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什麼才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關鍵

今天我們一家人到郊區公園遊玩。到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有一趟公車始發站離我們家住的社區不遠,

公車從站裡出來後也要從我們社區門口經過。也許是因為就離始發站不遠的原因吧,這趟公車就沒在我們社區門口設置月臺,但只要有乘客上下車,駕駛員也停車載客。早上,我們就在社區門口上了這趟公車。可能是因為今天還在放假,即便從始發站出來到我們上車的地方才有兩站路的距離,車上已經沒有空餘的座位,
不少人都是站著的。可能是見我抱起小孩,我們一行我是最後一個上車的,等我抱起兒子上去,門邊就有一個空著的座位。媳婦和母親都叫我坐,我抱著兒子的也就沒和她倆客氣謙讓,直接就坐了下去。其實母親已經是快70歲的老人了,媳婦也是懷著5個多月的身孕,如果不是我抱起兒子站著會搖搖晃晃的有點不安全,按道理最應該坐的是她們倆。

車子啟動後,一路上陸陸續續地又有其他乘客上車,

有幾次可能是其他乘客擠著我媳婦了,媳婦就嘀咕了幾聲提醒擠著她的人注意一點。當媳婦面前的位置有乘客到站下車讓出來後,媳婦剛準備坐下去,突然像是從天而降似的鑽出兩個小孩搶先坐在了位置上,媳婦有些不高興,但也沒和小孩計較。母親站著的那面有人下車讓出座位後倒沒人和她搶。後面,是我把位置讓給媳婦坐,因為車上人越來越多兒子也只得給媳婦抱著。
原本兒子是用布袋綁著坐在我懷裡的,鬆開被媳婦抱在懷裡後就動去動來的不聽話,再加上上車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乘客也不注意是否擠著別人,我就被擠離媳婦坐著的地方不能為她母子倆擋著擠向他們的乘客,我被擠開後站在媳婦面前的人就出現了有點擠著媳婦和兒子的情況,媳婦不舒服,我看著也擔心。上車時,媳婦見車上人多還說是因為今天放假,
其實坐公車哪天不人多。

我以前見有走路都搖搖晃晃的老人乘坐公車沒有乘客讓位置給她,老人選擇坐在公車地板上的情形,寫過一篇文章說不建議老人、孕婦、小孩、身體殘疾行動不方便的朋友單獨出行選擇坐公車。我的理由是因為坐公車的多是普通勞動人民群眾,每個人工作勞累一天,本身身體就極度辛苦勞累,上車有位置坐著還好,

如果站著就可能沒有那麼多精力和心思顧及別人。但我今天就覺得我的這種觀念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在公車上爭搶位置而大打出手的新聞在我們國家屢見不鮮,我們看報導裡面不管是什麼人什麼身份,雙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和道理。公車上有些位置旁也明確寫有是給“老弱病殘孕”人士專用的宣傳標語,為什麼就是有人視若無睹?明明車上已經人滿為患,為什麼司機還要不管不顧超載?為什麼其他客運車輛超載就會被罰,公車就從來沒有人管?為什麼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還要寫出來貼在車上再三強調?為什麼很多人對此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我沒在國外坐過公車,但我在與我們同屬一個國家的香港,看到在所有安裝得有自動扶梯的地方,老百姓乘坐時都會自動靠右邊站立,留出左邊的位置給需要快速通過的人行走,看上去秩序井然整齊。而對比大陸,我到過那麼多城市,就還沒遇到過這樣自發產生的整齊行為,讓人感慨。

香港可以說是彈丸之地,不管是人口數量還是地盤面積都遠遠趕不上大陸一個省的規模,但就是這樣先天不足的香港無論是其硬體設備還是軟實力,在世界上的綜合實力排名和影響,有些地方比整個大陸地區都還要靠前。說明什麼?說明一個地區普通老百姓的文明程度才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關鍵。

因此,我說我不建議“老弱病殘”坐公車是錯誤的,應該矯正為什麼時候公車上沒有給“老弱病殘”讓座的提示宣傳語人們都自發地讓座,而公車司機也不因為行業特殊就不認為超載危險,人們都能以弘揚傳統美德為榮而不是相反,那才理所應當觀念正確。

公車就從來沒有人管?為什麼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還要寫出來貼在車上再三強調?為什麼很多人對此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我沒在國外坐過公車,但我在與我們同屬一個國家的香港,看到在所有安裝得有自動扶梯的地方,老百姓乘坐時都會自動靠右邊站立,留出左邊的位置給需要快速通過的人行走,看上去秩序井然整齊。而對比大陸,我到過那麼多城市,就還沒遇到過這樣自發產生的整齊行為,讓人感慨。

香港可以說是彈丸之地,不管是人口數量還是地盤面積都遠遠趕不上大陸一個省的規模,但就是這樣先天不足的香港無論是其硬體設備還是軟實力,在世界上的綜合實力排名和影響,有些地方比整個大陸地區都還要靠前。說明什麼?說明一個地區普通老百姓的文明程度才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關鍵。

因此,我說我不建議“老弱病殘”坐公車是錯誤的,應該矯正為什麼時候公車上沒有給“老弱病殘”讓座的提示宣傳語人們都自發地讓座,而公車司機也不因為行業特殊就不認為超載危險,人們都能以弘揚傳統美德為榮而不是相反,那才理所應當觀念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