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過度溺愛孩子的父母是自找苦吃

網友稱網上做番茄炒蛋的父母是自找苦吃,小編也同意這種觀點,為什麼呢?孩子連基本生活能力都沒有,還讓他出國。這不是學校的責任,學校沒有那麼多義務去教孩子學做家務,

因為我們知道我國國內的教育環境不允許這麼做。

有時候,還真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不用你管,你搞好學習就行了。”“走開走開,你不會炒,看書去吧!”當孩子表現出想要替父母分擔時,家長的幾句話就像澆了一盆冷水似的將這熱情澆滅。其實,與其等孩子長大了責駡孩子“好吃懶做”,不如從小就開始培養他們的獨立和自理能力。

孩子不能太過嬌慣的,否則總有一天是無法收拾的。我記得前些日子看過一個消息,說的是孩子在飛機上嬉鬧,被別人制止,而大人參與進來,最後的結果是,到了美國,被直接遣返回中國。從這一個側面就很直白地說明了嬌慣孩子的結果。

還有,很多時候,小孩子之間嬉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作為孩子的父母,卻總是想要進入孩子的嬉鬧之中,因為他們看到了孩子吃了虧的。這是他們所不幹的。

可是,孩子的嬉鬧並不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的;而往往是父母的參與,就讓整個事情變了味道,就會讓很多人都說這個大人的素質,

而不是會說這個孩子的。

中國的父母,總是不願意孩子吃苦,想要代替孩子吃苦。可是,要知道,吃苦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沒有吃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沒有必要不讓孩子吃苦。還有,再就是擅長的是替孩子做主和選擇。無論做什麼,都是覺得自己是見識多廣,總覺得自己的決定就是最好的;總覺得自己是不可能會害了孩子;可是,從某一方面來說,

父母並不知道孩子需要什麼,也不知道想要什麼,這是不是一種悲哀?

這讓我想起我的父母的教育方法,我和我們兄弟從七歲開始,母親就讓我們自己洗自己的衣服,九歲要學會做麵食。一次做不好,就兩次,兩次做不好,就再來一次,直到學會為止。

衣服洗不乾淨,沒事的,母親讓第二天穿著上學去,然後告訴我們,為什麼這次就沒有洗乾淨衣服,下次就學會了。

以至於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不管到了哪裡,我們的動手能力都會比同齡人強很多,我的幾個哥哥都小有成就,這都跟父母的教育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