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年學費10萬元,上幼稚園為什麼這麼貴

圖片來自網路

11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

人大附中)校長翟小甯、英國國王學院學校(King's College School, Wimbledon,簡稱“KCS”)副校長Karl Gross一起出現在杭州未來科技城,為兩校合作辦學的人大附中杭州學校舉行成立儀式,杭州因此迎來又一所國際化學校。

英國國王學院學校是原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附屬中學,由英國國王喬治四世頒佈皇家特許狀創建,有近200年的辦學歷程,KCS 的畢業生均入讀世界一流名校,是牛津和劍橋最重要的生源學校之一。

強強聯手打造的學校,

會是什麼樣子?

2018年9月開學的人大附中杭州學校總校長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王海玲教授擔任。學校從幼稚園到高中,採用雙語教學。

中英美多國團隊管理與教學

幼稚園學費可能達10萬元/年

“我們在杭州市區的世茂麗晶城設了招生辦公室,雖然沒有做任何宣傳,但每天我已要接待3~5波來諮詢的家長了,有杭州、金華等地的,基本都是孩子要讀幼稚園、小學的。

這些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學校師資情況。”人大附中杭州學校招生老師楊鵬說

記者瞭解到,人大附中杭州學校位於余杭區未來科技城南湖南岸,於2016年3月開工建設,辦學規模擬為138個班,包括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計畫於2018年9月1日正式開學。學校為民辦性質,建成後將在教育局指導下開展自主招生。

根據設計,校園中融合茶田、竹林等余杭當地特色,有包括多功能報告廳、多功能運動館、50米標準恒溫游泳池、全功能健身房、劇院及學生寄宿設施等。

擁有來自中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等國家的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和教學團隊,為3~18 歲中外籍學生構建一個融貫中西教育的國際學校。

校方介紹,學校的幼稚園、小學、初中都採用基於中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雙語教學,高中階段學生學的是國際通行課程,畢業後的主要就學方向是歐美等世界各國的大學,

當然學生也可以選擇參加國內高考。不過,校方也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將貫穿各個學部。

根據學校課程設置顯示:幼稚園有6個科目的雙語教學;小學、初中基於九年制義務教育,每班有中外雙班主任,中外教師分科教學;高中有劍橋IGCSE課程、A-Level課程,主辦開設IB、DP課程,課業成績得到世界各國大學廣泛認可。

因為是雙語教學的關係,

學校的中文、歷史、政治、地理、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國教師授課的;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是雙語老師和外籍老師授課的;音樂、美術、體育由中外籍老師授課。

至於學校的學費,校方表示目前學費還沒最終確定,不過可以參考同類型雙語學校。錢報記者也多管道瞭解到,幼稚園的學費大約是10萬元/年,小學中學學費會逐步增加。

洋老師個個都有明星履歷

課外活動是學校教學支柱內容

記者發現,這所學校有很多洋老師,而且個個都有明星式的教學經歷。他們在這所學校裡教什麼,和中國普通的學校有什麼不同?

學校的執行校長Bruce Thompson畢業于牛津大學,是英國的教育專家,他擁有超過30年的教學經驗,曾先後在英國多所名校任職。

“在人大附中杭州學校,我們對學生進行雙語教育,追求學術品質,還有體育教育、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等方面的齊頭並進。學校建立了關顧體系,由寄宿管理團隊、學院督導、年級督導、以及學術導師共同組成。”

Bruce說,學校導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表現,也關心他們的身心發展。寄宿導師定期與學生交流日常點滴,並與學術團隊、日常導師建立緊密聯繫。學校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學院活動來展現自己,學習如何在集體中與他人共事,如何領導安排,如何承擔責任。在寄宿社區中,全天候都有中英文流利的教職員工負責管理,解決學生可能面臨的生活及學術問題,建立學生的社區歸屬感。

學校課外活動總監Tom Banyard來自英國國王學院學校,畢業于牛津大學。Tom說:“在人大附中杭州學校,孩子們在課堂外的天地有所體驗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延展項目不是可參加可不參加的課外活動,而是學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學校教學體系的支柱性內容。”

Tom說,比如,音樂、戲劇和美術,每個孩子無論水準高低,都需要參加表演藝術類專案;所有學生每週都要參與體育運動,這既是學術課程的一部分,也是常規比賽專案的內容;學生們將有機會按照自己的選擇參加活動,活動分為學術類和創意類,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記者發現,這所學校有很多洋老師,而且個個都有明星式的教學經歷。他們在這所學校裡教什麼,和中國普通的學校有什麼不同?

學校的執行校長Bruce Thompson畢業于牛津大學,是英國的教育專家,他擁有超過30年的教學經驗,曾先後在英國多所名校任職。

“在人大附中杭州學校,我們對學生進行雙語教育,追求學術品質,還有體育教育、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等方面的齊頭並進。學校建立了關顧體系,由寄宿管理團隊、學院督導、年級督導、以及學術導師共同組成。”

Bruce說,學校導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表現,也關心他們的身心發展。寄宿導師定期與學生交流日常點滴,並與學術團隊、日常導師建立緊密聯繫。學校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學院活動來展現自己,學習如何在集體中與他人共事,如何領導安排,如何承擔責任。在寄宿社區中,全天候都有中英文流利的教職員工負責管理,解決學生可能面臨的生活及學術問題,建立學生的社區歸屬感。

學校課外活動總監Tom Banyard來自英國國王學院學校,畢業于牛津大學。Tom說:“在人大附中杭州學校,孩子們在課堂外的天地有所體驗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延展項目不是可參加可不參加的課外活動,而是學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學校教學體系的支柱性內容。”

Tom說,比如,音樂、戲劇和美術,每個孩子無論水準高低,都需要參加表演藝術類專案;所有學生每週都要參與體育運動,這既是學術課程的一部分,也是常規比賽專案的內容;學生們將有機會按照自己的選擇參加活動,活動分為學術類和創意類,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