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林語堂燒了結婚證:愛人可以不是戀人,相親的婚姻也有愛情

林語堂作品《京華煙雲》,電視劇劇照

民國知識份子中,

多情者不乏其人。

徐志摩風流倜儻,在多個女人中流連忘返;胡適一生守在村姑出身的老婆身邊,但紅顏知己一個接一個;辜鴻銘喜愛纏小腳的妻子,但也耐不住寂寞,納妓☆禁☆女為妾……。

林語堂卻是個異數。

年輕時,林語堂初戀失敗,不得不屈服于現實而選擇相親。此後他聲譽日隆重,名利雙收,但他沒有任何補償心理,擺脫舊式婚姻,再尋找一份自由的愛情。

妻子並非他的初戀愛人,

甚至是一個備胎,但終其一生,林語堂守妻子,生生地把舊式婚姻經營得比新式愛情更加甜美。

林語堂年輕時風度翩翩

初戀失敗,傷心欲絕,“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當時,林語堂在上海讀大學,回家時遇上了同學的妹妹陳錦端。林語堂認為陳錦端“生得確是奇美無比”,

很快愛上了她。

兩個年輕人心心相印,她畫畫,他寫作,用畫與字點綴著美好的愛情。

然而,陳家是閩南名門,希望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婿,而林語堂只是一個普通牧師之子,不在其考慮之列。

那時的婚姻,是父母之命決定的,林語堂與陳錦端兩人毫無辦法,只能分開。

林語堂傷心欲絕:“我知道不能娶陳小姐,真是痛苦萬分……母親提著燈籠到我屋裡,問我心裡有什麼事如此難過,

我立刻哭得癱軟下來。哭得好可憐。”

可見,這段初戀令林語堂刻骨銘心。即便在八十歲時,林語堂寫的《八十自述》還寫道:“我從聖約翰回廈門時,總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為我熱愛我好友的妹妹。”

陳錦端的父親破壞了林語堂與她女兒關係,為了補償,把鄰居家的姑娘廖翠鳳介紹給了林語堂。

初戀失意的林語堂到廖家提親。廖翠鳳早就聽聞林語堂之名,也非常欽慕他的才華,

一下子答應了。

雖然林語堂對陳錦端依然念念不忘,但他與媒妁之言的妻子廖翠鳳的婚姻依然過得像詩一樣美。

因為他知道往日成風,當下之人才是最要珍惜的。

林語堂對中國道家學說參悟得非常通透,是“新道家學派”的代表人。道家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對他有深刻的影響。

他認為,初戀雖好,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他的一首詩能夠反映其心境:

人生過客來無處,

休說故里在何方。

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芳香。

舊式婚姻裡的美滿愛情

當初相親時,廖母也認為林語堂只是一個窮牧師的兒子,曾擔心女兒嫁給林家之後受苦。不想廖翠鳳說:“貧窮算不了什麼。”林語堂當時非常感動。

結婚之後,林語堂做了一個讓人費解的舉動——一把火燒了結婚證。他對妻子說:“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才用,我們燒掉吧,今後用不著它。”

林語堂這樣描述自己的妻子:“她外向,我內向。我就是一個氣球,她是沉重的墜頭兒……氣球沒有墜頭兒而亂飄,會惹下災禍。”

林語堂認為,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卻把婚姻當點心吃,這沒有不失敗的。林語堂“對妻子的愛情從婚姻開始,並以婚姻為基礎。”隨著年紀增長,越發珍惜值得珍惜的東西。

林語堂總結了兩個維繫婚姻感情的秘訣:

一、太太喜歡的時候,你要跟著她喜歡,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生氣;

二、少說一句,比多說一句好,吵架時有一個人不說,那就更好了。

林語堂與妻子感情很好

廖翠鳳的寬容性格也讓林語堂活得悠游自在,徹底舒展身心,讓林語堂可以踐行他的“新道家生活方式”。

廖翠鳳理解林語堂對陳錦端的真情,允許他心裡給她留下一個位置;她也會把他當成大小孩一樣縱容,允許他在床上抽煙,也允許他頭髮亂蓬蓬不去理髮。

終其一生,林語堂感受了妻子姐姐一般的溫暖和柔情。

抓得一手好牌,不一定能贏;抓得一手不那麼好的牌,依然可以贏。(下拉點贊,不勝感激)

我內向。我就是一個氣球,她是沉重的墜頭兒……氣球沒有墜頭兒而亂飄,會惹下災禍。”

林語堂認為,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卻把婚姻當點心吃,這沒有不失敗的。林語堂“對妻子的愛情從婚姻開始,並以婚姻為基礎。”隨著年紀增長,越發珍惜值得珍惜的東西。

林語堂總結了兩個維繫婚姻感情的秘訣:

一、太太喜歡的時候,你要跟著她喜歡,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生氣;

二、少說一句,比多說一句好,吵架時有一個人不說,那就更好了。

林語堂與妻子感情很好

廖翠鳳的寬容性格也讓林語堂活得悠游自在,徹底舒展身心,讓林語堂可以踐行他的“新道家生活方式”。

廖翠鳳理解林語堂對陳錦端的真情,允許他心裡給她留下一個位置;她也會把他當成大小孩一樣縱容,允許他在床上抽煙,也允許他頭髮亂蓬蓬不去理髮。

終其一生,林語堂感受了妻子姐姐一般的溫暖和柔情。

抓得一手好牌,不一定能贏;抓得一手不那麼好的牌,依然可以贏。(下拉點贊,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