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滴滴打車和諾基亞都涉足汽車行業,互聯網公司涉足汽車儼然成風

2011年智慧手機開始進入普通的消費者,直接加快其進入高速移動互聯網模式。也就是在這一年手機行業的“鼻祖”摩托羅拉以125億美元的價格委身給了穀歌,2013年稱霸十幾年的諾基亞大部分手機業務以及大量相關專利以71.7億美元被“老搭檔”微軟收購。

看似平靜的互聯網社會,但是總是充滿著未知的變數。本應該沒落的諾基亞,但最終憑藉通信行業繼續在科技領域保持著行業前端。

最近外媒報導諾基亞可能涉足汽車領域,

報導顯示:美國福特公司將要聯合諾基亞、A&T、高通等通信巨頭進行車載物聯網設備的測試。報導顯示他們幾家公司聯合開發的蜂窩數據機互通技術,能夠實現車聯網的互通。進而保證汽車在極端的環境下可以使用維持導航服務。

無獨有偶近日共用經濟領頭羊滴滴宣佈成立全球新能演汽車服務公司,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最大運營商。雖然諾基亞涉足的是車聯網領域,

而滴滴涉足的更多的汽車服務以及運營領域。但兩家共同點便是從傳統的互聯網領域直接涉足“汽車”行業。

似乎互聯網公司涉足汽車行業已經成為行業的“定律”。有意志堅定的樂視賈躍亭推出樂視汽車,也有辭職下海的阿裡uc創始人何小鵬成立小鵬汽車,

有眾多互聯網公司(劉強東、李想、雷軍、高瓴資本)聯合成立的蔚藍汽車,更是“鐵娘子”董明珠也要宣佈進軍汽車行業。頻頻進入汽車領域意欲何為?

“獨闢蹊徑”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那董明珠造車為例,目前家電行業市場幾乎趨於飽和,想要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短時間內幾乎是無法實現。但是為了公司業務發展戰略考慮,也許只有跨行業發展才可能取得突破。得到這一點,

董明珠不得不勘察市場,也是在這一時刻“格力”手機也就橫空出世,雖然手機行業幾乎失敗,但是也激起董明珠跨行業發展的動力。

在目前的市場,似乎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能更加符合董明珠“騷動”的心。目前新能源汽車國家政策上具有一定的補助,

行業發展也正在處於上升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21.2萬輛和19.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9.7%和14.4%。面對新能源產業持續的增長,處於行業前段的互聯網企業都想“插足”分得蛋糕。也許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住公司的業務增長點。

為企業“正名”樹立品牌

目前很多互聯網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野蠻式的增長,並沒有樹立消費者良好的口碑。以滴滴為例,滴滴創立之初為了和快的爭奪市場,大肆推廣補貼。但是後來滴滴和快的,優步中國合併之後暴露了大量的問題。黑車橫行,人身安全問題均得到暴露。前些時日《鄭州晚報》爆料,乘客坐車進行了線上線下兩次收費的問題,消費者進行投訴並沒有得到良好處理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也突出了目前滴滴存在的問題。但是插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以更好的為企業處理良好的口碑。《人民日報》近日為滴滴點贊,進行了專題報導。報導稱滴滴有望成為“中國方案”向世界輸出的通道。

《人民日報》通過此次報導增加了企業的公信力,同時也中肯了滴滴的發展。

總之,無論任何企業選擇汽車領域最終的結果都是為了想讓企業更好的發展。無論是車聯網領域還是新能源領域,都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向心力”。也許不久的將來更多的傳統行業可能跨足汽車領域。

以滴滴為例,滴滴創立之初為了和快的爭奪市場,大肆推廣補貼。但是後來滴滴和快的,優步中國合併之後暴露了大量的問題。黑車橫行,人身安全問題均得到暴露。前些時日《鄭州晚報》爆料,乘客坐車進行了線上線下兩次收費的問題,消費者進行投訴並沒有得到良好處理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也突出了目前滴滴存在的問題。但是插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以更好的為企業處理良好的口碑。《人民日報》近日為滴滴點贊,進行了專題報導。報導稱滴滴有望成為“中國方案”向世界輸出的通道。

《人民日報》通過此次報導增加了企業的公信力,同時也中肯了滴滴的發展。

總之,無論任何企業選擇汽車領域最終的結果都是為了想讓企業更好的發展。無論是車聯網領域還是新能源領域,都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向心力”。也許不久的將來更多的傳統行業可能跨足汽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