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蘇十三市最拿得出手的特產,連雲港的竟然是……

江蘇十三市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土特產品

下面就和我一起盤點

各市最拿得出手的特產吧!

無錫

Wu Xi

大浮楊梅

江南是楊梅的發源地,蘇東坡曾評論大浮楊梅:“間廣荔枝,西涼葡萄,未及吳越楊梅。”大浮楊梅,果色鮮豔,肉厚核小,汁多液多,酸甜可口,風味好,並具有生津止咳、消食、止嘔、利尿等功能。

陽山水蜜桃

說起無錫特產,最出名不過就是陽山水蜜桃了。陽山水蜜桃以其形美、色豔、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而馳名中外。

宜興紫砂

宜興紫砂器(壺)是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產品品質優異,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民間也有“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的美譽。

徐州

Xu Zhou

小兒酥糖

楚漢時期,虞姬愛吃甜食,霸王項羽為博得紅顏一笑,四處尋找。一日偶遇金氏老漢,老漢奉送一物。此物入口即酥,甜而不膩,虞姬吃後開懷大笑,讚不絕口。後來此物被封為“貢糖”,也就是今天的小孩酥。

銀杏

邳州境內銀杏種植歷史悠久,

四戶鎮白馬寺古銀杏為北魏正光年間所植,樹齡已有1500餘年。2007年銀杏成片園26萬畝,定植銀杏總株數達1000萬株,銀杏果年產量達1100噸,年產優質銀杏幹青葉12000噸,銀杏盆景180萬盆,每到深秋邳州也宛如金黃色的海洋,是觀賞秋景的絕佳之處。

冬桃

開花於春天,

坐果後,桃子長至像青櫻桃那麼大時暫停生長,待到8-9月後,天氣變得涼爽時,桃子才開始長大,直到冬至成熟,生長期達250多天。成熟的冬桃表面有一層白色絨毛綠瑩瑩的,顏色紫紅、味道甘甜,為一般桃樹的2-3倍。冬桃皮色白中透紅,外表長著一層乳白色絨毛,皮薄而核小,核與靠近的果肉呈赤紅色,肉厚而汁多。由於冬桃成熟期長,在樹上經受了“三伏”的考驗,所以味道既香又甜,嚼起來脆嘣嘣的,細細品來,還有點冰糖味。便於貯藏,成為冬季珍果。

常州

Chang Zhou

大麻糕

常州大麻糕,江蘇漢族糕類特產,是具有獨特口感和風味的一種橢圓形大燒餅,也是常州人最喜愛吃的家常傳統食品。常州大麻糕始于清道光年間,是當時長樂茶社王長生師傅所制,後經歷代師傅改進和提高,便成了流傳於世、膾炙人口的常州小吃名點。

梳篦

梳篦,又稱櫛,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常州篦梳其製作技藝形成于魏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常州梳篦聲名之盛,在於選材嚴格,工藝獨特,製作精良。篦箕和木梳從原料到成品,分別需經過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

金壇雀舌

形如雀舌而得名,屬扁形炒青綠茶。成品條索勻整,狀如雀舌,幹茶色澤綠潤,扁平挺直;沖泡後香氣清高,色澤綠潤,滋味鮮爽,湯色明亮,葉底嫩勻成朵明亮。內含成份豐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含量較高。

蘇州

Su Zhou

陽澄湖大閘蟹

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十肢矯健,置於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風送爽、菊花盛開之時,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農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

太湖三寶

太湖水產資源豐富,這為地處太湖之濱的蘇州提供了豐厚的美食資源,盛產的銀魚、梅鱭和白蝦並稱為“太湖三寶”,馳譽中外。

蘇繡

蘇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

南通

Nan Tong

白蒲茶幹

白蒲茶幹(全稱白蒲“三香齋”茶幹),是江蘇南通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選用優質大豆,多種香料精製而成。茶幹味美香芳,富有韌性,色澤美觀,形狀方且薄,別具一格,經濟實惠,弛名四方,極受群眾歡迎。

西亭脆餅

西亭脆餅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獨特風格。西亭脆餅每只不足兩公分厚,竟有十八層,幹吃,有酥、脆、香、甜的感覺;泡食,層次不亂、湯水不渾、香味撲鼻,且純正可口、營養豐富、健脾開胃,頗受人們喜愛。

海門羊肉

海門山羊肉☆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肥嫩鮮美、食而不膩、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特點。長江下游肥嫩的青草培育出了“海門山羊”獨特的鮮美肉質,再輔以千百年來精益求精的烹飪技術,紅燒海門山羊肉成為膾炙人口的中國地方特產一絕。

連雲港

Lian Yun Gang

東海水晶

連雲港市東海縣是中國的“水晶之鄉”。這裡水晶以白色為主,也有煙、茶、黃、粉紅和紫等諸色。還有晶體內含有毛髮狀的“發晶”,含草木狀的“草木晶”,含水珠的“水膽晶”。

贛榆梭子蟹

榆梭子蟹”是江蘇省贛榆縣特產,梭子蟹養殖是該縣海水養殖的重要產業。贛榆梭子蟹品質優良,脂膏肥滿,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葛藤粉

連雲港葛藤粉,為山民采雲臺山野生葛藤根,洗淨搗碎,放于水中搓揉攪動,使其澱粉分出沉澱,涼幹而成。雲臺山葛藤粉潔白細膩、溫水調勻,開水沖熟,如《鏡花緣》中所說,“葛根最解酒毒,葛粉尤佳……唯有海州雲臺山所產最佳”。

淮安

Huai An

盱眙龍蝦

盱眙龍蝦的原料原產於美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從南京傳入盱眙,並且很適應盱眙當地的環境,很快繁衍開來。盱眙龍蝦之所以有名,與它的烹製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它的配料選用十三香(數十種中草藥組成),龍蝦上桌時用面盆裝盛。

洪澤湖八仙

洪澤湖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是少不了各種美味。大閘蟹、甲魚、鱖魚、白魚、銀魚、青蝦、鮰魚、鰻魚是洪澤湖八鮮,味道鮮美,到淮安旅遊的人們都可以“賞洪澤湖風光,品洪澤湖美食”。

淮安茶饊

在淮安,茶饊屬婦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饊創於清朝後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為當時茶饊做得最好的人姓嶽,故又名“岳家茶饊”,又因為嶽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樓,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鼓樓茶饊”。

鹽城

Yan Cheng

阜寧大糕

阜寧大糕,糕片白如雪,柔如雲,甜如蜜,卷得起、放得開,上口香甜、滋潤細軟、營養豐富、老幼皆宜。乾隆吃後,讚不絕口,賜名“玉帶糕”

濱海香腸

大縱湖醉蟹

大縱湖醉蟹是一道傳統名菜,蟹個大黃多。洗淨後,配以鹽城曲酒、米酒、淮鹽、花椒等原料醉制。該品具有外觀似活、肉質細嫩、味醇濃郁、醉氣惹人、佐酒品鮮、營養豐富、不需烹調、攜帶方便八大特色。

揚州

Yang Zhou

翡翠燒麥

由揚州市富春茶社創始人陳步雲首創。"要得甜先放鹽",放鹽提鮮襯甜,能保持葉綠素。此點是揚州點心雙絕之一。皮薄餡綠,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潤清香。

清燉蟹粉獅子頭

獅子頭肥嫩異常,蟹粉鮮香,青菜酥爛清口,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香。同時具有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健脾開胃調理、營養不良調理之功效。

高郵鴨蛋

高郵鴨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其蛋質可用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概括。

鎮江

Zhen Jiang

鎮江香醋

鎮江醋屬於黑醋/烏醋。鎮江香醋創於1840年,是江蘇著名的特產,馳名中外,1909年開始少量出口。與山西醋相比,鎮江香醋的最大特點在於微甜。

茅山老鵝

以茅山而得名,茅山地處句容境內,具有良好的生態和旅遊環境,自古以來就以養鵝醃制而聞名,以當地草鵝為原料,在百年傳統醃制基礎上精心研製,肉質鮮嫩,口感好,風味獨特。

揚中河豚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這是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對盛產河豚時鮮的讚譽。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蘇東坡用“值得一死”來形容品嘗後的感受。

泰州

Tai Zhou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其主要用料麵粉為黃橋地區特產的小麥精粉。色澤金黃,外觀美觀,香酥可口,不油不膩,適合各地消費者的口味。是江蘇特色之一。

靖江肉脯

靖江肉脯始創於1936年,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產品色澤鮮豔、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回味無窮。

泰州三麻

三麻指的是麻油、麻糕、麻餅三樣東西的合稱。“壽星”牌麻油,不僅質純、香濃、味醇,而且對延緩皮膚衰老和燙(燒)傷後的皮膚再生有奇效。泰州生產麻糕歷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譽。雙色麻餅始創于清同治年間,兼甜、鹹兩味,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回味無窮。

宿遷

Su Qian

雲渡桃雕

“年來誰上狀元墩,墩外桃花不計村。莫道避秦還有地,願從花裡叩柴門。”早在明朝,泗陽縣桃園灘及黃河岸雲渡口一帶居民就把桃核雕刻成桃籃、桃鎖、桃船、桃猴等工藝品

車輪餅

車輪餅是江蘇宿遷地區的漢族傳統名點之一,主要原料為麵粉、白糖、青紅絲、生豬板油、冰糖等。盛產於宿遷市洋河鎮(原桃源縣)、宿城區埠子鎮等鄉鎮。車輪餅為油炸,需熱食,色澤金黃,口感細膩。

南京

Nan Jing

南京桂花鴨

南京作為著名的“食鴨之都”,不僅鴨子種類繁多,有烤鴨,板鴨,醬鴨和鹽水鴨等,而且食鴨歷史悠久。宋代就聞名全省。當時南京城裡盛行用鴨製作菜肴,曾有“金陵鴨饌甲天下”的美譽。

南京香肚

南京香肚是南京著名特產之一,創于清同治年間。其形如蘋果嬌小玲瓏,老南京呼之為“小肚”。它的主要材料是鮮豬肉,一般要三分肥七分瘦,佐料是是適量的鹽,糖和各類香料。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其用料考究,織工精細,圖案色彩典雅富麗,宛如天上彩雲般的瑰麗,故稱“雲錦”。它與蘇州的宋錦、四川的蜀錦齊名,並稱我國三大名錦。

你家鄉的特產是什麼?

在留言區和我分享吧!

細細品來,還有點冰糖味。便於貯藏,成為冬季珍果。

常州

Chang Zhou

大麻糕

常州大麻糕,江蘇漢族糕類特產,是具有獨特口感和風味的一種橢圓形大燒餅,也是常州人最喜愛吃的家常傳統食品。常州大麻糕始于清道光年間,是當時長樂茶社王長生師傅所制,後經歷代師傅改進和提高,便成了流傳於世、膾炙人口的常州小吃名點。

梳篦

梳篦,又稱櫛,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常州篦梳其製作技藝形成于魏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常州梳篦聲名之盛,在於選材嚴格,工藝獨特,製作精良。篦箕和木梳從原料到成品,分別需經過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

金壇雀舌

形如雀舌而得名,屬扁形炒青綠茶。成品條索勻整,狀如雀舌,幹茶色澤綠潤,扁平挺直;沖泡後香氣清高,色澤綠潤,滋味鮮爽,湯色明亮,葉底嫩勻成朵明亮。內含成份豐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含量較高。

蘇州

Su Zhou

陽澄湖大閘蟹

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十肢矯健,置於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風送爽、菊花盛開之時,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農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

太湖三寶

太湖水產資源豐富,這為地處太湖之濱的蘇州提供了豐厚的美食資源,盛產的銀魚、梅鱭和白蝦並稱為“太湖三寶”,馳譽中外。

蘇繡

蘇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

南通

Nan Tong

白蒲茶幹

白蒲茶幹(全稱白蒲“三香齋”茶幹),是江蘇南通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選用優質大豆,多種香料精製而成。茶幹味美香芳,富有韌性,色澤美觀,形狀方且薄,別具一格,經濟實惠,弛名四方,極受群眾歡迎。

西亭脆餅

西亭脆餅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獨特風格。西亭脆餅每只不足兩公分厚,竟有十八層,幹吃,有酥、脆、香、甜的感覺;泡食,層次不亂、湯水不渾、香味撲鼻,且純正可口、營養豐富、健脾開胃,頗受人們喜愛。

海門羊肉

海門山羊肉☆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肥嫩鮮美、食而不膩、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特點。長江下游肥嫩的青草培育出了“海門山羊”獨特的鮮美肉質,再輔以千百年來精益求精的烹飪技術,紅燒海門山羊肉成為膾炙人口的中國地方特產一絕。

連雲港

Lian Yun Gang

東海水晶

連雲港市東海縣是中國的“水晶之鄉”。這裡水晶以白色為主,也有煙、茶、黃、粉紅和紫等諸色。還有晶體內含有毛髮狀的“發晶”,含草木狀的“草木晶”,含水珠的“水膽晶”。

贛榆梭子蟹

榆梭子蟹”是江蘇省贛榆縣特產,梭子蟹養殖是該縣海水養殖的重要產業。贛榆梭子蟹品質優良,脂膏肥滿,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葛藤粉

連雲港葛藤粉,為山民采雲臺山野生葛藤根,洗淨搗碎,放于水中搓揉攪動,使其澱粉分出沉澱,涼幹而成。雲臺山葛藤粉潔白細膩、溫水調勻,開水沖熟,如《鏡花緣》中所說,“葛根最解酒毒,葛粉尤佳……唯有海州雲臺山所產最佳”。

淮安

Huai An

盱眙龍蝦

盱眙龍蝦的原料原產於美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從南京傳入盱眙,並且很適應盱眙當地的環境,很快繁衍開來。盱眙龍蝦之所以有名,與它的烹製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它的配料選用十三香(數十種中草藥組成),龍蝦上桌時用面盆裝盛。

洪澤湖八仙

洪澤湖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是少不了各種美味。大閘蟹、甲魚、鱖魚、白魚、銀魚、青蝦、鮰魚、鰻魚是洪澤湖八鮮,味道鮮美,到淮安旅遊的人們都可以“賞洪澤湖風光,品洪澤湖美食”。

淮安茶饊

在淮安,茶饊屬婦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饊創於清朝後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為當時茶饊做得最好的人姓嶽,故又名“岳家茶饊”,又因為嶽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樓,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鼓樓茶饊”。

鹽城

Yan Cheng

阜寧大糕

阜寧大糕,糕片白如雪,柔如雲,甜如蜜,卷得起、放得開,上口香甜、滋潤細軟、營養豐富、老幼皆宜。乾隆吃後,讚不絕口,賜名“玉帶糕”

濱海香腸

大縱湖醉蟹

大縱湖醉蟹是一道傳統名菜,蟹個大黃多。洗淨後,配以鹽城曲酒、米酒、淮鹽、花椒等原料醉制。該品具有外觀似活、肉質細嫩、味醇濃郁、醉氣惹人、佐酒品鮮、營養豐富、不需烹調、攜帶方便八大特色。

揚州

Yang Zhou

翡翠燒麥

由揚州市富春茶社創始人陳步雲首創。"要得甜先放鹽",放鹽提鮮襯甜,能保持葉綠素。此點是揚州點心雙絕之一。皮薄餡綠,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潤清香。

清燉蟹粉獅子頭

獅子頭肥嫩異常,蟹粉鮮香,青菜酥爛清口,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香。同時具有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健脾開胃調理、營養不良調理之功效。

高郵鴨蛋

高郵鴨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其蛋質可用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概括。

鎮江

Zhen Jiang

鎮江香醋

鎮江醋屬於黑醋/烏醋。鎮江香醋創於1840年,是江蘇著名的特產,馳名中外,1909年開始少量出口。與山西醋相比,鎮江香醋的最大特點在於微甜。

茅山老鵝

以茅山而得名,茅山地處句容境內,具有良好的生態和旅遊環境,自古以來就以養鵝醃制而聞名,以當地草鵝為原料,在百年傳統醃制基礎上精心研製,肉質鮮嫩,口感好,風味獨特。

揚中河豚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這是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對盛產河豚時鮮的讚譽。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蘇東坡用“值得一死”來形容品嘗後的感受。

泰州

Tai Zhou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其主要用料麵粉為黃橋地區特產的小麥精粉。色澤金黃,外觀美觀,香酥可口,不油不膩,適合各地消費者的口味。是江蘇特色之一。

靖江肉脯

靖江肉脯始創於1936年,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產品色澤鮮豔、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回味無窮。

泰州三麻

三麻指的是麻油、麻糕、麻餅三樣東西的合稱。“壽星”牌麻油,不僅質純、香濃、味醇,而且對延緩皮膚衰老和燙(燒)傷後的皮膚再生有奇效。泰州生產麻糕歷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譽。雙色麻餅始創于清同治年間,兼甜、鹹兩味,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回味無窮。

宿遷

Su Qian

雲渡桃雕

“年來誰上狀元墩,墩外桃花不計村。莫道避秦還有地,願從花裡叩柴門。”早在明朝,泗陽縣桃園灘及黃河岸雲渡口一帶居民就把桃核雕刻成桃籃、桃鎖、桃船、桃猴等工藝品

車輪餅

車輪餅是江蘇宿遷地區的漢族傳統名點之一,主要原料為麵粉、白糖、青紅絲、生豬板油、冰糖等。盛產於宿遷市洋河鎮(原桃源縣)、宿城區埠子鎮等鄉鎮。車輪餅為油炸,需熱食,色澤金黃,口感細膩。

南京

Nan Jing

南京桂花鴨

南京作為著名的“食鴨之都”,不僅鴨子種類繁多,有烤鴨,板鴨,醬鴨和鹽水鴨等,而且食鴨歷史悠久。宋代就聞名全省。當時南京城裡盛行用鴨製作菜肴,曾有“金陵鴨饌甲天下”的美譽。

南京香肚

南京香肚是南京著名特產之一,創于清同治年間。其形如蘋果嬌小玲瓏,老南京呼之為“小肚”。它的主要材料是鮮豬肉,一般要三分肥七分瘦,佐料是是適量的鹽,糖和各類香料。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其用料考究,織工精細,圖案色彩典雅富麗,宛如天上彩雲般的瑰麗,故稱“雲錦”。它與蘇州的宋錦、四川的蜀錦齊名,並稱我國三大名錦。

你家鄉的特產是什麼?

在留言區和我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