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頭沒得神,住了一群重慶人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頭沒得神,住了一群重慶人...”這首歌相信大家都會有耳聞吧,但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歌中的“從前”的重慶到底是什麼樣子?

今天,就帶大家來一次穿越,

帶你看看這幾十年的重慶,簡直是滿滿的回憶!

◆◆◆

才建好的解放碑

1920年的渝中半島

嘉陵江沿岸

1945年重慶“下半城”全景

下半城中某個碼頭

在碼頭做工的人民

曾經的珊瑚壩機場

曾經大坪七牌坊的外國人

唯一大戲院(現保利電影院)

浮圖關公園大門

人潮湧動的望龍門

街邊的火鍋店

曾經的特色交通工具——滑竿

另一種交通工具——毛驢

七星崗的黃包車

化龍橋開設了的

重慶城區第一家客運馬車行

中共重慶市委八號樓

重慶大學A區

一條辨識度極不高的老街

最遠處是丹鳳銀樓

有老重慶知道嗎

學田灣大陽溝市場

西郊動物園(楊家坪動物園)

當年的青蛙垃圾桶

1944年重建的建國銀行

所在的位置——民族路2號

還在建設中的人民大禮堂

70年代初,磁器口趕場

重慶曾經的拉糞車

楊家坪建設電影院

和平電影院

山城寬銀幕電影院

老油臘鋪

小人書攤

人民公園鳥市

解放碑5路車站

曾經的小什字

望龍門石梯

東水門

江北嘴

人民公園

觀音橋轉盤

文化宮紅星亭

重慶賓館

重慶賓館路段

曾經的群林市場

以前的雜貨店

菜園壩火車站

還在使用蒸汽機車頭的菜園壩火車站

嘉陵公園

熱鬧的朝天門碼頭

賣辣椒的小攤販

路邊的包子鋪

賣霜淇淋的小攤

賣尼龍繩的老大爺

那時候的江水很清澈

還可以洗衣服

打豬草的小孩

長在懸崖上的城池,很魔幻

一號橋

長江大橋橋頭

解放碑重百大樓

大霧中的長江索道

消失了的纜車

較場口

鵝嶺七孔橋

重慶最早的立交——牛角沱立交

牛角沱、三鋼廠區域

兩路口到解放碑的最高建築急救中心

七星崗

80年代的解放碑

楊家坪建設廠建設賓館

隨處可見的文明商店

解放碑國泰老劇院

較場口和平藥房

遠處有個牌牌寫著重慶交電

但這是哪兒?

誰知道這又是哪兒

曾經的約會聖地——鵝嶺公園

仍舊是鵝嶺公園

國際村到鵝嶺的那條路

山城棒棒軍裡有一集就在這取過景

這是哪兒?

指路牌上寫著重慶中醫學校門診部由此去

李子壩一帶

過江的渡輪

曾經的奧拓

一條重慶老街

打鑼巷

重慶老街太多,這又是哪兒

當年的棒棒軍

還好有這些老照片

記錄下了不同時代的重慶的變遷,現在的重慶,發展得越來越國際化曾經的老重慶,只能留存在我們的記憶裡了。

中共重慶市委八號樓

重慶大學A區

一條辨識度極不高的老街

最遠處是丹鳳銀樓

有老重慶知道嗎

學田灣大陽溝市場

西郊動物園(楊家坪動物園)

當年的青蛙垃圾桶

1944年重建的建國銀行

所在的位置——民族路2號

還在建設中的人民大禮堂

70年代初,磁器口趕場

重慶曾經的拉糞車

楊家坪建設電影院

和平電影院

山城寬銀幕電影院

老油臘鋪

小人書攤

人民公園鳥市

解放碑5路車站

曾經的小什字

望龍門石梯

東水門

江北嘴

人民公園

觀音橋轉盤

文化宮紅星亭

重慶賓館

重慶賓館路段

曾經的群林市場

以前的雜貨店

菜園壩火車站

還在使用蒸汽機車頭的菜園壩火車站

嘉陵公園

熱鬧的朝天門碼頭

賣辣椒的小攤販

路邊的包子鋪

賣霜淇淋的小攤

賣尼龍繩的老大爺

那時候的江水很清澈

還可以洗衣服

打豬草的小孩

長在懸崖上的城池,很魔幻

一號橋

長江大橋橋頭

解放碑重百大樓

大霧中的長江索道

消失了的纜車

較場口

鵝嶺七孔橋

重慶最早的立交——牛角沱立交

牛角沱、三鋼廠區域

兩路口到解放碑的最高建築急救中心

七星崗

80年代的解放碑

楊家坪建設廠建設賓館

隨處可見的文明商店

解放碑國泰老劇院

較場口和平藥房

遠處有個牌牌寫著重慶交電

但這是哪兒?

誰知道這又是哪兒

曾經的約會聖地——鵝嶺公園

仍舊是鵝嶺公園

國際村到鵝嶺的那條路

山城棒棒軍裡有一集就在這取過景

這是哪兒?

指路牌上寫著重慶中醫學校門診部由此去

李子壩一帶

過江的渡輪

曾經的奧拓

一條重慶老街

打鑼巷

重慶老街太多,這又是哪兒

當年的棒棒軍

還好有這些老照片

記錄下了不同時代的重慶的變遷,現在的重慶,發展得越來越國際化曾經的老重慶,只能留存在我們的記憶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