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2個省份GDP增速超“國家線”,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

繼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前三季度經濟資料之後,截至目前,已有27個省份公佈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績單,其中22個省份GDP增速超出“國家線”,貴州反超重慶,與西藏同居榜首。

看點1 貴州經濟增速與西藏並列第一

近年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西南地區各省份的經濟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貴州、重慶、西藏的資料均表現搶眼,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貴州、西藏兩省份以10.1%的增速暫列第一位,重慶排名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貴州反超了長期表現強勁的重慶;遼寧、甘肅、天津暫居倒數三位,GDP增速分別為2.5%、3.6%、6%。

單就貴州來看,2017年以來,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一季度增長10.2%,上半年增長10.4%,前三季度增長10.1%,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平穩。

“貴州經濟運行最大的特點是‘穩’。”貴州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彭龍表示,貴州經濟運行延續了近幾年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高於全國、高於西部,居全國前列。

從2003年以來,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已經連續14年穩定在10%以上。全省經濟增速自2011年第1季度以來,已經連續27個季度保持在全國前三位。

雖然被貴州反超,但重慶近年來經濟增速也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穩居全國前三位。該市統計部門表示,隨著轉型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預計全年經濟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全國31個省份中,

山東、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四個省份尚未公佈前三季度經濟資料。

看點2 17省份經濟增速較上半年回落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佈的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932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

在公佈的27個省份中,有22個省份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在7.0%以上,跑贏了“國家線”;低於“國家線”的共有5個省份,

分別是北京、河北、天津、甘肅和遼寧,GDP增速分別為6.8%、6.7%、6.0%、3.6%、2.5%。

與上半年經濟增速相比,貴州、西藏、重慶、雲南、安徽、四川、陝西、河南、福建、寧夏、廣東、湖南、青海、廣西、河北、天津、甘肅17個省份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最大的是甘肅,降幅為1.4個百分點。

增幅擴大的共有5個省份,分別是浙江、新疆、山西、上海、遼寧,其中,增幅最大的為遼寧,擴大0.4個百分點;江西、湖北、海南、江蘇、北京5個省份與上半年持平。

經濟總量方面,排名前兩位的是廣東、江蘇兩個經濟大省,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64815.38億元、62604.5億元,破六萬億大關,浙江以36958億元位居第三;倒數三名分別是西藏、青海和寧夏,均為西部省份,其中西藏經濟總量不足千億元。

廣東省統計部門表示,廣東與全國及經濟總量相近省份對比優勢繼續擴大,前三季度,廣東的地區生產總值總量占全國的比重為10.6%,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與江蘇省相比,廣東對比江蘇的總量優勢比上年同期擴大432億元。

看點3 東北經濟出現“回暖”

記者注意到,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一改去年全年負增長情況,前三個季度GDP一直保持在“2”以上的增長。具體來看,農林牧漁業生產穩定,增速有所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0.6%;財政收入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個百分點。

吉林、黑龍江尚未公佈前三季度經濟資料。不過,10月30日,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時指出,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符合預期,保持平穩向好趨勢,增速為近年最高,主要經濟指標為四年來最好。

他介紹,一產、三產增速繼續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4%,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21.7%,網路零售額增長53.3%;省外銀行卡在黑龍江交易額增長52%;進出口總額增長1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3%。

“儘管經濟結構調整、新動能和新增長領域培育見到成效,但要清醒看到石油減產還將持續,全省經濟仍處於傳統產業集中負向拉動與培育新動能、新增長領域相互交織、相互賽跑關鍵時期。” 陸昊表示,要下大氣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發展環境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大力推動深化市場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發展活力。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紅駒認為,東北經濟實現觸底回升,在前幾年降幅較大的形勢下,通過東北振興計畫、製造業回暖,改善了經濟增長狀況,像高新技術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速都比較高;同時,供給側改革力度加大,去產能效果顯現,過剩產業在改革後生產經營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看點4 天津甘肅GDP增速回落明顯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一些省份經濟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天津市2017年第一季度GDP增速為8.0%、上半年為6.9%、前三季度為6.0%,而2016年的GDP增速為9.0%,至今已經下滑3個百分點。

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褚麗萍對媒體稱,天津經濟繼續保持6.0%的增長速度,雖有所回落,但仍來之不易。當一個地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都會出現增速“換擋”。近二十年來,天津經濟增速基本保持了兩位數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在經濟增速有所回落的同時,運行品質和效益正在不斷攀升,結構更加合理優化,民生進一步改善,人民獲得感不斷增強。

資料顯示,天津市“三去一降一補”等工作成效顯著。前三季度,水泥產量下降18.2%,生鐵生產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1個百分點;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36.5%。

經濟增速同樣回落較快的還有甘肅,2017年第一季度為6.1%、上半年為5.0%、前三季度為3.6%;前三季度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該省統計部門稱,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省經濟總體保持穩定。

汪紅駒表示,天津原來增速較快、基數較大,因此今年增速回落可以理解;甘肅回落較快可能與環保督查力度加大、控制環境污染有關,工業生產等相關行業產業增速下降。

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與江蘇省相比,廣東對比江蘇的總量優勢比上年同期擴大432億元。

看點3 東北經濟出現“回暖”

記者注意到,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一改去年全年負增長情況,前三個季度GDP一直保持在“2”以上的增長。具體來看,農林牧漁業生產穩定,增速有所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0.6%;財政收入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個百分點。

吉林、黑龍江尚未公佈前三季度經濟資料。不過,10月30日,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時指出,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符合預期,保持平穩向好趨勢,增速為近年最高,主要經濟指標為四年來最好。

他介紹,一產、三產增速繼續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4%,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21.7%,網路零售額增長53.3%;省外銀行卡在黑龍江交易額增長52%;進出口總額增長1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3%。

“儘管經濟結構調整、新動能和新增長領域培育見到成效,但要清醒看到石油減產還將持續,全省經濟仍處於傳統產業集中負向拉動與培育新動能、新增長領域相互交織、相互賽跑關鍵時期。” 陸昊表示,要下大氣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發展環境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大力推動深化市場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發展活力。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紅駒認為,東北經濟實現觸底回升,在前幾年降幅較大的形勢下,通過東北振興計畫、製造業回暖,改善了經濟增長狀況,像高新技術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速都比較高;同時,供給側改革力度加大,去產能效果顯現,過剩產業在改革後生產經營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看點4 天津甘肅GDP增速回落明顯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一些省份經濟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天津市2017年第一季度GDP增速為8.0%、上半年為6.9%、前三季度為6.0%,而2016年的GDP增速為9.0%,至今已經下滑3個百分點。

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褚麗萍對媒體稱,天津經濟繼續保持6.0%的增長速度,雖有所回落,但仍來之不易。當一個地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都會出現增速“換擋”。近二十年來,天津經濟增速基本保持了兩位數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在經濟增速有所回落的同時,運行品質和效益正在不斷攀升,結構更加合理優化,民生進一步改善,人民獲得感不斷增強。

資料顯示,天津市“三去一降一補”等工作成效顯著。前三季度,水泥產量下降18.2%,生鐵生產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1個百分點;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36.5%。

經濟增速同樣回落較快的還有甘肅,2017年第一季度為6.1%、上半年為5.0%、前三季度為3.6%;前三季度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該省統計部門稱,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省經濟總體保持穩定。

汪紅駒表示,天津原來增速較快、基數較大,因此今年增速回落可以理解;甘肅回落較快可能與環保督查力度加大、控制環境污染有關,工業生產等相關行業產業增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