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並不是每個中年男人都是油膩猥瑣的,比如他

文 / 柴靜

因為馮唐,“油膩猥瑣的中年”人又一次引爆了朋友圈——上一次引爆是兩個月前,

導火索是前黑豹成員趙明義的一隻保溫杯。

一時間,嘲諷、戲謔、鞭撻、告誡、幸災樂禍、暗自神傷,千百萬張臉孔瞬間化約為一張面具,快速指引著“中年人”們對號入座。其實,與其說因為年齡和衰老引發的所謂“中年危機”,不如說,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面臨各不相同的生活危機與心靈危機。

更何況,不是每一個男人,都只能油膩猥瑣的走過中年,

比如他。

他是白岩松,按照中國傳統演算法,他今年五十了,跟他同輩的那批央視人,大多四散,過著安逸的中年生活,剩下一個白岩松還在奮鬥。本文是白岩松的前同事、記者柴靜寫於2010年的一篇短文,原題是《最最遙遠的路》。

柴靜說:白岩松選擇的,是一條最遙遠的路,以他的資歷聲望,本可以選擇更容易的方向,但他沒有後退,也沒有拐彎,只是往前走去。

01

十年前(指2000年——群學君注),

陳虻找我的時候,原話是說,我們要給白岩松找一個女搭檔。

我當時還沒想換工作,陳虻說你來我們年會玩玩吧,也見見大家。

那年年會是白岩松主持的,像他書裡寫的,“以惡搞和折磨領導”為主題,我跟台長分一組,白岩松問“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在什麼季節?”台長按鈕搶答“冬季”------大概他腦子閃現的都是系圍巾的男女群雕。於是被大笑著羞辱一番,最後好象錢包也被搶掉了,

一撒,天空中都是現金。

我當時覺得,這個地方有點意思。

晚上有同事打電話來,聲音低沉:“岩松要跟你談談。”我一去,一屋子男同志,搞得跟面試一樣。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是因為岩松這個人什麼都彪悍,就是不習慣跟女生單獨講話。

一晚上他就問了我兩個問題,問:“你喜歡誰的音樂?”我好象說的是平克弗洛依德。他問:“華人的呢?”“羅大佑。”

就這兩個,他沒再問什麼問題,只說了一句“這是條很長的路,

你要作好長跑的準備”。

02

我剛到連線(央視《東方時空·時空連線》欄目),沒有任何新聞經驗,日子不好過。

現在想起來,他當時是製片人,壓力比誰都大,也不能對我揠苗助長,別人笑我的時候,他心裡估計比誰都難受。

有次我穿裙子到辦公室,

他叫我過去,說“回去把衣服換了。”當時我不理解他,後來明白他是怕我柔弱,怕我不能在這個腥烈的戰場上生存。

有一陣子我連結尾評論都不會寫了,怎麼寫都通不過,領導等著審,我瞪著眼坐在桌前,他進來遞給我一張紙,是他替我寫的串場詞。我慚愧又感動,一直留著那張紙。

他一直不安慰我,只有一次深夜,看我還坐在辦公室剪片子,進來對我說了一句,“人們號稱最幸福的歲月其實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過回憶起來非常美好。”

03

後來我去了調查(央視《新聞調查》欄目),跟他見面很少,幾年中,評論部分分合合,不過很多離開的人鑰匙串上,都是掛著新聞評論部的小方銅牌,磨得精光鋥亮。

2008年會是我主持的,那個年會只剩下一個簡單流程了,輪到岩松上臺發言,他就說了幾句話,其中一句是“我們忠誠的是新聞,不是任何領導”。

底下坐的都是領導,悄然無聲。

04

這幾年,他做時評,天天在新聞的風口浪尖上。

有人說,說這些幹嘛,就算沒有風險,有什麼意義。

他在書裡寫到他的節目《新聞1十1》,“多簡單的名字,1十1=2,誰都知道,但環境稍有改變,僅僅是有利可圖,就會在一瞬間,讓相當多的人臉不紅心不跳地脫口而出1十1=3。”所以他說的捍衛常識,其實是要用千斤之力來扭住的。

他在書裡說到喜歡曾國藩,沒細說,我大概理解一點,因為想要有所建設的人,多半是象蔡元培說的鍋裡的小魚,兩邊煎,哪方都不討好,保守派覺得你冒進,激進派覺得你迂腐。唯有苦苦支撐。

我沒聽他沮喪抱怨過,我遇到事的時候,他也不安慰,就在南院的傳達室裡放一個袋子,讓人留給我,裡面裝著書,還有十幾本雜誌,都是藝術方面的。我理解他的意思,他希望什麼都不要影響到生命的豐美。

岩松媽媽七十多歲了,我有次見她,老人家看我一會兒,說,老看你節目,別讓你媽擔心。然後說,“我天天看電視,也替岩松揪著心。”

這話我聽了心裡挺難受,所以有時候也想勸勸他。他就一句話,“有人在前頭,你們也好走些”。

05

他這本新書(《幸福了嗎?》)出版,托人轉我一本,上面寫“柴靜:這一站,幸福”。

我翻開扉頁,上面印著倉央嘉措的詩: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身為同事,看這書時最觸動我的,是他滿腔沒有說出的話。

他曾經以年青人的狂狷,寫過《渴望年老》,今天他四十二歲,鬢角灰白,人生的重負真實地壓在肩上。我們不多交談,只每年秋天,新鮮的內蒙羊肉來了,他就叫上幾個老男人,在他家聚一次。有次喝了點兒酒,看臺灣民歌三十年的演唱會。他喜歡胡德夫,一架鋼琴,唱《匆匆》。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匆匆,匆匆,莫等到了盡頭,枉歎此行成空……”

他喃喃自語“我恨不能給他跪下”。我回頭看到他淚光閃閃。

這是一條最遙遠的路,以他的資歷聲望,本可以選擇更容易的方向,但他沒有後退,也沒有拐彎,只是往前走去。

»簡介:本文選自柴靜《最最遙遠的路》

-THE END-

其他人還愛看:

喜歡記得轉發哦~

只不過回憶起來非常美好。”

03

後來我去了調查(央視《新聞調查》欄目),跟他見面很少,幾年中,評論部分分合合,不過很多離開的人鑰匙串上,都是掛著新聞評論部的小方銅牌,磨得精光鋥亮。

2008年會是我主持的,那個年會只剩下一個簡單流程了,輪到岩松上臺發言,他就說了幾句話,其中一句是“我們忠誠的是新聞,不是任何領導”。

底下坐的都是領導,悄然無聲。

04

這幾年,他做時評,天天在新聞的風口浪尖上。

有人說,說這些幹嘛,就算沒有風險,有什麼意義。

他在書裡寫到他的節目《新聞1十1》,“多簡單的名字,1十1=2,誰都知道,但環境稍有改變,僅僅是有利可圖,就會在一瞬間,讓相當多的人臉不紅心不跳地脫口而出1十1=3。”所以他說的捍衛常識,其實是要用千斤之力來扭住的。

他在書裡說到喜歡曾國藩,沒細說,我大概理解一點,因為想要有所建設的人,多半是象蔡元培說的鍋裡的小魚,兩邊煎,哪方都不討好,保守派覺得你冒進,激進派覺得你迂腐。唯有苦苦支撐。

我沒聽他沮喪抱怨過,我遇到事的時候,他也不安慰,就在南院的傳達室裡放一個袋子,讓人留給我,裡面裝著書,還有十幾本雜誌,都是藝術方面的。我理解他的意思,他希望什麼都不要影響到生命的豐美。

岩松媽媽七十多歲了,我有次見她,老人家看我一會兒,說,老看你節目,別讓你媽擔心。然後說,“我天天看電視,也替岩松揪著心。”

這話我聽了心裡挺難受,所以有時候也想勸勸他。他就一句話,“有人在前頭,你們也好走些”。

05

他這本新書(《幸福了嗎?》)出版,托人轉我一本,上面寫“柴靜:這一站,幸福”。

我翻開扉頁,上面印著倉央嘉措的詩: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身為同事,看這書時最觸動我的,是他滿腔沒有說出的話。

他曾經以年青人的狂狷,寫過《渴望年老》,今天他四十二歲,鬢角灰白,人生的重負真實地壓在肩上。我們不多交談,只每年秋天,新鮮的內蒙羊肉來了,他就叫上幾個老男人,在他家聚一次。有次喝了點兒酒,看臺灣民歌三十年的演唱會。他喜歡胡德夫,一架鋼琴,唱《匆匆》。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匆匆,匆匆,莫等到了盡頭,枉歎此行成空……”

他喃喃自語“我恨不能給他跪下”。我回頭看到他淚光閃閃。

這是一條最遙遠的路,以他的資歷聲望,本可以選擇更容易的方向,但他沒有後退,也沒有拐彎,只是往前走去。

»簡介:本文選自柴靜《最最遙遠的路》

-THE END-

其他人還愛看:

喜歡記得轉發哦~