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廣西,關於”孤獨症“我們需要瞭解更多!

孤獨症患兒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從降臨在地球上的那天起,教育問題、醫療救助、就業訓練、養老保障……都是他們將面臨的問題。然而,孤獨症機構稀缺、運營情況不佳,讓孤獨症患者更加“孤獨”。

11月3日,“孤獨症機構負責人組織能力建設培訓班”在南寧開課,意在提升孤獨症康復教育水準,為孤獨症患者提供更好服務。此次培訓由中國殘聯康復部主辦,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協辦,屬於全國殘聯系統康復專業人才實名制培訓專案。來自全國知名孤獨症康復教育機構的170余名學員參加了此培訓。

據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副秘書長、全國孤獨症項目總監郭德華博士介紹,

孤獨症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通常起病於三歲之前,三歲以後表現明顯,幾乎終身不能和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交關係。由於病因未明,無藥可醫,絕大多數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

網路配圖

然而,據調查資料顯示,

目前全國的孤獨症專業機構資源處於稀缺狀態。在廣西,此類機構不足50家。按照孤獨症康復機構師生比1:3的科學比例,廣西的專業人才遠遠不足。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孤獨症康復教育機構是民辦的,有的則由孤獨症患兒家長創辦,整體專業水準、組織能力較為薄弱。並且,機構業務以康復為主,涉及教育、就業、安置相關的業務屈指可數,康復課程單一、雷同,合模式很少,
無法滿足廣大孤獨症家庭的需要。

郭德華表示,通過此次培訓,為孤獨症康復教育同行提供交流機會,爭取提升廣西孤獨症康復教育水準。據瞭解,為滿足特殊教育服務的需要,廣西幼專特殊兒童關愛服務中心已在自治區民政廳註冊。該中心由自治區教育廳“高等職業院校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建設專案”支援創立,是廣西首家集教、學、研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高校特殊兒童康復教育機構。

目前,該中心正在構建廣西孤獨症康復教育平臺,希望通過資源分享、請進送出等策略,幫助廣西的孤獨症康復教育水準快速縮小與全國的差距。

來源 | 南國早報 記者雷倩倩

點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