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面容 ID 究竟是怎樣識別人臉的?

要論2017年手機行業的關鍵字,能跟“全面屏”一較高下的只有“人臉識別”。

iPhoneX用戶可借由3D臉部識別技術,完成手機解鎖、iTunes帳號登錄和App Store購物支付授權等,實現全程非接觸式識別操作。

iPhone X 已經進入到了“看臉”的時代,面容 ID 到底是怎麼工作的,也成了消費者的一個疑問。讓我們看一下夜視相機拍攝下面容 ID 工作的過程。

在喚醒 iPhone X 後,紅外燈啟動,紅外鏡頭檢測到臉部後,位於螢幕上方“劉海”處的點陣投影器會在人臉部投射出密密麻麻的不可見光點投影,由紅外鏡頭讀取點陣圖案,再將圖像與系統中存儲的模型進行比對,以確認是否匹配。相關人員表示表示面容 ID 絕大部分時間表現非常好,比如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也毫無壓力,但在一些場景中還是有些不方便。比如當你將手機平放于桌面時,

如果要解鎖查看資訊,就必須把手機拿起來並注視著它,相比于使用 Touch ID 時,只需要把手指放在 Home 鍵,確實要麻煩一些。

而根據蘋果的說法,面容 ID 的最佳使用距離是與臉相距 25-50 釐米,但作者表示,比起他從口袋裡掏出手機查看時的常規距離,25-50 釐米還是不太夠用,所以不得不把手機拿近一些。

除此之外,光線強烈的室外,由於大量紅外光的存在,或者是在一些“蹩腳的螢光燈下”,都會導致面容 ID 偶爾失靈。

目前從蘋果官方得到的解決方案是將手機更靠近面部。

近日,也發現有雙胞胎可以解鎖同一部手機,對此,蘋果官方作出回應,iPhone X的面容ID會不斷根據使用者的臉部變化進行學習和調整,所以IT之家編輯猜測,有可能是因為Rinat Khanov不斷使用密碼解鎖,

使得iPhone X誤以為他是手機的主人,因此進行了相應的學習和調整,導致Rinat Khanov的臉部資訊被混入了Salavat Khanov的臉部資訊當中。最終的結果就是,Salavat Khanov和Rinat Khanov都可以使用面容ID解鎖同一部手機,所以,面部ID 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創新和更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