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8:9螢幕的手機不一定就是全面屏手機,還有可能是……

現在每家手機廠商都中了全面屏的毒,只不過毒性有高有低,外形有胖有瘦,邊框有粗有細,甚至為了避免爭議,還積極為全面屏做起了科普節目……

那麼,小雷今天也和大家好好聊聊,全面屏到底被廠商們玩壞到什麼程度了~

全面屏這個詞,最早來源於小米MIX,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小米當初發佈MIX的時候,

只提出了這個詞,至於這個詞是個什麼意思?不好意思,雷軍當時沒細說。

也許雷哥準備稿子的時候忘了。。。

可能有人問,全面屏鼻祖不是夏普麼?估計是當時夏普出Crystal的時候,研發團隊有一大幫子人,而文案可能就一個人吧,不然怎麼會連給螢幕起個名字都懶得起?

新名詞面世了,卻沒有標準的定義,這也就為手機廠商們在腦洞方面提供了一個相當freestyle的發揮空間。

他們的想法大致是這樣,

雖然現在技術還沒辦法將手機正面做到只剩下螢幕,但這並不妨礙全面屏這個名詞的推廣。正面全是屏做不到,但還是能夠提升螢幕顯示面積的嘛!

第一家鑽這個空子的廠商就是LG。為了挽救他們家旗艦銷量,LG電子一路求到了自己的兄弟公司LG Display:

LGE:兄弟,模組化和輔屏都做不下去了,能給我一塊讓人過目難忘的螢幕嗎?

LGD:好啊,最近我們研發了一塊頂級螢幕,它非常有個性,

比例是18:9的,沒見過吧?用了它保證一鳴驚人。

LG美滋滋的拿到了這塊18:9的螢幕,還將螢幕的四個角做成了圓角,之後放到自己的G系列新旗艦上,於是G6就這麼誕生了。

但沒想到的是,隔壁的三星電子和三星Display也同樣密謀了一塊18.5:9比例的螢幕,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塊螢幕左右兩側還被掰彎了,

它就是在Galaxy S8上占盡風頭的全視曲面屏~

兩家韓國螢幕大廠同時推出非16:9比例的螢幕,這在面板行業也算一個重磅炸彈了。國產廠商、日本廠商們在暗中觀察之後,決定他們也要開始做18:9螢幕了!什麼JDI、天馬、京東方…凡是叫得上號的廠商都開搞了!

而手機廠們看到面板廠都在做18:9螢幕,想著買一批回來做個全面屏手機,肯定會非常好賣!於是一波18:9螢幕的手機發佈了……

做18:9螢幕其實技術上並不是很難,理論上調整一下切割的比例就行。這類手機難就難在做好螢幕的基礎上,還不能忽略了全面屏的第二個特點——高屏占比。簡單來說,18:9只是一個提升視野的輔助因素,如果屏占比不高,21:9也白搭。

這個帶魚屏iPhone 10也能叫全面屏?

為此,廠商們開始縮窄邊框、額頭和下巴的距離,祖傳黑邊、ID無邊框什麼的也都不做了。這種一言不合令人窒息的把戲自從樂視垮臺後,基本上已經騙不了幾個消費者了~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縮窄邊框、額頭和下巴後,再搭配18:9的螢幕,會顯得非常的修長耐看,更適合單手握持。而16:9螢幕再搭配這種設計,就會顯得矮胖。下麵有請胖爵士現身說法~

不過要說到全面屏真正的定義到底是啥?目前基本都是各大廠商在自說自話~先來看看常見的幾個:

定義1:手機配備18:9比例螢幕。

這種定義就是典型的偷換概念型,只保留了18:9的比例,而忽視了全面屏最本質的特點。主要是某些千元機為了擠壓成本而故意在行銷上蹭全面屏的熱度,比如下面這三位:

你能猜到它們各自的品牌和型號嗎?

可以說,百元、千元級的全面屏手機,基本就是用上18:9比例的螢幕就可以了,但體驗就真的是XXX元還要什麼自行車。另外,這類產品的下巴、額頭格外地大,看上去就好像是16:9比例的螢幕強行用Ps拉長了一樣~

定義2:指擁有18:9比例,且具備更高屏占比的手機螢幕;

這個定義,可以說概括了現在手機行業主流全面屏的特點,但它不太科學的地方是限制了比例~ 畢竟不是18:9比例螢幕,屏占比依然很高的機型還是有的。

定義3:全面屏手機是目前業界通用的概念,業界通常認為是指窄邊框和高屏占比的手機,常見的手機螢幕長寬比一般為16:9、18:9、18.5:9、19.5:9,等等。

這個定義一眼看上去是沒毛病的,基本概括出了業內幾個非18:9比例螢幕的全面屏手機,例如三星S8和iPhone X。但需要指出的是,以往並不被人認同屬於全面屏的“16:9”也出現在了定義中~大家自己感受一下這層深意。

總而言之,不管手機廠商怎麼去定義全面屏,目前網路上絕大多數聲音還是認為,全面屏的釋義應該取自它的字面意思。小雷概括了一下,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全面屏,是指手機正面面積均被螢幕佔據,或螢幕四周邊緣無限接近於正面邊框的設計。

這也就是說,全面屏最本身的要義,還是它的顯示面積,而非取決於螢幕本身是16:9、18:9還是什麼其他的比例。而網友們一直在吐槽的,並不是現在手機廠商們沒有實現這個理想的技術,而是在行銷概念上的宣傳有些被誇大了。從而導致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全面屏設計從高端機一路普及到千元機,可以說這個概念已經被玩壞了,但我們還是可以期待一下未來手機螢幕的最終形態。你認為什麼才是真正的全面屏呢?

而手機廠們看到面板廠都在做18:9螢幕,想著買一批回來做個全面屏手機,肯定會非常好賣!於是一波18:9螢幕的手機發佈了……

做18:9螢幕其實技術上並不是很難,理論上調整一下切割的比例就行。這類手機難就難在做好螢幕的基礎上,還不能忽略了全面屏的第二個特點——高屏占比。簡單來說,18:9只是一個提升視野的輔助因素,如果屏占比不高,21:9也白搭。

這個帶魚屏iPhone 10也能叫全面屏?

為此,廠商們開始縮窄邊框、額頭和下巴的距離,祖傳黑邊、ID無邊框什麼的也都不做了。這種一言不合令人窒息的把戲自從樂視垮臺後,基本上已經騙不了幾個消費者了~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縮窄邊框、額頭和下巴後,再搭配18:9的螢幕,會顯得非常的修長耐看,更適合單手握持。而16:9螢幕再搭配這種設計,就會顯得矮胖。下麵有請胖爵士現身說法~

不過要說到全面屏真正的定義到底是啥?目前基本都是各大廠商在自說自話~先來看看常見的幾個:

定義1:手機配備18:9比例螢幕。

這種定義就是典型的偷換概念型,只保留了18:9的比例,而忽視了全面屏最本質的特點。主要是某些千元機為了擠壓成本而故意在行銷上蹭全面屏的熱度,比如下面這三位:

你能猜到它們各自的品牌和型號嗎?

可以說,百元、千元級的全面屏手機,基本就是用上18:9比例的螢幕就可以了,但體驗就真的是XXX元還要什麼自行車。另外,這類產品的下巴、額頭格外地大,看上去就好像是16:9比例的螢幕強行用Ps拉長了一樣~

定義2:指擁有18:9比例,且具備更高屏占比的手機螢幕;

這個定義,可以說概括了現在手機行業主流全面屏的特點,但它不太科學的地方是限制了比例~ 畢竟不是18:9比例螢幕,屏占比依然很高的機型還是有的。

定義3:全面屏手機是目前業界通用的概念,業界通常認為是指窄邊框和高屏占比的手機,常見的手機螢幕長寬比一般為16:9、18:9、18.5:9、19.5:9,等等。

這個定義一眼看上去是沒毛病的,基本概括出了業內幾個非18:9比例螢幕的全面屏手機,例如三星S8和iPhone X。但需要指出的是,以往並不被人認同屬於全面屏的“16:9”也出現在了定義中~大家自己感受一下這層深意。

總而言之,不管手機廠商怎麼去定義全面屏,目前網路上絕大多數聲音還是認為,全面屏的釋義應該取自它的字面意思。小雷概括了一下,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全面屏,是指手機正面面積均被螢幕佔據,或螢幕四周邊緣無限接近於正面邊框的設計。

這也就是說,全面屏最本身的要義,還是它的顯示面積,而非取決於螢幕本身是16:9、18:9還是什麼其他的比例。而網友們一直在吐槽的,並不是現在手機廠商們沒有實現這個理想的技術,而是在行銷概念上的宣傳有些被誇大了。從而導致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全面屏設計從高端機一路普及到千元機,可以說這個概念已經被玩壞了,但我們還是可以期待一下未來手機螢幕的最終形態。你認為什麼才是真正的全面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