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左右腦測試,是偽科學麼?

最近上圖的測試刷爆了朋友圈,甚至有網友曬出測試代碼,

指出測試結果是隨機的——即打開頁面之後,結果已經生成。目前,眾所周知,左右腦的區分不再是正確的了,在每件事情上,大腦是都協同工作的。

愉快的玩耍!

不代表我們不講科學哦~

相關專家認為,左右腦年齡測試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

從事複雜活動時實際為左右腦協同操作。

心理測試原理被曝光之後,大家可是有點小情緒了。明明測試中人家很聰明的,一夜之間這點小驕傲被潑了冷水。其實左右腦測試的熱傳,源於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應”,測試者不自覺被“主觀驗證”的作用所影響,一時間搜集所有讓自己符合描述的證據。

早在18世紀,心理專家通過測量人的頭蓋骨,有可能發現大腦的大小,進而測量一個人的智力水準,

經過進一步的完善,形成了顱相學(phrenology)。顱相學認為,顱骨的形狀能夠反映大腦的哪個“器官”發展得更好,它假設這些器官能夠反過來反映人的心理特點,比如語言、父母的愛、自尊和音樂才能。在1821年,不列顛和法國重要的顱相學家約翰·加斯帕·斯波津姆(Johann Gspar Spurzheim),認為通過顱相學能夠識別犯罪行為的遺傳傾向,從而能將這類人從社會中消除。後來,在顱相學文獻中,
開始出現一種清晰的模型,心理學家正是開啟了對於左右腦的研究。

到1904年左右,德國心理學家威廉·斯特恩(William Stern),提出了“智商(IQ)”的概念,認為智商= 心理年齡/ 實際年齡*100。通過多年的累計資料和試驗,對於左右腦的分工和智商的探討,逐漸被心理學家科學化。

讓原本只是派對上炒熱氣氛的心理遊戲,逐漸發展為複雜的學問。

這種易於傳播、受大眾喜愛的心理測試,也不免被權力所利用。一戰期間,智力測試被廣泛運用於學校、軍隊,掀起了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歧視運動。1912年,美國政府建議智力測試中被判定為“低等”類別的人禁止生育。從1907年到1970年,美國共有約6萬名“心智缺陷”的人遭到絕育。

當然,今天的心理測試是一種日常現象。

我們在中學、大學、面試、診所裡都能遇見,更別提雜誌、網路和社交媒體上見到的無數假心理測試了。這些假心理測試為廣告公司和其他一些機構收集資料,試圖告訴我們,我們最像哪一個名人,我們是哪一種動物,或者我們應該投誰一票。

對大部分人來說,今天的心理測試沒有什麼威脅性,僅僅是另一種填充現代生活的衡量和比較罷了。換句話說,大部分心理測試的結果沒有誤導人,它們只是告訴你之前不知道的資訊。

那麼,高級心理測試到底長什麼樣?《心理之書:和自己玩的心理遊戲》一書中介紹了數世紀以來著名的心理測試,來一起看看。

洛溫菲爾德拼鑲測驗:包括465個木片,有6種顏色、8 種幾何形狀(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種三角形——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形)。測試本來是給兒童用的,但是心理學家將它的應用範圍擴展到了成人,被試者被邀請做出任何模型或者自己喜歡的圖像。這些測試於1929 年首先由備受尊重的英國兒童心理學家瑪克麗特·洛溫菲爾德引入,今天仍然在使用。

看圖說故事測試(MAPS),這個測試在1942 年由美國心理學家E.S. 謝內達曼(E.S.Shneidaman)編制,它要求被試者將一個或多個人物放入熟悉的場景中(臥室、街道、橋樑等),然後講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為心理學家提供了分析性格的投射,測試中的67 個人物提供了大量的暗示性材料:只要看看他們,你就會產生創造性的思維障礙。

還有偉大小說家維克多·雨果發明的墨蹟測試,後經心理學醫生赫曼·羅夏克改良投入到心理試驗中。

這些專業又有趣的心理遊戲、心理問卷,以一種輕鬆的方式帶領我們來探索自己的心靈。人類對於心理能力的好奇和求知欲,才是生命中無懈可擊的魅力。

最後,是來自《心理之書:和自己玩的心理遊戲》一個萌萌噠趣味測試——爬樓梯看性格(The Climbing Frame),

看看圖中哪個人物更像你?

答案在最後(不是隨機噠):

結果如下:

1.淘氣的,有童心的

2.無助,處處充滿危機意識

3.容易惹事的小麻煩

4.負責任的

5.自由自在的

6.自我滿足的

7.故意搞破壞,有點報復心

8.偷偷在背後搗鬼的

9.耐力強,能堅持

10.愛交朋友

11.愛交朋友

12.被排斥的

13.愛炫耀的

14.幸福感滿滿的

15.總是興高采烈的(自嗨型)

16.助人為樂的

17.愛生悶氣的

18.容易成為受害者

19.孤僻的

20.令人鼓舞的,勇往直前的領袖

21.追隨者

它們只是告訴你之前不知道的資訊。

那麼,高級心理測試到底長什麼樣?《心理之書:和自己玩的心理遊戲》一書中介紹了數世紀以來著名的心理測試,來一起看看。

洛溫菲爾德拼鑲測驗:包括465個木片,有6種顏色、8 種幾何形狀(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種三角形——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形)。測試本來是給兒童用的,但是心理學家將它的應用範圍擴展到了成人,被試者被邀請做出任何模型或者自己喜歡的圖像。這些測試於1929 年首先由備受尊重的英國兒童心理學家瑪克麗特·洛溫菲爾德引入,今天仍然在使用。

看圖說故事測試(MAPS),這個測試在1942 年由美國心理學家E.S. 謝內達曼(E.S.Shneidaman)編制,它要求被試者將一個或多個人物放入熟悉的場景中(臥室、街道、橋樑等),然後講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為心理學家提供了分析性格的投射,測試中的67 個人物提供了大量的暗示性材料:只要看看他們,你就會產生創造性的思維障礙。

還有偉大小說家維克多·雨果發明的墨蹟測試,後經心理學醫生赫曼·羅夏克改良投入到心理試驗中。

這些專業又有趣的心理遊戲、心理問卷,以一種輕鬆的方式帶領我們來探索自己的心靈。人類對於心理能力的好奇和求知欲,才是生命中無懈可擊的魅力。

最後,是來自《心理之書:和自己玩的心理遊戲》一個萌萌噠趣味測試——爬樓梯看性格(The Climbing Frame),

看看圖中哪個人物更像你?

答案在最後(不是隨機噠):

結果如下:

1.淘氣的,有童心的

2.無助,處處充滿危機意識

3.容易惹事的小麻煩

4.負責任的

5.自由自在的

6.自我滿足的

7.故意搞破壞,有點報復心

8.偷偷在背後搗鬼的

9.耐力強,能堅持

10.愛交朋友

11.愛交朋友

12.被排斥的

13.愛炫耀的

14.幸福感滿滿的

15.總是興高采烈的(自嗨型)

16.助人為樂的

17.愛生悶氣的

18.容易成為受害者

19.孤僻的

20.令人鼓舞的,勇往直前的領袖

21.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