然管用:組織會在同一時間變得變小,也變得更大;它們還會變得更扁平、更有彈性和更分散。個人的工作形態同樣也會更趨扁平、更有彈性。

生活不再按照既定的路線繼續前進,而將日趨“非理性”,我們都必須主動促使事情發生,而非被動等待事情發生。不過,我在那本書中,沒有預期到這些變化將導致的混亂。我雖然滿懷自信地預測,個人將有許多新的自我實現的機會,卻未注意到,追求效率的壓力,會把這些新機會變得相當複雜:增加新的自由,往往意味著減少平等,並加重痛苦;成功的同時,
也許必須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

重建思考框架

每個人都必須找出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不過,儘管每個人所選擇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所持的地圖卻大抵一樣。在本書中,我會提出若干未來的路標,還有未來每個組織或個人都會遭遇的挑戰,並思索這些挑戰的框架。

重要的是,是否每個人都會朝著大致相同的方向前進?到底有沒有這樣一個目標存在?如果有,

是什麼?除非我們重新尊重某種超越世俗、超越自身之事物,否則無法避免一場當代的“大自殺”。這是個悖論,但是,除非我們尊重某種超乎個人的道德秩序,便無法創造出可以讓人真正成為“人”的社會結構。除非先有個衡量自己的尺度,否則恐怕無法以自己為衡量萬事萬物的尺度。我把這個話題放在本書最後一個部分探討,但其實全書每一頁都涉及相關的概念。

研究哲學就是研究人生,

但別指望哲學告訴你如何度過人生。在閱讀本書時,希望你也抱持這樣的心態。

第1章 我們身在何方?

近年來,義大利部分地區出現了無人採收橄欖的情形。老的人太老,年輕的不願為了低廉的工資做苦工。在托斯卡納一帶,果農們對於在寒潮中毀損的橄欖樹,並無處理之意,因為他們覺得不值得。如今栽種橄欖成了一項艱苦的生意,儘管產品賣價奇高,卻沒有人視之為好差事。

許多原來由母女一同下廚,服務員也是家中長輩的家庭小餐館,也正在發生變化。在大多數國家,法律已不再允許如此之長的工時,結果下館子變得和吃橄欖一樣,越來越貴。另一方面,許多小餐館卻陷入虧本的窘境。一位餐館老闆苦中作樂地說:“我現在其實是在為政府服務,幫忙增加稅收和降低失業率,忙了老半天,沒給自己賺進半毛錢。”

這套體制沒道理

在工業化國家,物價和工資的高漲已造成許多工作絕跡。在這些國家生活,要有很高的薪水或工資才行。政府則需要稅收才能維持運作。但並非所有產品或勞務都能承受這樣的成本。窗戶清洗工照理不應享有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水準;每天清晨挨戶送到英國人門口的牛奶,也並非真的有一瓶果酒那麼貴。如果政府不提供補貼,就不會有人從事這些工作。

如今,在工業化國家,凡是像樣的工作,工資都很高,因為這些產品和服務多半是提供給出得起錢的人。至於其他較不寬裕的人只好凡事自己來,自己動手種橄欖,自己清洗窗戶,自己擠牛奶。然而,就在與無人採收的義大利橄欖園僅一海之隔的地方,住著極為貧窮的阿爾巴尼亞人,他們願意為低廉的工資去采橄欖或洗窗戶。但是,如果讓他們來做這些別人不願做的差事,那麼其他的納稅人就得分擔他們的住宿、醫療乃至日後的養老費用。因此,大多數發達國家都盡可能將他們拒之門外。

這不過是社會普遍遭遇的諸多悖論之一。其實,即使擁有所謂“像樣”的工作,也未必是福氣,因為要承受更多的要求與期望。有位年輕朋友最近在倫敦一家銀行找到了一份頗為光彩的工作。一天晚上我請他出來小酌,他卻說:“晚上9點以前我離不開辦公室。”我問道:“你的工作一向如此?”他先回答:“不全是。”但又補充說:“我的同事希望我多加會兒班,即使週末也不例外。我不能讓他們失望。”他說,整體說來,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工作,而且薪水很高,只是極度耗神。我說:“這套體制太瘋狂,沒有道理。為什麼不用一半的薪水,雇用兩倍的人手,讓工作強度也減半呢?這樣大家才都能過正常的生活。”

生存的公式

但是他們不願也沒有這樣做,因為如果想保持競爭力,根本不能這麼做。一家大藥廠的老闆曾簡單明確地歸納自己的政策,他提出了一個“1/2×2×3=P”公式,即在5年內,公司的核心幹部人數減半,每人的薪水加倍,產量成為3倍,這便是一家公司的生產力“P”(productivity)或利潤“P”(profit)之所在。也許並非所有的公司都能如此明確地套用這個公式,但類似做法的確非常普遍:好工作、高薪、高績效,但人員更精簡。這種做法據說有助於增強組織的共識。

然而,這類工作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對於希望在生活中多點空間做其他事(例如,過家庭生活)的人來說,就不合適。無論男女,凡是希望照顧家庭的人,接下這類工作都會相當辛苦。雖然小孩可以托人照顧,但照顧的品質不盡如人意。一位已為人母的女性業務主管說:“每次因公出國,我一定堅持要公司支付我念睡前故事給小孩聽的國際電話費。”然而,為人父母者要做的,又豈止是在電話中講床邊故事?

這樣耗竭心力的工作,也讓人無法持續做下去。我們雖然可以義正辭嚴地反對工作上的年齡歧視,但不容否認,一周工作70小時的確耗力傷神。雖然“效率”可節省部分時間,彌補一些精力的大量流失,但當效率運用不當時,只會落得身心交瘁。“被掏空”(burnt-out)這個詞能夠成為流行口號,有其根據,絕非憑空產生。過去,人類以一生47年的時間來分攤的10萬小時工作時間,現在這些“充實”的工作者,卻將這段時間集中於30年。於是我們要問,真的有必要在一個已不勝負荷的人的肩頭增加工作量嗎?在高薪背後隱藏著某種風險:也許有一天,你將配不上這份工作。有時候,最沒保障的事似乎竟是提供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在醫藥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如果我們活到50歲,只要身體狀況還算好,80%可以活到75歲。假如每個人一生的工作期是30年,那麼幾乎人人在結束工作生涯後,仍然起碼有25年的日子要打發。這25年不能算是真正“退休”,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此期間另創事業。心理學大師榮格相信,人生上半段是為下半段做準備。奇怪的是,如今絕大多數人都渴望擁有完整的後半生,卻沒多少人為此做好準備,許多人平白浪費他們的下半輩子。一位朋友說:“我只希望和以前一樣。”然而,很不幸,我們不太可能繼續過一樣的日子。

競爭力的悖論

這類悖論在各國的職場中接連出現。以日本為例,索尼公司創辦人盛田昭夫曾指出,日本人每年平均工作時數多達2 159小時,而德國人平均每人只工作1 546小時,其他國家則介於日德之間。因此,日本人每人每年比德國人多工作15周(以每週40小時計算)。盛田認為,日本年輕人,尤其是那些陸續加入日本企業的高學歷年輕女性,不會容忍這種工時差異長久存在。現在,東京婦女平均只生育1.1個小孩,這個生育率只是維持日本人口數所需生育率的一半。日本人已沒有足夠時間來兼顧工作與育兒,大家都在期待,這樣的工作傳統會改變。否則,長此以往,日本的工作人口將會越來越不滿,越來越老齡化,且生產力日減。老一輩日本人仍對盛田的看法存疑,但民意調查顯示,高達87%的受訪者希望改變。

對德國人來說,他們的挑戰主要是繼續使德國工人1小時的工作績效,抵得上日本工人1小時又20分鐘的績效。德國人若想維持競爭優勢,一定得辦到這一點。即使日本人開始鬆懈,德國人仍須費很大的勁才能達到這一標準。尤其在德國統一之後,兩種不同工作傳統之間,仍時有衝突,致使這一標準更難達成。

一位德國東部的朋友說:“過去,工作的意義是去某個地方,而非做某件事。我們過去無法保持高工作效率,因為手邊經常找不到需要的零件或工具。這無所謂,反正客戶對我們的拖延習以為常,而我們做好做壞拿的薪水都一樣。”也許因為看見我一臉驚訝,他接著又說:“我並不是說這套制度是對的,或者認為它能延續下去。可是在那段日子裡,我們的確有許多時間和精力跟家人(family)和朋友(friend)相處,共度節慶(festival)、同享歡樂(fun)。但如今……”他苦笑著說:“似乎生活中只有利潤(profit)與績效(performance),薪水(pay)與生產力(productivity)。有時,我寧願擁有4F!要4P有何用?”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遭遇過類似日本人與德國人所面臨的悖論。為了討生活而工作雖然辛苦,但目標明白清楚。今天許多人很幸運,不需要為了生存而工作,可是問題來了,工作不是為了生存,那該是為了什麼?一連串問題被提出,各色各樣的解答也蜂擁而至。政治領袖、企業、學校、醫院、監獄,當然還包括我們自己,都在尋求問題的答案。

重新界定“生存”的定義,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之一。我們可以將求生存定義為:不論對個人、企業還是國家而言,能跟它們的“左鄰右舍”並駕齊驅。可是,假如我們認真細究,又將引發無休無止、沒有贏家的爭議。因為同一產業中,只能有一個真正的龍頭,在世界經濟大勢中,也只有一個國家能做真正的霸主。我們永遠找得到比我們更富裕、更成功的鄰居。競爭本身固然是健康的,甚至也許是必要的,但世上一定要有比“贏”更重要的東西,否則大多數人註定會是輸家。

……

上文摘自《我們身在何方?——個人與組織的精准定位》一書

作者:[英]查理斯·漢迪 著;周旭華 譯

作者簡介:

查理斯·漢迪(Charles Handy),歐洲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大師。1932年出生於愛爾蘭,從牛津大學畢業後,進入東南亞和倫敦的殼牌公司工作,並擔任高級管理人員。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斯隆管理學院追隨本尼斯、阿吉裡斯等大師進行組織研究。1967年他創辦了英國首家管理研究生院——倫敦商學院,並成為該學院的全職教授。

他是繼彼得·德魯克之後在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管理學權威,獲得好評無數,其中包括“天才的思想者”“管理界的預言家”“新秩序的預言家”“社會哲學家”和“藝術家類型的管理大師”等諸多美譽。

查理斯·漢迪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他濃厚的人文情懷和哲學氣質。英國《金融時報》稱他是歐洲屈指可數的“管理哲學家”。如果說德魯克是管理學之父,那麼查理斯·漢迪就是當之無愧的“管理哲學之父”。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充滿“悖論”的劇變時代。在本書中,管理大師查理斯·漢迪以“空雨衣”來比喻那些不能正確面對悖論,最終淪於失敗的個人與組織——它們無法精准定位自身,變得有名無實,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漢迪認為,悖論既無法避免,更無法解決。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設法加以管理。他通過對智力、工作、時間、組織等各方面的整體省思,指明了當代社會的九大悖論;並令人信服地指出,個人與組織必須精准定位自身,找到歸屬于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才能有效管理現實中的悖論,始終擁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為此,他極具啟發性和可行性地提出了平衡悖論的三項原則,穿越悖論的九條具體途徑,以及定位自身所必需的三種意識:延續感、聯結感和方向感。

是淪為有名無實的“空雨衣”,還是通過精准自身,把“空雨衣”填滿?我們沒有第三個選擇!

卻沒有人視之為好差事。

許多原來由母女一同下廚,服務員也是家中長輩的家庭小餐館,也正在發生變化。在大多數國家,法律已不再允許如此之長的工時,結果下館子變得和吃橄欖一樣,越來越貴。另一方面,許多小餐館卻陷入虧本的窘境。一位餐館老闆苦中作樂地說:“我現在其實是在為政府服務,幫忙增加稅收和降低失業率,忙了老半天,沒給自己賺進半毛錢。”

這套體制沒道理

在工業化國家,物價和工資的高漲已造成許多工作絕跡。在這些國家生活,要有很高的薪水或工資才行。政府則需要稅收才能維持運作。但並非所有產品或勞務都能承受這樣的成本。窗戶清洗工照理不應享有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水準;每天清晨挨戶送到英國人門口的牛奶,也並非真的有一瓶果酒那麼貴。如果政府不提供補貼,就不會有人從事這些工作。

如今,在工業化國家,凡是像樣的工作,工資都很高,因為這些產品和服務多半是提供給出得起錢的人。至於其他較不寬裕的人只好凡事自己來,自己動手種橄欖,自己清洗窗戶,自己擠牛奶。然而,就在與無人採收的義大利橄欖園僅一海之隔的地方,住著極為貧窮的阿爾巴尼亞人,他們願意為低廉的工資去采橄欖或洗窗戶。但是,如果讓他們來做這些別人不願做的差事,那麼其他的納稅人就得分擔他們的住宿、醫療乃至日後的養老費用。因此,大多數發達國家都盡可能將他們拒之門外。

這不過是社會普遍遭遇的諸多悖論之一。其實,即使擁有所謂“像樣”的工作,也未必是福氣,因為要承受更多的要求與期望。有位年輕朋友最近在倫敦一家銀行找到了一份頗為光彩的工作。一天晚上我請他出來小酌,他卻說:“晚上9點以前我離不開辦公室。”我問道:“你的工作一向如此?”他先回答:“不全是。”但又補充說:“我的同事希望我多加會兒班,即使週末也不例外。我不能讓他們失望。”他說,整體說來,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工作,而且薪水很高,只是極度耗神。我說:“這套體制太瘋狂,沒有道理。為什麼不用一半的薪水,雇用兩倍的人手,讓工作強度也減半呢?這樣大家才都能過正常的生活。”

生存的公式

但是他們不願也沒有這樣做,因為如果想保持競爭力,根本不能這麼做。一家大藥廠的老闆曾簡單明確地歸納自己的政策,他提出了一個“1/2×2×3=P”公式,即在5年內,公司的核心幹部人數減半,每人的薪水加倍,產量成為3倍,這便是一家公司的生產力“P”(productivity)或利潤“P”(profit)之所在。也許並非所有的公司都能如此明確地套用這個公式,但類似做法的確非常普遍:好工作、高薪、高績效,但人員更精簡。這種做法據說有助於增強組織的共識。

然而,這類工作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對於希望在生活中多點空間做其他事(例如,過家庭生活)的人來說,就不合適。無論男女,凡是希望照顧家庭的人,接下這類工作都會相當辛苦。雖然小孩可以托人照顧,但照顧的品質不盡如人意。一位已為人母的女性業務主管說:“每次因公出國,我一定堅持要公司支付我念睡前故事給小孩聽的國際電話費。”然而,為人父母者要做的,又豈止是在電話中講床邊故事?

這樣耗竭心力的工作,也讓人無法持續做下去。我們雖然可以義正辭嚴地反對工作上的年齡歧視,但不容否認,一周工作70小時的確耗力傷神。雖然“效率”可節省部分時間,彌補一些精力的大量流失,但當效率運用不當時,只會落得身心交瘁。“被掏空”(burnt-out)這個詞能夠成為流行口號,有其根據,絕非憑空產生。過去,人類以一生47年的時間來分攤的10萬小時工作時間,現在這些“充實”的工作者,卻將這段時間集中於30年。於是我們要問,真的有必要在一個已不勝負荷的人的肩頭增加工作量嗎?在高薪背後隱藏著某種風險:也許有一天,你將配不上這份工作。有時候,最沒保障的事似乎竟是提供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在醫藥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如果我們活到50歲,只要身體狀況還算好,80%可以活到75歲。假如每個人一生的工作期是30年,那麼幾乎人人在結束工作生涯後,仍然起碼有25年的日子要打發。這25年不能算是真正“退休”,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此期間另創事業。心理學大師榮格相信,人生上半段是為下半段做準備。奇怪的是,如今絕大多數人都渴望擁有完整的後半生,卻沒多少人為此做好準備,許多人平白浪費他們的下半輩子。一位朋友說:“我只希望和以前一樣。”然而,很不幸,我們不太可能繼續過一樣的日子。

競爭力的悖論

這類悖論在各國的職場中接連出現。以日本為例,索尼公司創辦人盛田昭夫曾指出,日本人每年平均工作時數多達2 159小時,而德國人平均每人只工作1 546小時,其他國家則介於日德之間。因此,日本人每人每年比德國人多工作15周(以每週40小時計算)。盛田認為,日本年輕人,尤其是那些陸續加入日本企業的高學歷年輕女性,不會容忍這種工時差異長久存在。現在,東京婦女平均只生育1.1個小孩,這個生育率只是維持日本人口數所需生育率的一半。日本人已沒有足夠時間來兼顧工作與育兒,大家都在期待,這樣的工作傳統會改變。否則,長此以往,日本的工作人口將會越來越不滿,越來越老齡化,且生產力日減。老一輩日本人仍對盛田的看法存疑,但民意調查顯示,高達87%的受訪者希望改變。

對德國人來說,他們的挑戰主要是繼續使德國工人1小時的工作績效,抵得上日本工人1小時又20分鐘的績效。德國人若想維持競爭優勢,一定得辦到這一點。即使日本人開始鬆懈,德國人仍須費很大的勁才能達到這一標準。尤其在德國統一之後,兩種不同工作傳統之間,仍時有衝突,致使這一標準更難達成。

一位德國東部的朋友說:“過去,工作的意義是去某個地方,而非做某件事。我們過去無法保持高工作效率,因為手邊經常找不到需要的零件或工具。這無所謂,反正客戶對我們的拖延習以為常,而我們做好做壞拿的薪水都一樣。”也許因為看見我一臉驚訝,他接著又說:“我並不是說這套制度是對的,或者認為它能延續下去。可是在那段日子裡,我們的確有許多時間和精力跟家人(family)和朋友(friend)相處,共度節慶(festival)、同享歡樂(fun)。但如今……”他苦笑著說:“似乎生活中只有利潤(profit)與績效(performance),薪水(pay)與生產力(productivity)。有時,我寧願擁有4F!要4P有何用?”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遭遇過類似日本人與德國人所面臨的悖論。為了討生活而工作雖然辛苦,但目標明白清楚。今天許多人很幸運,不需要為了生存而工作,可是問題來了,工作不是為了生存,那該是為了什麼?一連串問題被提出,各色各樣的解答也蜂擁而至。政治領袖、企業、學校、醫院、監獄,當然還包括我們自己,都在尋求問題的答案。

重新界定“生存”的定義,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之一。我們可以將求生存定義為:不論對個人、企業還是國家而言,能跟它們的“左鄰右舍”並駕齊驅。可是,假如我們認真細究,又將引發無休無止、沒有贏家的爭議。因為同一產業中,只能有一個真正的龍頭,在世界經濟大勢中,也只有一個國家能做真正的霸主。我們永遠找得到比我們更富裕、更成功的鄰居。競爭本身固然是健康的,甚至也許是必要的,但世上一定要有比“贏”更重要的東西,否則大多數人註定會是輸家。

……

上文摘自《我們身在何方?——個人與組織的精准定位》一書

作者:[英]查理斯·漢迪 著;周旭華 譯

作者簡介:

查理斯·漢迪(Charles Handy),歐洲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大師。1932年出生於愛爾蘭,從牛津大學畢業後,進入東南亞和倫敦的殼牌公司工作,並擔任高級管理人員。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斯隆管理學院追隨本尼斯、阿吉裡斯等大師進行組織研究。1967年他創辦了英國首家管理研究生院——倫敦商學院,並成為該學院的全職教授。

他是繼彼得·德魯克之後在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管理學權威,獲得好評無數,其中包括“天才的思想者”“管理界的預言家”“新秩序的預言家”“社會哲學家”和“藝術家類型的管理大師”等諸多美譽。

查理斯·漢迪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他濃厚的人文情懷和哲學氣質。英國《金融時報》稱他是歐洲屈指可數的“管理哲學家”。如果說德魯克是管理學之父,那麼查理斯·漢迪就是當之無愧的“管理哲學之父”。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充滿“悖論”的劇變時代。在本書中,管理大師查理斯·漢迪以“空雨衣”來比喻那些不能正確面對悖論,最終淪於失敗的個人與組織——它們無法精准定位自身,變得有名無實,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漢迪認為,悖論既無法避免,更無法解決。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設法加以管理。他通過對智力、工作、時間、組織等各方面的整體省思,指明了當代社會的九大悖論;並令人信服地指出,個人與組織必須精准定位自身,找到歸屬于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才能有效管理現實中的悖論,始終擁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為此,他極具啟發性和可行性地提出了平衡悖論的三項原則,穿越悖論的九條具體途徑,以及定位自身所必需的三種意識:延續感、聯結感和方向感。

是淪為有名無實的“空雨衣”,還是通過精准自身,把“空雨衣”填滿?我們沒有第三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